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后汉书》的“正一代得失”

与《史记》、《汉书》相较,《后汉书》和较它早成书百馀年的《三国志》一样,无表无志。表,是以纪治乱兴亡之大略的,“而范书阙焉,使后之学者无以考镜二百年用人行政之节目,良可叹也”;“其后作者又援范书为例,年表皆在所略”①成为始作俑者。对于志,范晔却是有意撰写的,自述说:“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②当时,他“所撰十志,一皆托俨③,可是,范晔与谢俨相继被害,《志》稿散失。南朝梁人刘昭知范晔“及语八志,颇褒其美。”乃将晋人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分为三十卷,以合范史”④。此八志,“虽未尽善,而大较多实”⑤所以到了宋真宗乾兴元年,便有孙奭建议将彪专与范书合刻。但清人邵晋涵认为,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的上述说法,“考之不审”,“杜佑《通典》述科举之制以后,《汉书》、《续汉志》连类而举,则知以司马《志》附见范书,实始于唐人”⑥。从以上这些人所共知的史事,可知范晔撰史,总体上未出迁、固范围。
    但是,与迁、固相较,范晔却增加了《皇后纪》,增加了宦者、党锢、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等七个类传。这,当然不可视为篇目的一般调整。属布局谋篇的问题,而是范晔的史学思想的深刻表露。
    任何史家的史学思想,核心是史学目的。孔子作《春秋》,旨在通过所谓“微言大义”,有所褒贬。他坦率地承认:“其义则丘窃取之矣!”⑦故孟子称赞道:‘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⑧司马迁也说:“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⑨后来司马迁本人著《史记》,则提出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司马迁的时代,天运天命,四气五行之类,都是自然界及其规律在人们心目中的一种混混沌沌的、带有浓厚神学色彩的反映;司马迁在这种时代条件下去推究天人关系,虽然也发出了许多让后人惊叹不已的闪光点,但总起来说,终究还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至于“通古今之变”,司马迁由于撰写了第一部中国通史,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的,他为“通变”事业立下了首功。可以说,从古至今的众多史家家不是司马迁开创的“通变”事业的继承者与创新者;他的“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永远是一项基本的治史原则和治史方法。嬗至班氏父子作《汉书》,其史学目的,便没有司马迁那么宏大了。《叙传》明言是要“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就是说,他写的《汉书》是以五经为衡量历史的标准,以博洽为手段,以证明“汉绍尧运,以建帝业”的所谓“事实”,阐述汉“纂尧之绪”,神圣不可犯。章学诚评论说:“迁书通变化,而班氏守绳墨。”⑩足见班固的史学目的是一种为当代封建皇朝服务的实用主义。而范晔作《合汉书》,目的更为实用:“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11)范晔这个出身于门阀世族的朝延命官,要“正(东汉)一代得失”,自然是要为地主阶级寻找更有效的统治术:这一层自不必说。不过,正得失,就必下褒贬;下褒贬,就需原始察终,探源溯流;于是在这些原始察终、探源溯流的细微处,便自然而然地显示出了范晔与其前辈史学家的不同。这些不同处,正体现着范晔的创新与史识。王失之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12)这可谓欲“正一代得失”的范晔于一千二百年后得一知巳。
    范晔为达到自己的史学目的,也学习与运用《左传》以“君子曰”、《公》、《谷》以“公羊子曰”“谷梁子曰”、《史记》以“太史公”、杨雄《史记》以“撰”、《汉书》以“赞”、荀悦《汉纪》以“论”、《东观汉记》以“序”、谢承《后汉书》以“诠”等。“其名万殊,其义一揆”(13)的传统手法,于篇首作《序》、篇末作《论》、《赞》,来直接表达自己对东汉政治、经济和人物的见解。序论本“所以辩疑惑,释凝滞”,但文人好舞弄墨,故自迁、固以降,序论“大抵皆华多于实,理少于文,鼓其雄辞,夸其俪事,必择其善者,则干宝、范晔、裴子野是其最也”(14)。而范晔则自诩更高:“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放纵,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论》。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又说:“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谈,奇变不穷,同含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15)。姑不论这些话是否夸饰,但从《后汉书》的序、论、赞,确实处处可看到范晔“正得失”的旨意。如《儒林列传》的《序》述东汉儒家兴衰的原因,宦者列传的《序》论宦者从周秦至两汉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专政的由来,《党锢列传》的《序》叙战国以来时君的好尚与士风的演进等等,均极深刻,又如《邓寇列传》的《论》言外戚专权的恶果,也极精彩:“汉世外戚,自东、西京十有馀族,非徒豪横盈极,自取灾故,必于贻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何则?恩非已结,而权已先之;情疏礼重,而枉性图之;来宠方授,地既害之;隙开势谢,谗亦胜之。”然而,作为史书而非政论,范晔为“正得失”,主要精力用在史料的选择排比和详略的处理上,寓论断于叙事之中。
    东汉诸帝,除光武年六十三,献帝禅位后年五十四始逝世外,馀十一帝皆早殇:明帝年四十八,章帝年三十三,和帝年二十七,殇帝仅两岁,安帝年三十二,顺章年三十,冲帝仅三岁,质帝仅九岁,桓帝年三十六,灵帝年三十四,少帝(后被废为弘农王)年十七。皇帝早死,继位者必年幼,他们继位时的年龄:章帝为十九岁,和帝仅十岁,殇帝刚满百日,安帝十三岁,顺帝十一岁,冲帝仅两岁,质帝仅八岁,桓帝十五岁,灵帝十二岁,少帝十七岁,献帝九岁。继位者年幼,母后必易临朝,东汉前后垂帘听政者有六人:和帝时,窦太后称制;殇帝和安帝时,邓太后称制;北乡侯刘懿嗣位时,阎太后临朝;冲帝、质帝和桓帝时,梁太后临时朝;灵帝时,窦太后临朝;少帝继位后,何太后临朝。东汉近二百年间,太后临朝的时间长在四五十年。这个史实怎能不使范晔新立《皇后纪》以理纲目、纪大事呢”《史》、《汉》除吕太后入纪外,其馀皇后的行迹,仅在外戚世家或外戚传中言及。《后汉书》在纪传体史书中新立《皇后纪》,是与东汉的政治实际相吻合的。清人何焯称赞道:“作《皇后纪》,为得其实,虽人所不必效,然范氏自合史学之变,未可议也。”(16)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