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略谈《晋书》的特点

《晋书》是唐代官修的一部正史,自唐以后,史学界对其成书过程和史料价值都作了深入研究,但论者多持贬议。本文拟就《晋书》的特点作些探讨。
    唐太宗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闰三月四日,下修史诏书:“更撰《晋书》:铨次旧闻,裁成义类,其所须可依修五代史故事,若少学士,量事追取。”①到贞观二十二年,仅用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编撰《晋书》集合了众家的力量和丰富的参考资料。所以刘节同志说:“足见唐初人所作晋史以前的基本材料已极丰富,现存的《晋史》算是一部好的正史”②笔者以为,《晋书》是官修的史书,与以往私撰的史书相比,特点是很明显的。
    一、官修《晋书》集众人之所长
    从隋唐开始,设馆修史,史籍多成于众手,所以,从古至今,许多史学家以为是《晋书》的一大弊端。唐刘知几指斥设馆修史,说众手修书,互相推委,人浮于事,虚旷时光,史料贫乏,分工不明,铨配无人。(见《史通·忤时篇》)清章学诚也对设馆修史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文史通义》内篇五史注载:“古人一书传者数家,后代数人而共成一书。夫传者广则简尽微显之法存:作者多,则牴悟复沓之弊出。”还一笔抹煞说“唐后学绝”。②刘、章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然而他们对官修史书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当代一些史学家对《晋书》的否定仍承袭了他们的观点。可见影响是很深远的。
    与上述批评相反,对《晋书》也有比较公允的评价。如北宋的《册府元龟》、清赵翼的《廿二史劄记》。金毓黻先生对刘知几苛责《晋书》也极感诧异。④当代的李宗邺、李培栋先生也给予很高的评价。笔者认为,设馆修史并非偶然,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多故,政权屡迁,中央皇朝无力顾及编撰一事,对私人修史又不加干涉和限制,所以私人编撰之风遂盛。隋唐以后,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发展,史书编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晋书》是唐中央皇朝重视和干预下的产物,有一定的优越性。
    1、官修史书在国家权力的干预下,可以保证时间,集中力量,收罗人才,分工撰录。《晋书》一百三十卷的巨著,仅用两年就编撰成了,这是私人修史所不及的。为编撰《晋书》唐朝注重收罗人才,李义府出身寒微,然有文才,被诏修《晋书》。⑤《晋书》的撰稿人很多,参加编写的共21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令狐德棻等18人分别担任编写,即“分工撰录”。(见《唐会要》卷六三)可见,组织分工是比较合理的。
    2、不拘于时,各尽所长。唐初修《晋书》时, 根据十八位编写的才学所长分配任务。仅就新、旧《唐书》列传的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来济、李义府、李淳凤、薛元超、上官仪、李延寿、令狐德棻、敬播、李安期、李怀俨的出身和才学来看,大多数出身名门,或进士,或有家学渊源,也有出身寒微被诏修《晋书》的,如李淳凤、李义府。就其才学而言,或专长修史,或兼通军事,或畅晓时政,或精通佛儒,或擅长文学,或明天文、律历、阴阳之学,各有千秋。其余八人,也都是当时的文学名士。他们编写的《晋书》,从观点、资料、编纂方法上,都反映了时代的水平及特色。李淳凤精通天文、律历、五行,由他编撰的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具有“精核之称”。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载:“古者修书,出于一人之手,成于一家之学,班(固)马(司马迁)之徒是也。至唐始于众手,《晋》、《隋》二书是矣,然亦随其学术所长者而授之,未尝夺人之能,而强人之所不及,如李淳风、于志宁之徒授之以志;如颜师古、孔颖达之徒,则授之以纪传,以颜、孔博古通今,于、李明天文、地理、图籍之学。所以《晋》、《隋》二志高于古今,而隋志尤详明。”郑樵指出了官修《晋书》的优越性。它继承了后汉东观修史的成法,也实开后来官修史书的先例,是众人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3、私人修史与国家设馆修史,也有“史意”与“史法”之分。我认为, 私人修史得其确证者还是从司马迁开始。这类史用太史公的话说,乃是“一家之言”,郑樵说的“一家之学”。它是史料附属于观点的。作者通过编撰史书来表达自己一整套天人、历史、政治、经济、伦理、学术等观点。官书呢?虽然也要反映当权者的思想立场,但在这方面就易于一般化,难于有什么学术个性,因此它就必然地趋于编纂史料,广罗轶闻。这是封建时代“正史”的两种倾向和特点。《晋书》则是二者的分界线,即,前四史注重“史意”(作者的倾向性),而自《晋书》始,“史意”渐渐笼统,更多地是讲起“史法”来了。如,令狐德棻、于志宁等在《晋书·载记》的文尾写上了“戎狄是膺,荆舒是惩”,“非我族类,其心必异”⑥之句,和唐太宗“朕独爱之如一”⑦恢宏的民族思想正好相反,但是,这两句古训被写了进去,未必就不合“圣意”。可见,《晋书》的“史意”是比较笼统的。
    当然,官修的《晋书》,在当权者的干预下,又成众手,有回护和忌讳;一事两见或一事而传闻互异等不可避免的问题,前人顾炎武、赵翼、吕思勉等多有考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