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的阴阳学说是汤因比“文明起源、生长”学说的基础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者,阴阳也。宇宙万物的变化均由阴阳二气的动静交替而使之。“阴”、“阳”之道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万物无不处在不断地阴阳交替变化之中。变是阴阳二气的动与静交替所使然,也就是说天下万物均从“道”和阴阳变化而来。静为阴,动为阳;静极而动,动极复静。由静而动,由动而静,阴变阳,阳变阴;动静阴阳变化无穷,从而万物生息不断。宋代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有云:“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静为阴,动为阳,动静又不是绝对的,动到了极点就静,静到了极点复动,动静为阴阳,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汤因比的历史哲学正是吸收了中国的阴阳学说这一思想,并将之用以解释他关于文明的理论。 汤因比极其赞赏中国的太极阴阳之说。在汤因比看来,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是一种从静止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过渡。少数创造者在一个解体的文明中逐渐退化成少数统治者,而这时候社会也就从活动状态转化为静止状态,于是一个新的文明就诞生了。文明就是在这种由动到静又到动的交替的活动中产生的。“这种一动一静的交替的节奏,这种前进、停止、又前进的交替节奏乃是宇宙本身的一种基本性质。”这种现象中国的圣贤们就用“阴”和“阳”来表示,汤因比称这是“充满了智慧的形象说法”。“阴”代表静,“阳”代表动。“中国古代社会的圣贤们用他们充满了智慧的形象说法把这种现象称为‘阴’和‘阳’--‘阴’代表静,‘阳’代表动。在古代中国符号太极里,代表‘阴’的是一团黑云遮蔽着太阳的形状,而代表‘阳’的是没有云遮的发射光芒的太阳。根据中国人的公式,‘阴’总是在先的。”(注: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第63页。)“阳”有如动与攻,“阴”象征静与守。中国的历史就是在这种统一与分裂、秩序与混乱、进步与衰退相互交替的模式中发展。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则是根据这种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来解释世界上的文明与历史行程的。汤因比说:“我们的祖先在三十万年前达到了原始人性的那块‘岩石’以后,休息了三十万年的百分之九十八的时间才走进文明的‘阳性’活动时期。”按照汤因比的观点,世界文明的历史是符合中国的阴阳学说的,经过了由阴到阳、由静到动的道路。中国阴阳太极图代表了历史的螺旋发展。 汤因比说:“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这一件事实,原来是包括在一种从静止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过渡当中……文明的起源原来是通过内部无产者脱离现存文明社会以前的那个已经失去创造能力的少数统治者的行为而产生的。”(注: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第62页。)汤因比认为无产者的脱离是一种富有力量的行为,而“只有这种行为才能够把阴变成阳”,在这种脱离中“子体”的文明就诞生了。在汤因比看来,一动一静、前进、停止、又前进的交替的节奏,是宇宙本身的一种基本性质。在人类历史的开端总是以“阴”的状态,换句话说,即“静止”的状态开始的,静极则生动。“当阴的状态已经如此完美的时候,它就该到变为阳的时候了”。但是在这时候它的变化需要有外来的刺激或动力。汤因比认为这种动力来自魔鬼,也就是说上帝遇到了魔鬼的挑战,“人类这个主角所受的苦难的第一个阶段便是通过一次具有极大生命力的行为从阴变到了阳”。(注: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第96、77、83页。) 三、“中庸”之道与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 孔子认为,“中庸”为至高的美德。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篇》)。中就是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庸为平常。中庸所表达的是日常生活的道理,这个道理可以引申到一切领域。五谷的生长发育需要风调雨顺,人类的生存也要食有节、行有度;总之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规律的,都需要中庸。社会的发展也不例外。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中庸》的第二章注释中曾经说过,“中庸者,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之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而中庸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折衷。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注:参见杨庆丰:《佛禅与儒道》,国泰出版社1988年版,第130页。)中庸之道要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审时度势。情况变了,中也就要跟着变。要按事变的不同而取其中,如执中而不变则谓偏。中庸之理则在不偏,执着而偏,有失中庸之道。孔子的中庸思想本来是用在“礼”上,可汤因比在文明生长的理论上运用的也正是“中庸”的思想。他把中庸之理用来解释其“挑战与应战”及文明起源、生长的理论。 “中庸”一词在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中原文为Golden Mean,英文字典解释为the principle of moderation,是“中等、适度的法则”之意。英文的原意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取其正中之意,是两个极端之间的明智而合情合理的道路;是介于过与不足之间愉快的中间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