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历史科学(2)

1957年2月下旬,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总学术秘书托普切夫在科学院年会的报告中,指名对《历史问题》杂志修正马列主义的企图提出批评。3月9日,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历史问题〉杂志的决议》,从四个方面批判了该杂志背离列宁主义的科学党性原则倾向的理论错误和方法论错误,即1.杂志的某些社论和文章在无产阶级在革命的领导权这样的问题上,抹杀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原则分歧,美化孟什维克在1905—1907年革命中的作用,贬低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作用;2.有些文章在批判“个人迷信”的幌子下,力图突出季诺维也夫在1917年的作用,客观主义地解释党的政治、思想斗争问题;3.有些文章实质上削弱了对资产阶级史学思想体系的斗争;4.取消了对南斯拉夫报刊上修正主义和民族主义言论的批评。6月16日,《历史问题》主编布鲁查洛夫和绝大多数编委被免职,因为他们“只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却不坚决谴责“目前存在的修正主义倾向”。7月上旬,《历史问题》第3期发表了以“检查该刊错误”为主要内容的社论。社论承认,杂志编辑部在阐述一些重要问题时,犯有严重的方法上的错误,破坏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性原则,陷入到资产阶级客观主义的立场上去了。社论在重申了苏共上述决议的主要内容后强调指出:斯大林是杰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在揭露和粉碎党的敌人,争取党的事业的胜利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斯大林的个人迷信曾给国家带来极大的损害,但如果把个人迷信与党和人民的实际活动混为一谈,就会导致贬低党和国家的成就。
    1964年1月5日至6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社会科学分部举行了讨论历史科学方法论问题的扩大会议。会前分发了费多谢耶夫和弗兰采夫合写的报告《关于历史学方法论问题的研究》。报告强调,个人迷信最严重的后果是降低了社会科学的威信。历史唯物主义是所有社会科学总的方法论,其中也包括苏联历史科学,但这并不是说,历史科学本身就没有方法论和方法论问题了。苏联史学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出现了探讨史学理论方法论的高潮。通过对历史类型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历史哲学、历史生物学、历史认识论的研究,推动了整个史学研究的进步,出现了历史社会学、历史人口学、历史心理学等新的分支学科,并开始采用计量方法、比较方法、系统方法。但是自70年代起,这一发展明显地缓慢了。不过,历史科学向前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自80年代中期起,一些学者明确提出了理论历史学的概念。他们认为以积累事实材料为主的时期必然要为以科学地认识和综合这些材料为首要任务的时期所取代。历史科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记录性地描述,同时也应包括分析和综合,即它可以而且也应该用概念、序列及其他科学手段来表达。这些新思想为即将到来的史学改革从科学方法上奠定了理论基础。
    目前,苏联史学在全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环境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戈尔巴乔夫主张的“公开性”和“在历史和文献上不应该有空白点”的主张受到史学家和广大苏联人民的拥护,并在社会生活及科学研究实践中得到积极的反映。苏联史学家明确提出史学改革的问题,并表示,有些史学家对人民是欠了债的。今后不能再篡改历史、编造谎言、欺骗社会舆论了。根据戈尔巴乔夫关于苏联人民必须了解历史真相,不能再重犯过去的错误的指示精神,苏联国家人民教育委员会在1988年作出取消中学所有的历史考试的决定,代之以不评分的公开讨论。苏联官方所以公开摒弃了过去的历史教科书,因为这些教科书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谎言”。约有160多个小组向国家有关机构提交了新的历史教科书手稿。据1988年9月3日晚版《消息报》报道,苏联国家人民教育委员会已批准了为9年级和10年级学生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同以往的教科书相比,其主要特点是:1.在阐述布尔什维克革命活动的同时,阐述了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等政党的政治活动;2.详细介绍了布尔什维克和非布尔什维克的杰出历史人物的观点和主张;3.详细介绍了20—30年代执行新经济政策的情况及苏共领导内部对这一政策的不同看法及各自的主张;4.叙述了30年代前后镇压机构的形成及斯大林的地位和作用;5.分析了卫国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6.详细阐述了苏共20大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批判;7.对赫鲁晓夫的历史功过作出评价;8.叙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即停滞时期的状况及其所应承担的责任;9.广泛介绍了苏联正在进行的改革及1988年6 月底召开的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
    新版教科书的问世反映了苏联史学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与其说教科书反映了苏联史学家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如说向国内外揭示了苏联史学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向。这就是说,苏联史学家已闯入了昔日的禁区,几年前不可思议的事情已成为事实。公开性和民主化政策在历史研究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1987年12月下旬,苏联电视台公开播放了名为《再揭露》的电视记录片,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反响。伊戈尔·伊茨科夫把苏联历史的真实面貌不加任何掩饰地搬上银幕。记录片再现了富农被遣送到西伯利亚和中亚集中营的情景。当他们被迫离开家乡时,村民们向他们挥手告别。1928—1931年,有500万富农在集体化运动中被镇压。记录片还告诉人们,在1937—1938年的红军清洗运动中,斯大林以叛徒罪几乎枪决了全部高级指挥官,以后又将清洗运动扩大到中校上校级军官,以至1941年6月德军入侵时,苏联毫无准备。记录片还第一次出现了赫鲁晓夫步入苏共20大讲坛作批判斯大林搞个人迷信的“秘密报告”的镜头。该片还评述了勃列日涅夫领导集团的功过,除肯定他使苏联在武器方面与美国处于战略均势外,严厉地批评了他歪曲历史、自我吹嘘、搞乱经济,使社会腐败和政治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的严重问题。
    斯大林个人迷信对历史科学造成的危害,不在于提出若干伪造历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在于在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情况下,仅依靠个人意志即宣布某人为叛徒、卖国贼而将其从历史上抹掉,更严重的是在这一影响下所形成的反科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即轻视严密的科学分析,拒绝对史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公然容许从某种需要出发任意编造历史,匆忙宣布所谓的“科学结论”。这些问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史学改革中都被提出并受到批判。同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相比,这一批判从表面看有不少相同之处,但其在本质上却有以往无法比拟的深刻内容。现在的批判是作为苏联史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的,而苏联史学改革又是苏联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意识结构改革的组成部分。以往只以批判斯大林个人迷信为主要内容,并没有深入到所以产生个人迷信的体制问题中去,而现在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则是在从没有过的历史规模中进行的。在改革的推动下,苏联史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