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近代史 >

一八二五年英国金融危机中的政府应对及制度变革(2)


    一、从繁荣到危机的逆转
    英国工业革命前期的经济增长实际上相当缓慢,但进入19世纪后则明显加快,1801-1830年的年均增长率可能达到将近2%。(12)这表明,经过前几十年的发展积累,英国经济整体上进入一个相对较快的增长阶段。1819年曾出现过一次衰退,但并不算严重,次年局面便趋好转。自1821年起,经济又重新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进入1824年则更加繁荣。没有一次经济危机不是在繁荣之后发生的。繁荣时期的人们会更乐观地预期未来,而常常对不断积累的风险视而不见。然而,忽视风险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但这一道理往往在危机之后才为人们所普遍领悟,而一旦繁荣再现却又抛之脑后。
    经济问题的原因时常不仅出自经济领域。19世纪20年代前期的繁荣与当时英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国际政治因素,特别是拉丁美洲政治局势的变化尤为重要。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托马斯·图克指出:“国外贷款和股份上的投机构成了弥漫于1824和1825年大狂热的很大一部分。”(13)国外投机,指的主要就是拉丁美洲证券投资。此语道出了这场空前繁荣的重要推力,但狂热的动力并不限于此。笔者认为,繁荣的起因和特征归结起来大致有两方面:其一,拿破仑战争(1793-1815)后,英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变化带来了需求增长,由此刺激了生产和投资的高速扩张,1819年以后英国工业品生产开始加速,我们从棉产品的生产上便可见一斑。1820年到1824年,原棉消耗量平均年增长率达8.28%,比1800年至1819年的年均增长率提高一倍有余。同期,棉制成品出口也增长显著,年均8.97%,此前几年则是停滞的。(14)投资增长突出表现为新建股份公司数量急速增加。英国1824年至1825年新发起的股份公司项目即有624项;与之相比,1824年之前的股份公司总计只有156家。(15)其二,欧洲和拉丁美洲的政局变动造就了海外证券投资机会,其中以对拉丁美洲政府债券投资为主。新独立的拉美国家在伦敦以高收益率筹集贷款,由此激发了海外投资热潮。从1824年至1825年,通过承包商为新生拉丁美洲国家提供的贷款总计达1748万英镑。(16)拉美证券投资中还有一部分是矿业股票,特别是金银矿股份。英国人对拉美的贵金属宝藏早已心怀向往,部分拉美独立成为实现黄金梦的天赐良机。
    持续几年的狂热“在1825年的前四个月达到巅峰”。(17)但经济史上从未有过永久的繁荣,巅峰之后坠落是可怕的。1825年初,公司倒闭数量已稍显异常。1月24日的《晨早邮报》公告的破产公司名单有18家之多。(18)不过,此时倒闭并未形成风潮,大多数人仍欣喜于财富膨胀的乐观景象。但还是有人看到了风险。2月28日,议会下院就参股公司问题举行了辩论,议员格伦费尔(Pascoe Grenfell)警告:“如果目前许多筹建中的公司没有实际的基础,只是通过蒙骗公众的方式建立……它们的欺骗能力就会大幅提高。”(19)显然,投机热情此时并没有丝毫冷却,反而继续高涨。
    极少数先觉者的警告并未改变大众的意愿,但现实打破了他们的憧憬。1825年9月金融危机的潮头掀起,10月至次年2月达到高峰。在此期间,大规模的倒闭浪潮汹涌袭来。这次危机发生的范围表现出两个特征:其一,先起于生产和银行领域,后蔓延到其他金融系统;其二,先起于地方各郡,后传导到伦敦,再向国内和国际辐射。从受到冲击的经济部门看,涉及国内生产与贸易、银行业和国际金融投资业。
