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家庭史研究之极端概要(20031121)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34 小隐在线 风子 参加讨论
家庭史的崛起:20世纪下半叶。其出现首先是西方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60年代的性解放浪潮(婚外性行为剧增、离婚率上涨、家庭道德观念松弛、人口出生率下降)、而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则加剧了这一倾向。于是,人们便从历史上去寻求答案。其次,战后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使人们渴望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去探讨西欧崛起的原因,即西欧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家庭和婚姻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70年代,家庭史达到了兴盛时期,它主要在英国、法国和美国(占世界有关家庭史研究的40%)。而家庭史论著也在1976年达到了802种,是50年代(60种)的13倍多。家庭史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家庭人口、家庭结构、家庭经济、家庭关系和情感 1、家庭人口史: 与历史人口学兴起密切相关。历史人口学不仅要研究历史人口的总数,而且还要研究与历史人口发展趋势相关的各种变量,如出生率与私生率、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的成婚率、婚龄、婴儿和成年人的死亡率等,同时还可提供有关的节育、婚前性行为、母亲生第一胎的年龄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家庭史研究的深化。 历史上的婚龄(西欧工业革命前的几百年,占全部人口90%的下层群众,男女婚龄都比较晚,原因是什么?当时流行西欧的“新居制”造成的)、历史上的死亡率与离婚率(历史上儿童的死亡率高大50%;成人死亡率也很高,这使得预期婚姻延续时间较短,在17世纪法国的预期婚姻延续时间为12—17年)、历史上的避孕情况(靠传统的文献资料是难以揭示的,而是通过历史人口学的定量分析,如17世纪时法国人口要比英国和威尔士4倍,但至19世纪末两国的人口却一样多,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法国民众的节育比英国民众要有效得多)。 2、家庭结构与规模 家庭的构成与规模——即家庭的规模、构成及其与生命周期的关系。Laslett 《历史上的户与家》(1972)。传统观点认为,家庭模式有三:父权家庭、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其中主干家庭占主导地位。但Laslett的研究表明,在传统社会的西欧,则是核心家庭占主导地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寿命。家庭人口及其流动——传统观点认为,在工业化前,大家庭统治地位,但拉斯来特的研究则表明,在工业化前的欧洲和北美则是核心家庭占统治地位,从而打破了前工业化时代欧洲和北美大家庭占统治地位的神话。一些学者对此提出异议,其主要论据就是频繁的人口流动。 3、家庭经济 家庭经济职能的转变——在17世纪之前,家庭实际上是一个生产单位。而工业化直接导致了家庭生产职能的丧失,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消费单位。但在前工业化时代,家庭经济却担当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脚色,因为在该时期的西欧“家庭雇佣关系的普遍化”则是家庭经济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拉氏由此提出了一个概念“立身仆人”。这种仆人在当时的西欧普遍存在,如在一个社区中,往往有1/4或1/3的户有仆人。家庭财产的分割——教会在家庭继承和一夫一妻制方面的影响。女性在继承方面的特点:即西欧女性普遍拥有继承权。 4、家庭关系及其情感生活的研究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极其情感的变迁——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由压迫型转为培养型,经济支出的投向也由轻孩子重双亲的上行投向,转为轻双亲重子女的下行投向,其结果则导致了“现代重儿童倾向的社会”。老年人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在19世纪以前的社会风尚是尊敬老人,认为他们有智慧,而且孩子通常也是青年人与老人共居,服侍其晚年。但19世纪以后的社会风尚则是崇拜青年,青年人或者让老人独居或送养老院。 斯通对西方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家庭作了总体的概括:即家庭关系从疏远、敬畏和家长制向“感情个人主义”转变,并逐渐形成近代家庭的四个特征:家族血亲、父母和邻里等外部力量对典型的核心家庭的控制和影响衰落;在追求幸福时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自主意识和个人自由权利,表现在现代家庭夫妇双方感情为家庭主要纽带,婚姻基于爱情和两性的吸引之上,长辈干涉减少,离婚率增加;将性愉悦与罪恶和丑行相提并论的情况减少;保护个人隐私的愿望增强。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利用文献资料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存在的问题(下)
- 下一篇:西方文明的摇篮 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