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历代最大耕地面积 资料来源: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194页。 西汉最大耕地面积为2.38亿亩。唐代南方得到开发,最大耕地面积增至3.26亿亩,明代又增至10.71亿亩,比西汉时增长3.49倍。 清代实行“地丁银”制度,土地隐匿严重,耕地面积比明代有所下降,为8.4亿亩。但清代实际耕地面积当不少于明代,假如清代耕地按照明代数计,则西汉至清代耕地面积年均增长率为0.75‰。这一增长率也比较低。 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没有多大变化,耕地增长又是有限的,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相当缓慢。从历代最高粮食总产量来看,西汉为629.8亿斤,东汉为556.6亿斤,唐代为1087.3亿斤,宋代为1459.4亿斤,明代为3705亿斤,清代为3084.6亿斤。清代如剔除土地隐匿因素,其耕地面积以明代数计,则粮食总产为3929.8亿斤,比西汉时增长5.24倍。这一增幅尽管是可观的,但这是在两千年中逐步实现的。从年均增长率看,只有0.92‰,增长速度十分缓慢。 在西汉至清代粮食总产量的有限增长中,耕地面积扩大因素占89.7%,只有10.7%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说明, 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扩大生产外延的方式特别是增加耕地数量来实现的。事实上,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随着耕地的增减而发展或萎缩,耕地多少是农业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二)人口的强劲增长趋势 在物质资料生产缓慢增长的同时,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却存在强劲的增长趋势。 首先,从主要朝代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看,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比较高。在各主要朝代前期,由于人口稀少,同时有大量荒地可以满足人口进一步增长的需要,因此人口是一种近乎无抑制状态下自然增长。从资料看,主要朝代前期的人口增长率是很高的,如表3: 表3 主要朝代前期人口自然增长率 注:表中“前期年代”是指历代前期有口数统计的部分年代,基期和末期是指表中年代的首年和末年。 由表3可见,各主要朝代前期人口年均增长率在4‰-20‰之间,总平均为12.66‰,高于中国封建社会全期物质资料生产年均增长率12.75倍。 其次,如果主要朝代人口均按其前期增长率增长,则历代末年口数将大大超过实际口数。东汉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口数将达145767213口,是当年实际口数的2.58倍;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口数将达83885394口,是当年实际口数的5.32倍;宋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口数将达122483323口,是当年实际口数(宋金合计)的1.6倍;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口数将达195900822口,是当年实际口数的3.79倍;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口数将达28亿口,是当年实际口数的8.22倍。 再次,如果中国封建社会人口长期在无抑制条件下增长,人口最终将达到惊人的数字。假定中国封建社会人口在一直按12.66 ‰的增长率增长,以西汉平始二年的口数5959万口为基数,至清宣统三年,口数将达160亿亿口,如此庞大的人口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的强劲增长趋势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听任人口长期按历朝前期增长率自然增长,则由此而形成的庞大人口是增长有限的物质资料生产根本无法承受的,因此,必然通过某种形式对人口增长进行强有力的抑制,使之与物质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这种抑制形式主要是经常性的战乱。每一次大规模战乱都造成人口大幅度下降,如新朝战乱使口数下降64.7%,三国战乱使口数下降71.4%,隋末战乱使户数下降77.5%,明末战乱使口数下降72.8%。这就大大减缓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使之与物质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相近。 从西汉平始二年(公元2年)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口数由5959.5万口增至3.77亿口,人口实际增长5.34倍,与同期粮食增幅相近,原因就在于此。这种情况并非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生产增长相适应,而是人口增长受到物质资料生产增长抑制的结果,在其后隐藏着人口的强劲增长趋势。明代徐光启在谈论中国封建社会人口增长情况时说:“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而加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5 〕说明古人也觉察到人口的强劲增长趋势以及“兵革”对人口增长的制约。 中国封建社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生育率高,一对夫妇生育儿女一般都在三、四人以上。这种高生育率很大程度上又是由社会盛行的“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思想观念,造成人口无节制地膨胀。 三、两种生产的比例失调与社会波动 中国封建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缓慢的增长态势同人口强劲的增长趋势之间矛盾不断发展,两种生产的比例必然发生失调,这不仅会破坏两种生产自身发展的正常条件,而且使封建统治秩序也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下面我们以统计资料较为详尽的清代为例,具体说明两种生产的比例是怎样失调,并影响社会稳定的。 (一)两种生产之间的比例失调 清初,经过明末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的镇压和清军入关的战争,人口锐减。同时由于大量荒地的存在,为人口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因此清前期两种生产的比例是协调的,由表4可见, 顺治十二年口数14033900口,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增至26111953 口, 增长86.06%;同期耕地面积由387771991亩,增至890647524亩, 增长129.68%。耕地和人口协调增长,耕地的增幅甚至还要大些。 但是,雍正二年以后,随着荒地日益垦辟完毕,耕地增长基本停滞下来,而人口却继续大幅度增长,人口与物质资料生产的比例逐渐失调。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耕地面积为791525196亩, 比雍正二年反而下降11.13%。到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耕地面积有所回升, 达911976606亩。但比雍正二年也仅增长2.39%。与此同时, 人口却继续大幅增长。嘉庆十七年口数为361693397口,比雍正二年增长12.85倍。由于已达到耕地承受能力的极限,这以后人口增长也不得不停滞下来,至光绪十三年口数为377636000口,比嘉庆十七年仅增长4.41%, 但这时两种生产的比例已严重失调,每百亩耕地需赡养的口数,雍正二年为2.93口,光绪十三年增至41.41口,增长13.1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