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的发展为什么会在共同规律的前提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呢?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历史进程的基础。用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来说明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正如马克思所说:“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恩格斯也认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伸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各个民族或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从而造成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其次,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不同民族或地区的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马克思早就指出:原始社会中的“共同体本身作为第一个伟大的生产力而出现;特殊的生产条件(如畜牧业、农业)发展起特殊的生产方式和特殊的生产力。”又指出:“不同的共同体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而原始社会共同体的文化程度,也是“依种种外界的(气候的、地理的、物理的等等)条件,以及他们特殊的自然习性(他们的部落性质)等等”为转移的。这就告诉我们,自然环境不同,它向人类提供的生活条件各异,因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同样,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在地理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的。正是由于各个民族或地区的地理环境的这种或那种性质,社会的发展才以或快或慢的速度进行,采取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即便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地理因素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最后,文化的差异性。按照文化学的观点,各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具有相对性。这种具有相对性的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特征,这种文化特征是各种具体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经过民族沉积而形成的,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这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对各个民族或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国著名学者奥·斯宾格勒在比较中、印两国文化特性时指出:“两种不同文化的人,各自存在于自己精神的孤寂之中,被一条不可逾越的深渊隔开了。虽然印度人和中国人在那些日子里都自觉是佛教徒,他们在精神上依旧离得很远。相同的经文、相同的教义、相同的信条——但是两种不同的心灵,各走自己的路。”当然,各民族或地区的发展,并不象奥·斯宾格勒所说的是“被一条不可逾越的‘文化’深渊隔开了”,却也说明了不同民族的异质文化,对不同民族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三】 选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又一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敏锐地发现了人类比其他存在物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自己选择发展的目标和途径。在马克思看来,人类从事选择的根据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共同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并不是预定的,它具体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同各民族或地区的活动有关,与各民族或地区的社会选择有关。与此同时,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也为各民族或地区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于是,人类社会的诸多民族或地区就从多种多样的选择为主题,拉开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序幕。 当然,社会选择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其一,它受地理因素的影响。马克思曾经指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两个半球上的居民,从此以后,便各自循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而表示各个阶段的标界在两个半球也各不相同了。”普列汉诺夫在比较了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历史类型以后,指出:“在中国和阿提喀,在北美洲平原和尼罗河沿岸,发展初期的社会关系形成是完全一样的。……显然,人类有着同一个出发点。但是,由于生存斗争的自然条件不同,因此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形式也渐渐地具有不同的性质。”这说明,人类虽然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但由于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人们在后来的发展中,便做出了不同的社会选择。其二,它受外部环境的示范影响。人类历史多样化发展的本身,就使得不同类型社会之间的优劣和功能特点有了明显的对比,也就给不同民族或地区提供了比较、筛选的机会。例如,公元七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给日本提供了示范影响,于是,日本抛弃了奴隶制,选择了封建社会的道路;到了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封建社会在“船坚炮利”的西方资本主义的轰击之下,黯然失色,从而日本又提出“脱亚入欧”,选择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样,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对中国革命也起了巨大的示范影响。其三,不同民族或地区的社会选择还取决于其历史主体的价值取向。人是历史的主体,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种社会形式和形态的存在、变化、发展和选择,都是人的活动的结果。所以,人在社会中的各种心理反映和反应,人的价值取向,都渗透于整个社会选择的机制中。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许多国家纷纷选择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有的选择了资本主义制度,有的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除了受当时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制约外,还与当时各个国家历史主体的价值取向分不开的。 当然,这里还要提及的是,社会选择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不是人们的意志决定历史的发展,恰恰相反,历史发展是受内在规律支配的。这种内在规律就是,新生的、进步的一定会取代腐朽的和落后的。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因此,各民族或地区的社会选择,则必须以遵循这种潮流为前提和基础。如果逆历史潮流而动,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只能在选择的实践中遭到挫折和失败。 【四】 马克思在给人类社会下定义时,曾经特别强调过交往的意义。他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⑨这里的交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追索人类社会的生成和发展的历史不也是不同民族或地区之间相互交往的结果吗? 在多样化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格局中,社会的开放和选择的展开,促进了不同民族或地区之间的接触和相互交流,进而又形成了相互之间的互补形式和过程。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全面而完整的一般历史形态,恰恰是在各个局部的不全面和不完整的特殊历史形态相互交叉、相互重叠、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的。各个民族或地区也正是在不断地同周围环境的互相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任何民族或地区都不能脱离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而孤立存在。人类历史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正是各个民族或地区相互间不断交往和互补的结果。这是因为:(一),互补是社会生产力得以延续的根本保障。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就指出:在交流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只是由于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发达的生产力和重要的发明就会遭到毁灭,以后又必须重新做起。古代腓尼基人的发明失传和中世纪欧洲的玻璃绘画技术的遭遇就是实证。因而,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二),互补是社会生产扩大的必不可少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认为:“工场手工业的初次繁荣的历史前提,乃是同外国各民族的交往。”事实上,近代资本主义的繁荣也是如此。哥伦布远航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之所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就在于拓宽了西方世界同各民族的交往范围。从而“使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⑤当然,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对外交往,是和血与火相伴随的,是与落后民族的痛苦相伴随的。但资本主义的这种对外交往,必竟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前提。(三),互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在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研究中,多数人并不否认阶级斗争的作用。但是,若把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局限于阶级斗争,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阶级斗争并不能概括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全部内容。在人与人、社会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大量的非阶级斗争形式,社会的互补就时常影响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社会发展形式或社会发展进程。比如在古代,正是由于中国封建文明的发展,才影响了尔后欧洲封建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经这样写到:“中国人很早以前就成功地冲破了地理上的障碍,开辟了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通商路线。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就与文明古国印度、波斯、埃及、希腊、罗马交流物质发明和思想”。“中国对西方世界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这些贡献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⑥同样,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中国产生了极大影响。相反,美洲虽然也出现过古代文明,可是由于它们长期与外界隔绝,甚至它们相互之间也缺乏交往,从而难以形成互补态势,只能在孤立、封闭的状态中逐渐失去发展的活力,最终成为古代文明的“化石”。由此可见,各个民族或地区相互之间的交往与互补可以形成一种超越社会形态的结合力,进而产生一种只有人类社会整体才具有的独特力量,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从共同、多样、选择、互补的多维视角去认识人类历史发展道路,才能令我们的理解力获得充分的启发和拓展。倘若仍把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看做是单线的发展模式便显得软弱无力,把人类中不同民族或地区存在的不同社会发展形态完全对立起来便也显得无知和可笑。 注释: ①维科:《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83页。 ②[苏]古留加:《赫尔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4页。 ③《马恩全集》第2卷,第118页。 ④(同上)第4卷,第320页。 ⑤(同上)第1卷,第63页。 ⑥[美]德克·卜德《中国物品西传考》见《中国文化》第2辑,第35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