    1825年9月1日,马什公司(Marsh & Co.)破产,该公司仅欠英格兰银行的债务就高达25万英镑。(20)此后,倒闭开始形成风潮。《晨早邮报》10月3日刊登了15家公司倒闭的消息,涉及棉品制造、银行、毛纺织、化工制造、各类零售批发等,地域包括肯特郡、兰开郡、约克郡、伦敦等地。(21)倒闭消息频现于各类报端,如《晨早邮报》10月17日登载了11家公司破产的消息。(22)从10月份到次年2月,三起大的倒闭案构成了对英国生产和金融体系的重创,倒闭企业分别是萨缪尔·威廉斯(Samuel williams)公司、波尔公司(Pole and Co.)、高德施密特公司(B.A.Goldschmidt and Co.)。
    重创首先发生在生产流通流域。10月,从事美洲原棉贸易的萨缪尔·威廉斯公司倒闭。该公司是少数几家最具影响力的原棉供应商之一,从事这一生意已经“三十年以上”,“利物浦、曼彻斯特、爱丁堡、格拉斯哥等地的各类商人和制造商”都与之有业务往来;(23)但在此次危机中无法偿付的债务数额巨大,“各种所说的数字从五十万到五百万,甚至七百万英镑。曼彻斯特的制造商由此深受其苦”。(24)棉纺织业从原料购买到组织生产,往往都以信用支持,各环节的商人和制造商几乎不会现金交易,而是开具汇票或赊购。棉纺织业已是当时英国最重要的产业,其产值可能占到全部工业的四分之一左右。(25)威廉斯公司处于棉生产和贸易网络的枢纽位置,倒闭产生的严重后果不言而喻。
    12月,危机波及伦敦金融界。12月13日,《晨报纪事》率先报道了前夜发生的一起重大事件。伦敦的著名银行——波尔公司,“昨天……已经停止付款……波尔公司是不少于46家地方银行的代理人。所有这些银行必将或多或少受其止付的影响。”(26)而另一说法是,其代理的地方银行不少于47家。(27)波尔银行与地方银行的关系是当时伦敦银行业的典型模式,伦敦的私人银行常常为地方银行代理在伦敦的金融业务。当时,伦敦各大报纸充斥着大量银行倒闭和挤兑的消息。然而,重击并没结束。
    1826年2月15日,高德施密特公司倒闭。该公司是欧洲和拉美债务的几大代理商之一,“在1824年,据说已经实现了净利润五十万英镑”。(28)1825年初,高德施密特承揽了墨西哥政府债券,总数160万英镑,面额则是320万英镑,为期30年。(29)这家公司倒闭对“货币市场和公债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公债在第二天开市即下跌。而其影响远不止于此,该公司同时是丹麦、墨西哥、哥伦比亚、葡萄牙等政府贷款的承包商,“倒闭的主要影响是在外国市场”,所以“几乎没有哪个公司的倒闭……会比它更普遍地让全球每个角落感受到”。(30)对于这个消息的发布,公众感到极为震惊。因为从1825年12月31日到次年1月3日,该公司还多次在《晨早邮报》上刊登广告,通告丹麦贷款的所有者领取总额为300万英镑的还款和利息。(31)如此实力雄厚的金融企业竟然也在一夜之间崩溃。
    上述三起倒闭案先后发生在棉纺织生产、银行、海外证券投资三大经济领域,反映了事态的严重性。仅就银行业而言,从1825年12月到1826年5月破产的地方银行共71家,其中1825年12月份就有30家。(32)如果加上伦敦的私人银行,倒闭数量则更大。
    导致大逆转的诸种因素其实都暗藏在过去的繁荣景象中。生产领域的急速扩张最终导致某些商品的供给严重超过需求,致使价格下跌,信用链条破裂,殃及金融网络,引发偿付危机。这种状况大规模出现在棉纺织等重要行业中。银行业在此前几年的快速信用扩张为整个金融体系积累了大量风险,而一旦信用体系受到冲击,风险就立即转化为危机。商品价格下跌成为危机的触发点。如果信用不过度膨胀的话,即使某些行业出现问题也不会将危机放大。海外证券投资也是繁荣时期的热点,但并没有真实的回报前景。因为,拉美国家在独立过程中生产遭到很大破坏,独立之初财政能力低下,且政治形势不稳定,偿债能力几近于无。这就如同海滩上的沙堡,经不起任何风浪,只能延续更大的崩溃之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