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萧放]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节日走向——以当代中国节日为例(2)


    中国在破除闭关锁国状态趋向国际化的努力过程中,一度矫枉过正,民族传统节日成为现代政治的牺牲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进入新的阶段。在继承民国公历纪年的同时,将旧历节日中的春节作为国家法定假日,这是对传统节日地位的国家肯定。但是,春节之外的其他传统节日没有得到相应重视,春节本来是中国传统节日体系的重要环节,失去传统节日体系支撑的春节,显得势单力薄,传统的春节内涵也被视作落后的习俗被强制改造,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取消春节假期,号召大家过“革命化”春节。民族传统节日遭到贬抑是近代以来的常态,这种境况的出现与中国社会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语境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二、全球化加速时代中国传统节日的重振态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反思,人们逐渐改变了对待民族传统的激进政策,重新评估民族传统的内涵价值。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社会日益成为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的中国面临着全球化浪潮的强劲冲击,中国民族主体文化价值也日益显现出来。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21世纪初出现的“国学热”等,人们都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当然,我们还要看到20世纪后期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计划与保护行动,对推动中国传统复兴运动有着重要的启示与促进作用。在国内外的合力之下,中国政府承担起保护传统文化的历史任务,2003年中国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此前一直处于民间呼吁状态的传统文化复兴活动,获得政府层面的支持,成为国家民族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得到重振或复兴。
    春节是传统节日体系中首要大节,传统节日的复兴从春节开始。春节本义是家庭团圆的节日,但在强调民族国家的当代,春节是官方民间公共的假日,也是全民族的庆祝日,在国家政治的框架下,为了显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中国相关政府机构近20余年推出了三大举措。一、结合时代变化的需要竖立了新的年节象征,以四海同乐的春节联欢晚会,聚合海内外中华儿女。中央电视台在1983年策划推出了影响深远的春节联欢晚会。从此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大年夜全国人民共享的“年夜饭”,春节晚会成为20余年来中国人的年节标志事象之一。二、春节长假保证人民的娱乐休闲时间。春节法定假期的延长是春节传统复兴的时间保障。在传统社会,大年是予民休息的大日子,从唐宋开始一般有3至10天公休假日,长的甚至一个月,官员封印,农人休息。民国初年大年尚有一天假日,后来取消,新中国成立之后,春节确定为法定假日给三天假期。春节长假始于1999年。春节是回家的日子,从正月初一到初七的7天长假,给数千万离乡离土的游子提供了回归故里、享受家人团圆幸福的时间,大年前后城乡之间来回流动的人潮构成了当代春节的一道风景。三、恢复传统春节民俗。随着春节地位的日益提升,春节的传统民俗逐渐回归到百姓节日生活之中。春节祭祀、拜年、社火巡游表演等传统民俗重新成为年节的节日要素。特别是迎年鞭炮的重新响起,是中国传统年节复兴的重要标志。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城市禁放鞭炮的做法,到21世纪初期发生了改变。为了营造传统节日气氛,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200多个城市在2006年前后相继解除了年节禁放鞭炮的禁令,由过去的一律禁放,改为有限禁放,市民在过了十多个无声无息的春节后,又迎来了喜庆的鞭炮声,人们重新享受着热闹欢乐的春节。
    春节之外的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在21世纪初同样受到人们的重视。经历了革命浪漫之后,人们重新认识传统的价值,人们依恋着对传统节日的温馨记忆与天然情感,将传统节日视为回归家庭,牢固亲情、友情的重要方式,这种发自民间的怀旧情绪,是传统节日复兴的重要动力。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亡灵的日子,在破除封建迷信的“文革”时代,清明祭祀活动受到抑制,祠堂被捣毁或改建,人们不敢公开祭祀祖先。清明时节主要是官方纪念革命英烈等。文革结束后,清明祭祖活动日益兴盛。民间清明时节纷纷上墓祭扫,各地通往墓园道路拥堵现象严重,2004年3月27日至29日,北京通州区统计已有9万人上墓祭扫。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清明定期入境祭拜黄帝陵的认祖归宗举动,对中国清明祭祖活动的复兴有着直接的推动。1979年陕西恢复了中断15年的祭陵活动。2002年清明节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人士共祭黄帝陵。2004年4月4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代表国家对黄帝陵进行国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出面祭祀人文先祖,其象征意义极为深远。2006年黄帝陵祭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面对现代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民族文化的根脉意识日益强烈,同时文化多样性的主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声,也促成了人们对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传统节日价值的重新认识。
    端午节在当代中国地位的凸现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直接相关。2004年,中国媒体报道韩国准备申报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这引起了中国大众的强烈反应,发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被邻国准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普通中国国民来说在情感上不能接受。国民的激烈反应在于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正在寻找文化自信,端午节申报事件成为激活文化自尊的导火索。其实,事情的真相是韩国准备申报的是端午祭(韩国1967年认定的13号“重要的无形文化遗产”),与中国端午节不是一回事。但端午事件对中国国民重新认识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是一次速成教育,是推动政府重视传统节日保护的重要契机,新世纪以来中国知识界屡次呼吁重视传统节日,但政府、民间反映稀少,本次意外事件刺激了国人神经。本来被多数中国人忽略甚至遗忘的节日,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这是传统文化在传媒时代的胜利。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的正在改变,他们不仅在乎物质生存,也在乎精神生存。
    七夕节是全球化过程中中国节日重振的典型之一,它直接应对的是西方的情人节。中国本来没有情人的概念,中国重视的是家族社会关系,节日是服务于这种家族文化需要的。七夕节是传统中国的女性节日,女性庭院乞巧是主要节日习俗,伴随七夕节日的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这一节日在传统社会是一般性节日,在传统社会生活中不大重要。20世纪末叶以来,西方节庆文化进入中国,对追新慕异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情人节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受到西方节日的启发,或者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发现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中有两情相悦的节日元素,于是对七夕进行改造,有意识地遗忘乞巧节俗,而扩张男女相会的节俗传说,提出七夕为中国情人节或爱情节的说法。2002年农历7月7日,河北文联在石家庄举办了首届爱情节,并举办七夕文化学术研讨会。本次七夕爱情节举办的动机在河北文联主席、首届爱情节组委会主任冯思德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有着直接的表露:中央强调弘扬与振奋民族精神,我们讨论到了七夕节,石家庄文联主席袁学俊说为了“与西方的情人节抗衡,想来想去还是把我国的七月七日乞巧节捡起来,重新定义一下,然后大张旗鼓搞一个中国的爱情节。”冯接着说:“把七月七定位为爱情节,不单单是为了与西方情人节抗衡,更重要的是可以倡导忠贞爱情、稳定家庭”。2005年,由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将七夕定为中国的情侣节。这些看法反映了官方利用传统节日倡导民族文化、服务当代社会的态度。同时一些热衷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他们利用传统七夕节来满足他们的情爱需要。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印证他们爱情的忠贞,以七夕作为他们表达情爱的机会。当有的民俗专家提出七夕本来没有爱情内涵的说法时,遭到广大网民的口诛笔伐。近年来,地方政府部门与商家开始利用七夕节日策划相关文化活动,如2005年,福建文化厅在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举办七夕国际风情节,并举办中国传统节日高峰论坛;2006年河北邢台天河山第二届七夕爱情文化节;2007年8月19日(七夕节)第二届东方情感文化论坛在南京举办,号称东方情人节,举行万人相亲会;同日,舟山举行首届桃花岛中国七夕爱情文化节,在海边看牛郎织女相会,进行“山盟海誓”爱情漂流瓶放漂活动。无论是爱清节还是情人节,七夕节俗的新扩展给传统的七夕节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