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仕,字检斋,号展成,又号济安,安徽歙县人,生于1884 年3月20日,卒于1939年9月21日。他与黄季刚同是章太炎的得意门生, 三十年代曾以“南黄北吴”并称于世。黄季刚继承了章太炎的“小学”,竭尽整理提高之功,为旧的文字训诂学走上现代科学的道路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吴承仕超越章、黄之处,是他在晚年能够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观点重新研究经学和中国古代历史,成为我国第一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从事经学研究的学者。因之,探讨、研究吴承仕的学术成就,揭示其由旧经学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无疑是有意义的。 一 吴承仕的治学道路,以他三十年代初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他受业章太炎致力于旧经学的研究;后一阶段则是他晚年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力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分析研究我国的古代经籍,特别是对《三礼》和《说文》等书发表了不少篇观点内容不同于前代和当代学者的论文,为后学开辟了研究古礼制和古文字学的新途径。现在先叙吴承仕前一阶段的学述成就。 吴承仕生长在一个富有家学传统的士大夫家庭。曾祖父吴道隆国学生出身,曾受封朝议大夫;祖父吴景桓亦出身国学生,曾任布政司理问,受封奉政大夫;父亲吴恩绶长期担任京师歙县会馆(位于今北京宣武门外)馆长,是位饱有学识的爱国志士;母亲汪氏亦为书香世家女子,深谙启蒙教育的道理。这使吴承仕有条件较早地接触中国历代古籍,诸如经史子集、典章名物、文字音韵之类,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养和熏陶。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刚满5岁的吴承仕, 就被家人送入村里私塾。在启蒙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他循序渐进,为后来专门从事国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光绪二十七年,17岁的吴承仕与其父同榜中秀才。父亲为纪念这次“恩科取中”的机遇,特意将原名“绍绶”改为“恩绶”,不久出任歙县知事,之后便长期寓居京都了。翌年,吴承仕又应试中举人。及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清廷举行举贡会考,吴承仕参加廷试,获第一名(注: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录》,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173页。),被授大理院主事(注:民国(歙县县志》。),时年23岁。从现在尚存留于“墨卷”(原件存安徽歙县政协)中的《汉文帝减租除税而物力充羡,武帝算舟车、榷盐铁、置军输,而财用不足论》、《中外刑律互有异同,自各口通商,日繁交涉,应如何参酌损益妥定章程,令收回治外法权策》和《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三篇论、策、义的文章来看:吴承仕在论中痛陈“理财者私其利于国,不能公其利于民”之非;于策中主张“讲论变通之道,为长治久安之谋”;于义中则纵论“莫难于知人,莫难于化恶。知用人之难,则朝无倖位;知化恶之难,则野无莠人”。可以看出他在青年时期,不但举业功深,而且具有非凡的学问和识见。 吴承仕青少年时期,旧中国正处于逐渐衰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动乱年代。目睹祖国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他激发起爱国热情,拥护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民国初年,出任司法部佥事,但与部中官吏意见每多不合。他对当局的政治腐败十分愤懑,任内工作只是应付而已。从此时起,他开始了对历代典章制度、三礼名物比较系统地涉猎,并把注意力投向当代著名的大学者章太炎。 章太炎不仅是学者,而且是有着很高声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1914年1月7日,章太炎大闹总统府,痛斥袁世凯包藏祸心,窃取辛亥革命果实,被袁贼软禁。吴承仕对章太炎不畏奸佞、敢作敢为的精神异常佩服,毅然独往章氏被囚禁的地方探视,送衣送饭,执弟子礼恭。章氏则将自己的一些学术见解口授于吴,这就是后来印行的《菿汉微言》。章太炎《自定年谱》里记载了与吴承仕的这段经历:“三月(按:1915年),歙吴承仕检斋时为司法部佥司,好说内典,来就余学,每发一义,检斋录为《菿汉微言》,时袁氏帝制萌芽已二岁矣。(注:《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11页。 )”从此章吴师生情谊得到忠诚而长久地发展。吴承仕对于章太炎,无论在反对权势、伸张正义的革命性方面,还是在钻研学问、勤思勉力的治学方法上,都是有所继承和借鉴的。 这一阶段,吴承仕主要师从章太炎致力于旧经学的研究。吴承仕深深懂得,“小学”是经学的工具。所以,在文字、音韵、训诂上,他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浸淫于所谓‘正统派经学小学’的很小范围中费时甚多而心得较少的一人。”(注:吴承仕:《竹帛上的周代的封建制与井田制》,载《文史》一卷三号,1934年。)其实,“心得较少”是自谦之词,“费时甚多”却不足以形容他苦心钻研的精神。他的主要音韵训诂学著作《经籍旧音辨证》,成书前作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材料准备工作。他搜检群书,把旧存的各家音切分别抄录,又依次将各音系一一整理出来,最后参之典籍原文纵横比较,作出辨证。光是抄出的材料就有好几尺厚。这是一部研究经学的工具书,也是一部音义互证的音韵训诂专书。黄季刚对这部书极为重视,不但通观了全书的文字,而且专门为之作了《笺识》。章太炎为该书撰写了《经籍旧音题辞》,表明了对吴承仕学术成就的赞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