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中国古代史家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历史人物应该怎样评价,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近二十年来,不少学者就人物评价的方法,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彰显着历史人物评价方法论上的明显进步--思维 更活跃了,视域更宽广了,理论意识也更强了。但是,另一方面,笔者也明显感受到学 术界在历史人物评价方法上的某种理论困惑:一是对什么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缺 乏清楚的阐释,没有从根本上回答评价历史人物究竟该从何入手,怎样才能真实地判定 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地位;二是对历史人物评价理论的继承创新认识不够,无论是对传统 评价方法的整理发掘还是推陈出新,学术界都略显冷清,从而影响了人物评价方法的理 论深入;三是对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有所冷落,尤其是冷落了其中的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 分析方法。所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这样一个老问题仍在困扰着学术界。如何摆脱这一 困扰,许多学人都在积极地思索。由此,笔者从丰厚的中国古代史学遗产中产生联想, 希望从古代史学家那里找到解释问题的某种借鉴。
    一、基本方法:知人论世
    在中国古代,史学家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所采取的基本方法是“知人论世”。对此,孟子说过一段著名的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1](《万章下》)孟子此说,可视为古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的方法论原理。其含义就是在对历史人物作一个基本了解时,要联系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来衡量,在立足于事实真相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从今天来看,孟子提出的这一方法论原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唯物史观认为,必须历史地、发展地、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个人的历史活动在本质上是由时代的物质因素所决定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列宁也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3](P512)中国古代思想家当然不可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他们朴素地认识到了全面了解历史人物(知人)和联系历史人物活动背景(论世)来审视历史人物的重要性,不能不让人佩服其认识的深邃。在理论阐释上,中国古代有两位著名的史学家,从正反两方面间接地论述了怎样“知人论世”。唐代史家刘知幾认为,治史均要“探赜索隐,致远钩深 ”,否则就有可能产生“妄生穿凿”、“强为其说”的误端[4](《鉴识》《探赜》)。 清代史家章学诚更具体地讲明了知人论世的路径:“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5](《文德》)瞿林东对此评价道,章学诚这里虽然讲的是论“文”,其实同论“人”是一致的。其主旨一是要知“古人之世”,二是要知“古人之身处”[6]。即首先要知,然后才谈得上正确的评价。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关键所在。
    古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仅仅是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方法,很多时候也确实是按知人论世来处理的。例如,宋人洪迈对韩信、周瑜有过一个评价:“世言韩信伐赵,赵广武君请以奇兵塞井陉口,绝其粮道,成安君不听。信使间人窥知其不用广武君策,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遂胜赵。使广武计行,信且成禽,信盖自言之矣。周瑜拒曹公于赤壁,部将黄盖献火攻之策,会东南风急,悉烧操船,军遂败。使天无大风,黄盖不进计,则瑜未必胜。是二说者,皆不善观人者也。”“正使井陉不得进,必有他奇策也。”“正使无火攻之说,其必有以制胜矣。不然,何以为信、瑜?”[7](卷5)洪迈在此批评了那种“不善观人”从而“不知人”的历史假说,认为韩信和周瑜作为古代名将,对重大战役定会有周密的思考和安排,定会根据敌方和己方情况拟出克敌制胜之策,而绝不会将胜利建筑在那种侥幸之上,“不然,何以为信、瑜”。在这种“知人”的基础上再进行评价,结论自然较为允当。又如,唐人魏徵对隋朝之“世”也有一基本分析:“迹其衰怠之源,稽其乱亡之兆,起自高祖,成于炀帝,所由来远矣。非一朝一夕。”[8](《高祖纪》)结合魏徵分析的这个“世”来评价隋文帝、隋炀帝,结论自然也会中肯一些,断不致将隋亡的责任全扣在隋炀帝头上。所以,知人论世是古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由此不难理解,一部二十四史,为何许多历史人物鲜活生动,且真实可信,这与多数古代史家坚持这一基本的评价方法是不无关系的。
    当然,古代史家在以“知人论世”这一基本方法作指导时,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原则。适乎时,因乎势,就是对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按王夫之的话来说,是“因其时,度其势;察其心,穷其效”[9](卷末·叙论二)。即根据历史人物时代背景和处境形势,综合考察其思想动机和行为效果。其中,“时”和“势”是前提与基础。“时”在古代史家的观念中,一般是指历史发展的时代、时机、机遇,有时也指趋势;“势”在古代史家的观念中,一般是指历史发展的趋势、形势。古代史家对“时”和“势”非常重视,主要用以解释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以柳宗元、范祖禹对“封建”制和郡县制的解释为例。柳宗元认为,封建“非圣人也,势也”[10](《封建论》);范祖禹认为,“三代封国,后世郡县,时也”[11](卷2),分别说明了无论“封建”制还是郡县制都不是人为的产物,而是一种客观历史发展的必然。具体到历史人物评价的问题上,古代史家多认为,“时”与“势”或者制约和影响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或者给历史人物以条件和机遇。因此,他们很在意对“时”、“势”的把握,以“设身于古之时势”[9](《叙论 三》)来审视历史和历史人物。在这方面,赵翼和章学诚可以说深谙此道。赵翼在讲到陈寿《三国志·魏书》为司马氏回护、范晔《后汉书》则直书其事一事时评说:“虽陈寿修书于晋,不能无所讳,蔚宗(指范晔--引者注)修书于宋,已隔两朝,可以据事直书,固其所值之时不同。”[12](《<后汉书>、<三国志>书法不同处》)同样的史学名家,一个可以据事直书,另一个却“不能无所讳”,关键在于“因其所值之时不同”。对此,章学诚深表赞同。他对类似情形发表了相同的看法:“昔者陈寿《三国志》,纪魏而传吴、蜀,习凿齿为《汉晋春秋》,正其统矣。司马《通鉴》仍陈氏之说,朱子《纲目》又起而正之,”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习氏与朱子之识力偏居于优也”?当然不是。章学诚指出:“陈氏生于西晋,司马生于北宋,苟黜曹魏之禅让,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与朱子,则固江东、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争天统也(原注:此说前人已言);诸 贤易地则皆然,未必识逊今之学究也。”[5](《文德》)明确说明了“古人之世”和“ 古人之身处”之不同,故会有不同的观点和写法;推而广之,也就会有不同的历史行为 和历史表现。
    像这种结合“时”、“势”来评价历史人物的做法,在古代史家那里是较为普遍的。司马迁评价公孙弘“行义虽修,然亦遇时”[13](P2386),就结合了“时”来评价。《隋书》在论及李圆通、来护儿等人在隋的统一战争中的功绩时说:“不遇其时,焉能至于此也”[8](卷64),也是结合了“时”来进行评价的。王夫之论及西汉宰相曹参因萧何之法而治的情况时说,“非必其治也,唯其时之不得不因也”[9](《惠帝》),仍然是结合了“时”来评价的。所以,适乎时,因乎势,是古人评价历史人物的一种具体方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