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论中国考古学的不成熟性(2)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考古学界在缺乏加强与国外考古研究正面交流的同时,却非常注意外国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视外国人对中国考古成就的赞颂,并译成汉文反复引用。如说中国考古学目前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考古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已取得关健性的进展,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第七奇迹,长城考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野外工程,等等。似乎只要古文化丰富就代表着现在发达,似乎只有中国古文化才能对东西区域产生影响。在夸大自己雄伟形象的扭曲心态下,贬低西方文化,愈发增加了“自以为是”的金包袱重量。这种把祖宗的荣耀挂在嘴上、讳谈落后的心理,是阻碍中国考古学成熟的一个重要原因。
    神秘主义
    这种神秘主义表现在对外、对内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对外封闭,使中国考古学涂上了神秘莫测的色彩,简言之即强烈地排斥外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一些考古工作者深信中国古文化的奥秘及出土文物包涵的内在意义外国人不可能弄懂。一部分考古文博人员深信只有中国人甚至当地人才有资格研究中国古文化。国际交流只是意味着向外国人传授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即使讲错也可含糊其辞。所以,考古研究者在希望别人与自己交流和接触、宣传的同时,又用神秘主义把中国考古研究封闭起来,造成“一流文物,二流研究水平,三流惰性心态”的局面。
    其次,对国内同行的神秘主义更甚于对外。许多单位将出土文物与收藏文物视为己有,实行资料垄断,封锁信息,甚至本单位同室也层层设防,唯恐别人抢走其“饭碗”。即使是已公开发表的材料,仍拒绝提供原拓、原照,只重地下死人,不重地上活人。这种神秘主义蔓延于国内考古文博界。一般来说,文物发现者或考古发掘者拥有研究的优先权,但考古文物种类多、范围广、涉及各个领域,需要不同学科的专家共同研究,而采取神秘主义的结果,是造成我国考古学研究水平整体下降。有些细小珍贵的单件文物虽有很高学术价值,但不能将各地同类文物汇集一起作宏观研究,就很难进行深入探讨。例如铜镜、官印等。自己不研究或研究深入不下去,也不让别人研究,直至让文物毁坏遗弃,这种排它性、保守性的神秘主义,产生了许多片面宣传和错误结论,却长期得不到纠正。
    我认为,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出现危害甚大的神秘主义,不仅损害了中国文化吐故纳新的开放渠道,还影响了其自身迅速走向成熟的道路,也失掉了走向世界的有利机会。产生神秘主义的根子乃是地域封闭的小农封建意识,内向保守的宗法观念,以及因循守旧、不求进取的社会心理。对此,也许会有人反唇相讥,认为这样看法是妄自菲薄,否定了中国考古学近年来的繁荣景象。然而,这种繁荣基本上只是数量上的繁荣,并不是质量上的提高;基本上只是考古学内部循环的繁荣,并不是在整个学术界的兴旺,更不是理论或方法上的重大突破。考古界内部的孤芳自赏和同行中的互相品评,往往引不起考古学界以外的兴趣与反响。比起其他学科来,考古学圈子的封闭与神秘更加突出,研究者的神秘感也更为浓厚,这与我们变革的时代很不适应。
    依附史学
    考古学研究的目的不是重建历史,也不是解释历史。对于任何一门科学来说,认识以往的历史总是研究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考古学的目的是使人类已经获得的社会经验和历史经验用于对现代社会的解剖、解释和指导,它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当代文化社会提供人类发展趋势的参考座标,为精神文明、科学教育和民族文化交流提供借鉴的依据。
    但在考古工作者心目中,考古与历史合而为一,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合而为一,甚至后者已取代了前者而成为最后归宿。这种理论意识的混乱使考古研究日益远离当代生活,成为“史学的附庸、旅游的工具、走私的财源、赚钱的资料”,并将最终丧失其作为人类文化研究活动的基本价值。
    作为一门科学,我并不否定考古学研究所需要的历史性特点,对考古与文物的研究显然需要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考古材料和出土文物作为特定的历史现象的研究,这是历史考古学和其他更专门的历史学科的任务,考古学史即含有这种历史科学的性质。其二,是把考古材料作为一般人类社会现象的文化研究,这不仅是考古工作者的工作,也是人类文化学和其他学科的任务。由于考古学自身的特殊性,它应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构成一种独立的形态,成为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一门科学,所以对它的研究必须区分为若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层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