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情理法的冲突与调适(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1:11:59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杨军 参加讨论
二、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特殊性 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地理分区概念,行政区划包括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和青海省5个省、自治区。西北地广人稀,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0%,而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同时,西北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聚居地之一,这里聚居着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约占30%的少数民族同胞,主要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西北地区的自然多样性和人文多元化区情,使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具有特殊性。 (一)地理环境恶劣 西北地区从东到西按照大类划分,其自然景观大致可分为黄土高原、戈壁沙滩、荒漠草原、戈壁沙漠。西北地区地形复杂,包括天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还有河西走廊、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加上多山地、盆地、沙漠、戈壁,地形较高,距海遥远,湿润气流无法到达西北,导致本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生态脆弱、沙漠戈壁广袤,开发和发展难度大。我国大部分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位于西部边缘地带,与东部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其远离国家的经济中心和政治核心地区,信息不畅、交通落后、人才缺乏,缺乏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发展动力。15但与此同时,西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煤炭、钾盐、镍、铂等矿产资源富有,有著名的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和陕西榆林煤矿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21世纪的石油储备区,陕北的天然气储量也位居全国前列,开发价值极高。此外,西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自然景观壮美多样,少数民族特色鲜明,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二)特色的民族治理环境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报告还提出,要以“一带一路” 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 和“走出去” 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国家为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区域自治,并将之写入《宪法》,设立自治机关,制定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坚持民族平等,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各民族大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享有平等法律地位、共同建设各项事业;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支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16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帮助西部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地发展经济,尤其借助“一带一路” 发展的东风,抓住西北地区发展的黄金期,利用好国家提供给西北民族地区特殊的财政政策和人才红利,和中央财政、其他专项资金向西部地区的适当倾斜优惠。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十一五”规划以来,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显著提高,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西北地区地处边境,国家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的进步和政策的优惠,使得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更加顺畅。 (三)复杂的民族价值观 西北地区各民族人口多寡不等,回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是少数民族人口过百万的少数民族,而东乡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人口不到十万。少数民族同胞语言、文化等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的诉求也不一样。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有多种宗教信仰,其中伊斯兰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其他还有东正教、喇嘛教以及萨满教等原始宗教和原始信仰与崇拜。尤其是在西北农村地区受宗教影响特别大,村庄权力结构较为复杂,除了村委治理外,当地宗教影响力也不小,宗教人士甚至可以参与纠纷调处,在当地参与治理。宗教影响力的存在,有正面推动社会和谐的一面,但若不加控制和引导,做出凌驾 “法律” 之上的行为,势必会削弱村委会职能,降低基层群众的的国家认同感,这些都给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近年来,由于受到国内外不法分子的恶意挑衅,西北民族突发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威胁西北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有效社会治理就更为紧要和迫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