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兆元:年味营造与代际传承
http://www.newdu.com 2024/10/31 10:10:58 澎湃新闻 2018-02-17 澎湃新闻记者 邵媛 参加讨论
【编者按】节日与食物有着分不开的关系,食物也是年味的一部分。 就"节日与食物的关系"和"年味是否消逝,又该如何保护"这两个问题,澎湃新闻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田兆元。田兆元认为,食物是节日文化谱系的核心框架构成,没有节日食物,就没有节日本身。而在对待年味的态度上,田兆元指出,中国年的年味的主流倾向是越来越浓厚。打开年文化的正常路径则是年轻人主动担当中国年俗的主人,自己创造年味,奉献年味。 没有食品文化,中国文化飞不起来 澎湃新闻:食物在人们生活中起了哪些作用?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是否有些作用在消失,新的作用在出现? 田兆元:食物是人的生存之本。早期社会的命名是以人的食物获取方式命名的。如渔猎社会,游牧社会,这是两种肉食的获取方式,前者基本上是以陆地野生动物、生动物的捕获作为生存食品来源的方式,后者则通过养殖获取生活食物。到了农耕社会,开始种植以收获农作物作为食物。 只要人类存在,食品的获取就是基本的生存基础。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及其科技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前提。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人对食物地位认识的经典表述。 人的日常生活是单调的,而节日生活是重要的,华彩的。在传统社会里,食品,尤其是精美食品和特色食品是珍稀的,只能在重要的场合和时刻享用,因此,节日食品、祭祀食品就成为食品中精品的精品。 在传统社会,文化交流是经常发生的,但是也是有限的。因此会形成相对固定的饮食习俗。包括食材本身、烹调技巧,以及特有的菜谱食谱。比如大米,就是古老的食材,在中国至少八千年了,没有改变过,我们的烹调技术,如烹蒸技术,也是五千年以上。过年的蒸肉,千百年一直传承着。所以节日食谱,传承久远。 一般来说,好的食品,不会失传。比如满汉全席,一度要失传,但是最终还是传承下来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典节日食品会越来越好。有的失传,是因为不符合现代观念,比如说鱼翅,这个就不要吃了,太破坏生态平衡了。 澎湃新闻:食物在节日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田兆元:食物是节日的标配,尤其是在中国,食物是节日文化谱系的核心框架构成,没有节日食物,就没有节日本身。端午节能离开粽子吗?中秋能离开月饼吗?不能。同样,离开了饺子、年糕、八宝饭以及各地丰富的年俗食品系列,就没有中国的春节。所以节日文化与食品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翅膀,没有食品文化,中国文化飞不起来。在今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征程中,食品文化没有走出去,中国文化就不是真正走出去。 澎湃新闻:节日的意义通过哪些外化的东西呈现?食物在节日的仪式感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田兆元:节日外化为符号,是节日传承的关键。一般来说,节日传说是节日发生的前提;节日仪式是节日的行为方式、实践方式;节日食品等是节日的物质形态和符号形态。这是我们通常说的民俗构成的三要素。但是节日食品往往将三者融为一体,比如多数食品有传说故事,同时又用于祭祀神灵、节日分享等行为功能,而根本上说,节日食品一定是通过物质呈现的。而这个物质呈现太复杂了。比如食材的生产与供给,从春耕到秋收,这个食品仅仅在生产收获环节就有多少仪式与文化?采购起来多复杂?然后加工,制作,这中间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的烹调技艺,没有烹调,就没有美食。节日食品离不开中国的白酒黄酒,酒的生产工艺,传承千百年,不容易。还有仪式,节日食品如何摆放在桌上,上菜的先后,都有讲究。然后要讲哪些吉祥话语,很多的地方都有规程。至于桌上的长幼秩序,都是食品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传承中国的节日食品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大事。 