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史学研究 目前的史学研究园地,充满了蓬勃生机和活力。从研究的范围说,传统的以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部分为构架的体系,正继续得到充实和深化,而各种专史和专题研究,特别是那些过去很少有人问津的交叉地带和空白区域,也纷纷提到学者的日程上,涌现出许多可喜的成果。从研究的方法说,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学者们不断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他部门的研究成果,借鉴西方史学有价值的经验,使研究方法更为现代化、科学化,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 这当中,历史学研究中的宏观、微观与中观问题,便是值得重视和需要加以深化的课题。 “宏观”和“微观”,本出自希腊语(Macro,Micro),它首先使用于自然科学领域,成为人们认识物质世界所达到的不同时空界限的概念,即所谓“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两个对称的概念又逐渐被引入研究的方法论中,形成了宏观研究方法和微观研究方法。继之,这种方法又由人们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如在经济学方面,出现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阐述广泛的经济事务,它涉及经济生活的一切方面;微观经济学只阐述局部的经济问题,涉及的是个别企业、个别领域的经济行为。这两种经济学,萌生于本世纪30年代,二次大战以后,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学科中的显学。近年来,又出现了承上启下的“中观经济学”,它研究的是介于整个社会和一个一个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活动,也就是某一区域或某一部门的经济活动。最先在经济研究领域比较明确提出“中观”概念的是前联邦德国埃登堡大学的汉斯--鲁道夫·彼得博士,他认为,在个体经济与总体经济之间,有一个中间聚合体,有必要为这个领域创立一种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以解决经济结构发展的部门和地区因素等问题。80年代末,我国学术界也有《中观经济学》专著问世。 在历史研究工作中,也有宏观方法与微观方法的应用,它主要指观察历史现象时不同时间跨度、不同事物范围而言。顾名思义,历史宏观研究法,是以比较长的历史时期或比较广泛的事物范围,去观察、分析历史,它侧重于总体分析,不是孤立地考察历史的个体或偶发的历史现象,而是考察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根本特征及本质规律。历史的微观研究法,是从比较短暂的历史时限或比较狭小的事物范围,去观察分析历史,它侧重个体探讨,考察个别事件、个别人物或其他个别历史问题。历史宏观方法和微观方法,虽然属于现代史学方法概念,但是,历史学家对这种思维方法的自发运用,由来已久。中国传统史学有求“通”之长,司马迁作《史记》,目的就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他如《通典》、《通志》、《通考》等,均以宏观阐述为主线,着眼于对历史的整体与综合研究,不过这些著述多系史料的铺叙,贫于理论的论述。只有当唯物史观传入我国以后,才为历史宏观研究提供了现代科学的理论形态,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才真正揭示了中国历史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规律。历史的微观研究,主旨在考察具体的人和事,主要表现为整理、考证史料。这种方法,中国自汉代就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至清代乾嘉年间,达到了高峰,形成考据学派。但是,过于繁琐的考订,容易陷于脱离实际、空疏无用。也是只有在唯物史观的正确指导下,考订、校勘等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史学研究基础的作用,使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是目前流行的两种研究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困难、偏差和问题。注重宏观,可能由于缺乏足够、详实的史实根据而陷入空泛议论、游谈无根;注重微观,可能因眼界狭小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特别是近年,不少历史研究的内容,介于习惯上说的宏观史学和微观史学之间,因此,就提出了中观史学及其方法问题。所谓“中观史学”,是以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为研究对象,从个案研究入手,综合出本研究范围所能作出的,但往往又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结论。它以微观研究为基础,又为宏观研究提供了条件,可以说是微观与宏观研究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笔者仅仅是在对历史上科举制度的研究中,较深切地体会到了中观史学研究法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考选制度,几经演变。两汉时期选官的主要途径是察举和征辟,魏晋时推行九品中正制,自隋至清,则以科目取士为主。科举制度在中国绵延存在了1300年,斗转星移,现在已成了历史的陈迹。近人在审视这项传统制度时,较多地是宏观而论,指责它对贫家子弟的排斥,揶揄八股制艺徒耗士子精力于浮文,讥刺登科仕进之人不识兵刑钱谷为何事。即使是对历史上的状元,也认为他们无真才实学可言,无非是吟哦八股时艺,全靠科场侥幸才博得功名;或是认为,只有家境优裕、天资非凡的士子才能独占鳌头。与这些笼统抨击相反,有的学者从微观的角度,举出个别实例,如文天祥、翁同龢、 张謇等著名历史人物,认为科举亦可擢拔杰才,不可全然抹煞。为了对科目取士之制有个较深入和公正的认识,笔者尝试使用中观史学的方法, 择取了清代114名状元为研究对象,逐个分析这些廷试首冠之士的历史资料,看他们是怎样自幼刻苦努力,在科场中一步步竞奔,最后才脱颖而出的,也看他们在登进仕版以后,在德行、政事、学术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实际表现和社会作用。然后结合有清一代的教育、科举制度及政治、文化发展大势,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这样,不仅使我们对儒士阶层中的这批重要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还可以对传统儒家教育与科目选士制度的某些方面,获得较有说服力的认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