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请参阅W.Durant , The Life of Greece,New York 1939 P.537。 [24]The Encyclopedia America,vol.14,1985,P.70.“Hellenism”辞条。 [25]A.Toynbee,Hellen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P.2。 [26]塞尔格耶夫:《古希腊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P.201。 [27]R.R.Palmer,Atlas of World History,New York, 此书P.32中有幅希腊学者分布图,举凡在古希腊文明史上作出一定贡献的,均可在该图中找到他的出生地及生活年代。 [28]T.A.奥姆斯特德:《波斯帝国史》,P.208; 转引自范明生:《晚斯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P.15。 [29]伯恩斯也采纳了这种观点。参阅《西方文明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7.P.264。 [30]关于“犍陀罗文化”是否接受了希腊化的影响,这个问题是存在争议的。原因之一是这个问题的回答要看有争论而模糊的年代而定。如果犍陀罗文化”的年代是公元前一世纪,它对印度雕塑的影响一般说是难于否认的,但如果它是公元一或二世纪贵霜宫廷的一处现象,它就只能算作已经确定的风格的一种第二等混合物。之二是由于学者们的民族自豪感而得出的不同结论。参阅W.H.Mcneill,The Rise of theWest,Chicago,1962,P.330。 [31]伊迪丝·汉密尔顿认为“希腊罗马文化”并称实属虚枉。“在人们的印象中,古代的希腊、罗马世界具有共同的特征。其实这是神话式的虚构。”因为“当领导地位从希腊转移到罗马的时候,希腊的思想、科学、哲学、数学以及对于世界本质及其各种形式的执著研究也就终止了许多世纪。而上述各领域的研究正是希腊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标志。”参阅汉密尔顿:《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之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P.5。 [32]V.Ehrenberg,The Greek State,Oxford,1961,P.141;J.F.C.Fuller也认为帝国的全部面积约200万平方英里, 约等于今日美国的三分之二,所辖人口约5000万。参阅Fuller:《亚历山大新传》,纽先钟译,P.54。 [33]J.B.Bury,A History of Greek to death of Alexanderthe Great,New York,1937,P.771。 [34]V.Ehrenberg,The Greek State,OXford,1960,P.142。 [35]J.Hammerton,The Illustrated World History,New York,1937,P.80。 [36]J.H.Greakr,A Brief History of the Western World,ed.4,New York,1982,P.102。 [37]A.G.Mazour,A World History,1971,P.127。 [38]Calton,Ancient Civiliation,New York,1936,P.332。 [39]W·施泰因:《人类文明编年纪事》经济和生活分册,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P.14。 [40]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81,P.121。 [41]W.Durant,The Life of Greece,New York,1939, PP.xi-xv。 [42]New Age Encyclopedia,Lexicon Publications,Inc.1979,vol.8,P.385,“Hellenism”条。 [43]M.Rostovtzeff,Th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the Hellenistic World,Vol.I,Oxford,1941,P.v。 [44]W.W.Tarn,Hellenistic Civilization,ed.2,1930,London,P2。 [45]这主要是因为古希腊文明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底子很薄。参阅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PP.244-24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