节日祭祖祭神,都要供奉食物,对于中国人来说,食品供奉是一种分享,供奉组先后,然后人们分食。这体现出慎终追远,感恩戴德的美好品格,也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 澎湃新闻:现在人们对食物有更高的追求,包括对食物外形上美的要求,还有就餐场所的多元化,在这些情况下,食物的符号意义变了没有? 田兆元:现在包装文化丰富起来,相对传统食品来说,当代节日食品有了更多的文化表达的空间。在坚持环保的前提下,可以增加食品的造型感,美化生活。当然我们更提倡传统的食品造型的文化与审美创新,比如面食、饼类,通过其本身的形态,增加节庆感。当代食品的符号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更强了。食品的符号意义不是一味增加外包装。食品文化意义的增强来自心灵。 担当中国年俗的主人,是我们打开年文化的正常路径 澎湃新闻:您是否同意"年味一年不如一年"的说法?我们应该如何将年味传承下去? 田兆元:事实上,年文化的氛围,社会上的努力是一年比一年强,尤其是公共环境中,比如商场、车站、广场,还有在影视中、网站上,都在弘扬年文化。说年味一年不如一年,是自我的心境的淡化,是一种自我参与不足,是自我年俗文化主人翁意识淡漠的表现。 过去的年味是谁营造的?是家庭,父母通过辛勤的劳动带来的:忙碌着打扫卫生、购置年货、贴春联、放鞭炮、哄着孩子。父母的劳动,父母的爱就是年味的源泉。但是现在说年味不足的多是年轻人。这就要问一个问题了:我们有没有在年俗文化氛围建构中有所担当?我们愿不愿意通过劳动,通过自己的爱来回馈父母?年味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再抱怨年味淡漠,而是会主动参与奉献了。尤其是我们有了孩子的中青年人,要学会担当,为孩子创造新年的氛围,也要为父母奉献,增加新年氛围。 也就是说,年轻人应该像自己的父母那样,积极地为孩子、为父母操办,这就是代际传承。这也是我的体会,当我们来到城市,感觉过年没有味道,但是现在想起父母的努力,他们是认真地为孩子为上一代人考虑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努力,年味就不淡了。年轻人长大了,要和父母一起营造年味。年味是自己营造的,是用爱来营造的。这也包括继承传统。 抱怨年味淡漠,也是一种负能量,所以媒体也不能让这种舆论发酵,应该宣传那些积极奉献营造美好家庭的典范,不能给这些负能量的舆论予存在的空间。同时,抱怨年味淡了也是少数人。看看高铁上,汽车上,甚至骑摩托车的回家大军,我们就会发现:对于过年,中国人的主体心里是热乎乎的、暖洋洋的。 因此,年味淡了是少数人的心理问题,而不是主流的。中国年的年味的主流倾向是越来越浓厚。担当中国年俗的主人,自己创造年味,奉献年味,这才是我们打开年文化的正常路径。 澎湃新闻:各个城市之间似乎在过年气氛上有差异,您怎么看待? 田兆元: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差异很多,这真是中国文化多元一体形态的表现。南方在历史上随着人口迁移,中国传统的文化越积越深,所以南方的年味浓厚有历史的因素。同时南方天气暖和,也是相对有利春节公共文化的建构。这不是说北方或者其他地方年味不够,只是各有特点。 当代城镇化建设,很多人离开了熟悉的家乡,进入城市。城市文化是多元的,都市年俗文化也是需要建立认同的。这需要时间。但是春节文化是以家庭为单位为主题的节庆。所以千家万户处处春,家家户户过大年,则是可以把年味营造起来的。和谐邻里关系,也是年俗文化的重要内容。相互拜年,相互祝福,为一年带来浓浓的吉祥感,这其实是举手之劳。 澎湃新闻:您怎么看年夜饭外出就餐背后的社会变迁? 田兆元:外出就餐是一种新的民俗,有其特有的原因。关键是,如何把这种集体的公共的与家庭相结合的年俗建设好,既要有传承,又要有创新。我知道很多的农庄饭店就在进行这方面的设计。如上海的文人墨客农庄,在准备着集体祭祀祖先的仪式。我们很支持这样的家庭合作过大年的创新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外出就餐,也会增加中国饮食文化公共性认同。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澎湃新闻:但这是否会使得传统节日成为一种形式上的仪式感,而且存在铺张浪费的问题? 田兆元:过年不提倡浪费。但是过年是一种文化,文化是要消费的。适度的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培养对于文化的消费习惯。比如适度的节日装饰,如灯笼,对联,甚至给戏班付款。要提倡形成为文化埋单的风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