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压抑机制。压抑机制是个体或群体在遭受挫折并形成痛苦经验后,把痛苦经验排除在记忆或意识之外,形成“动机性遗忘”。由于压抑过程是主体把受挫折的痛苦压抑到无意识之中去,以致于在很多情况下,个体或群体并不能获得清晰的自我感觉。然而同时,这种压抑意识只是在超我监视下的暂时潜伏,它总会通过种种形式如失言、笔误、记忆错误表现出来。如历来论者基本上都认为,刘备与诸葛亮的“和谐”关系乃是君臣之间相互信任的楷模:刘备“晚得诸葛亮,因以为佐相,而群臣悦服,刘备足信,亮足重故也”⑧。诸葛亮本人在正式场合中也多次表明自己许刘备“以驱驰”的耿耿忠心。但是透过史书的断简残文,人们仍可以观察到,在刘备心目之中,关羽地位始终高于诸葛亮。刘、关、张三人早年时代“恩若兄弟”的密切关系,促使刘备的心理天平在权衡诸葛亮与东吴政权的特殊关系(亮之兄瑾和密友鲁肃均在孙权手下充任要职)深存戒心。诸葛亮显然地察觉到刘备对自己这种任之、用之、尊之但又不完全信任的态度倾向。但他一感于刘备三顾之情,再欲一施才智,有所作为,因此,在理智上不愿承认他与刘备之间关系中还有相互提防的内容。然而,他的这种受挫折情感在某些场合仍曲折地流露出来:关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这一故事反映诸葛亮对刘、关的关系深晓底蕴,故对关羽亟作赞辞,借以自保。之后,刘备兴师攻吴,诸葛亮力谏不从,他无可奈何地叹息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人,令不东行;就使东行,必不倾危⑨”。籍此我们可以窥见到诸葛亮在处理君臣关系时的压抑心态。 五、投射机制。投射机制是个体或群体将自身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但却客观存在于自身的情绪、观念、行为方式、性格特点、欲望等转移到他人身上,以求得心理上适应。而这些性格特点等往往是不良的,或不为当时的社会舆论所认可。在社会历史活动中,投射机制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是自己具有某种不良嗜好,却拼命谴责具有同一嗜好的另外人,借以表明自己与之非属一类,且具更好的品格。如有的封建帝王本人残暴异常,但却指责其他暴君的残忍不道,以显示自己是“仁爱有德”之君。有的人则把自己所喜好之物易以他物之名,因为这些物品多被人视为可致“丧志”的不良之物⑩。 六、冷漠机制。即个体或群体对于所受挫折无动于衷,一切听之任之。不过,详见区分,冷漠机制的意义并不完全一样。对有的人而言,冷漠机制是逃避现实、麻木绝望的心理状态。如南宋词人王沂孙在《齐天乐·蝉》中就表达了对亡国离乱的无可奈何之情。这种情绪可称为“消极冷漠”。对有的人而言,冷漠机制则意味着一种谋略,或是为图进而作的必要准备。如淮阴恶少当众侮辱韩信,韩信开始极怒,“熟视”恶少半晌,终以冷漠机制处之。数年之后,已成为淮阴候的韩信在回忆此事时说:“方辱我时,宁不能死?死之无名,故忍而就此。”(11)这可称为“积极冷漠”。介于二者之间的是“适应性冷漠”,即当事人认为自己对挫折情境采取冷漠刘策是理所应当的。汉高祖刘邦路过赵国,赵王张敖“有子婿礼,高祖箕踞而骂詈,甚慢之”。尽管赵国诸臣甚为愤慨,但张敖却认为这是作为臣子和女婿(敖与刘邦之女结婚)应受待遇,不应有怨愤之心。 七、反向机制。这是个体或群体对于和自己相距较远的其他个体或群体诸种状况(如年龄、财富、地位、价值观念等)的排斥心理,引起这种排斥心理的客观条件是由相距较远的个体或群体引起了挫折情景。反向机制的一个特点是,受挫个体和群体表现于外的行为方式与其内在动机在方向上正好相反,如表面上佯示同情、赞许、宽容,内心深处却深藏幸灾乐祸、不满苛求、嫉妒猜忌,并以隐蔽的行为方式加以渲泄。如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表面上温文尔雅,宽容大度,但实际上“其性意忌,外宽内深。诸常与弘有隙,无近远,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主父偃的行为方式与其不同(放荡不羁),在得罪他之后被杀;董仲舒的行为方式亦与其不同(刚直敢言),在得罪他之后则被贬徙至胶西国中。由此可见,反向机制是主体应付挫折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 八、倒遇机制。在倒退机制支配下,个体或群体应付挫折情境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幼稚而原始的方式,目的在于获取他人同情,以避免现实痛苦对其心理的干扰。因此这是一种消极性的心理适应。从生理与性格特征看,采取倒退机制者多有孤僻、猜疑、内向、狭隘的态度倾向。王莽就屡屡以倒退机制应付挫折。新朝末年,赤眉军逼近长安,“莽愈忧,不知所出。崔发言:‘《周礼》及《春秋左氏》,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故《易》称‘先号兆而后笑’。宜呼嗟告天以求救。”王莽“乃率群臣至南郊,陈其符命本未,仰天曰:‘皇天既命授臣莽,何不殄灭众贼?即令臣莽非是,愿下雷霆诛臣莽。’因搏心大哭”(12)这一切自然是无济于事的。可见,王莽改革的失败与他应付挫折的上述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 九、升华机制。即个体或群体在遭遇挫折情景后,将自己的欲望向他处转移或升华,力图用自己的能力在某个方面获得成功。显然,这种类似于“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式的努力,是有积极意义的应激反应,既可消除心理不适感,又能有效地克服挫折客体。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列举的先秦时的许多着名人物,均通过升华机制,实现自己抱负:“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十、补偿机制。即个体或群体用种种方式补偿其心理上或生理上的缺陷,从而减轻心理受挫后的不适感。一般而言,补偿机制也是一种富于积极性的应激行为,具有双重功能:消除受挫主体的焦虑情绪,减轻或消除受挫客体。如十六国时前秦国王苻生“幼无一目”,受到他人嘲弄。身患残疾和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微贱位置,使苻生强烈地感受到受压抑的紧张感和不适感。他以积极的补偿机制去消除挫折,比别人更注意发展自己的体能,终于成为一个能“力举千钧”、“手格猛兽”的强健青年(1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