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程,生于1938年,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副教授、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教研室副主任。从事近代农民政治意识与民间宗教等课题的研究,与人合著《义和团文献辑注与研究》一书。 张鸣,生于1957年,中共党史系85级研究生。 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讨论作一点回顾,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术界对传统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体系的评析较多,但鲜有分析下层民众思想文化的专论。中国的传统文化,大致由封建统治阶级文化与农民文化、市民文化、游民文化所共同构成。前者是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后三者是受前者支配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在文化形态上是低级的,但亿万普通老百姓的文化心理状态,则体现了隐藏在物质文明、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体系背后的智慧之光与民族特色。因此,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除了剖析各代著名思想家所创构的理论体系之外,不应忽视对民众意识的研究。基于这一看法,本文试图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日常意识,诸如他们的处世态度、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宗教心理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①。 一、务实求验的处世态度 农民的处世态度,即他们对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与社会)的认知、情感等综合性心态,是以封建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关系与生活方式为依托,在文化延续和历史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实践性很强的思想倾向。 农民的处世态度,大体上是由以下几种生活意识所共同构成与定性的。 一、自强进取意识。与欧洲中世纪的封建领主制不同,在中国封建社会开初,就形成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和普遍的小农私有制并存的经济格局。中国农民与被农奴法严格束缚在庄园领地上的欧洲农奴相比,有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这种小农业的生产与交换条件,是务实自强心理的经济基础。 中国小农的这种心理状态,在古文献中经常有所记载,如:“均地分力……民乃知时日之早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管子·乘马篇》)。“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墨子·非命下》)生活在封建社会早期的小农,以其切身经验确认了“均地分力”即个体农业经营这一劳动方式的意义。出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利益,产生“强必富,不强必贫”的动机,引起对经营的兴趣,对土地的爱好,以及靠“早出暮入”、“多聚菽粟”来改善生活的欲望。这些心理活动,可以归结为“不忘其功,为而不倦”的生活意识--一种面向现实、自强进取的态度与精神。 二、家族--国家意识。“均地分力”的农业经营,以“父子兄弟”组成的群体(家庭)为依托。农业家庭组织生产与生活的社会功能,使之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宗法、血亲意识。“打架要靠亲兄弟,上阵需看父子兵”的“家庭精神”,渗透于农村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 在世界各民族中,亲子、同胞与夫妇之间的情感,都可以成为联系乡里、民族、国家之情感的雏形。而中国乡里社会这种情感之所以特别强烈,还取决于农村社会结构以及国家对社会生活的支配等复杂原因。低下的生产力、有限的耕地面积、“析产分产”的传统习惯,将小生产家庭集结成无数“聚族而居”的村落,村民从由血缘所联系的地缘关系中取得安全感、依赖感(如华北许多村落外有围墙内有家庙的格局,就从物质和精神上体现了一个村落的凝聚力与防御力)。同时,封建国家视全体社会成员为“编户齐民”,直接向农民征收“皇粮国税”,以强大的传统力量与军事武力,向小生产者灌输了皇权国家意识。历史上游牧民族不断侵扰,进一步促成了中原地区普通民众在“自卫身家”与“羽戴社稷”这两种观念上的认同。凡此种种,就使得家族、村落与封建国家结合在一起,确定了小生产者那种个体与集团彼此联系的人格特征。 三、“贫富无常”意识。基于封建的经济与政治结构所产生的周期性的社会危机,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形成了王朝兴废交替、家族盛衰不定的社会生态景观。地主与农民这两大阶级的对立虽然贯串于封建社会的始终,但作为具体的家庭或家族而言,他们的命运又往往伴随着兴衰交替的社会变动而升降沉浮。这就是《红楼梦》里“好了歌”的主题与基调:“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正如毛泽东的评论:这段话说明了在封建社会里,社会关系的兴衰变化,家族的瓦解和崩毁。这种变化造成了土地所有权的不断转移,也助长了农民留恋土地的心理②。 如果说“好了歌”是作为封建大家族的挽歌而折射了农民心理的话,那么某些形成于民间的作品则是上述心理的直接宣泄。比如清代大乘教的《五公经》写道:“万里行来无一家,大半掩黄沙;良田万顷将何用,荒田无人种”;“可怜庭馆好池塘,今日尽荒凉”。其笔法、意境及其对世变奥秘的迷惘,均与“好了歌”一致。然而,作为社会底层的心理映现,这部民间宗教的经卷没有陷入哀悼过去的失落感,而是侧重于劝人坚忍、恋世:“劝君修善等,准备脱灾难”,“田畴还本土,……贫富皆均平”,憧憬着世事沧桑带来土地的回归。这种意识在民间极为普遍。所谓“穷不会穷一世,富也不会富一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俗语,都是农民恋世心情的外溢。 以上几种意识的互相依存与渗透,构成了小生产者以“务实求验”的处世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