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内容指科举考试的试题内容和应试文体,即古代朝鲜科举所说的“科文”。唐宋科举考试的题型和文体有对策、帖经、墨义、口问、试帖诗、律赋、议论、判、箴、铭、表、诰等。明清时主要考制义,即八股文。八股文又称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因题目的来源不同,分别被称为“《四书》文”和“《五经》文”。每篇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其题型又分为大题、小题、连章题、全章题、一节题、一句题、半句题、数句题等。八股文年复一年在《四书》《五经》中命题,为防止考生互相蹈袭,不得不避熟就生,深求隐僻之题,于是便出现了截上题、截下题、截上下题、承上题、冒下题、承上冒下题、半面题、上全下偏题、上偏下全题、上下俱偏题。还有一类割裂经文所出的截搭题,其中又分为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等等。做八股文又称“举业”,八股专家称为“举业家”,仅关于八股文就有上百个术语。而从汉至清一以贯之的策问考试,也有一系列专门词汇,如射策、对策、方略策、时务策等,唐代以后甚至长期盛行着一门“策学”。 科第习俗指围绕科举所形成的一些相关习俗,其中有些是已经制度化的习俗。科第习俗也衍生出大量的专门称谓,如座主、座师、门生、同年、谢恩、期集、通榜、公荐、省卷、公卷、行卷、温卷等。欢送报考或庆祝科举及第所举行的宴会,前后就出现过鹿鸣宴、曲江宴、闻喜宴、恩荣宴、琼林宴、会武宴、鹰扬宴等。而放榜后相关习俗词汇如喜报或捷报、跑报、头报、二报等还有许多。另外,考试机构、考官称谓、考试场次等等也有不少专门术语。限于篇幅,不再详举。 美国学者贾志扬(John W.Chaffee)在《宋代科举》一书中列有“考试术语”专节讨论科举词汇问题,他认为宋代科举制度最引人兴趣的特征之一是往往用丰富多彩的词汇来代替比较枯燥乏味的制度术语。这些词汇有时强调的是古代的先例和皇帝在选举中的作用,如科举本身往往被称为“大比”,“乡贡”或“贡士”是指在贡院中选拔的“举人”。在另一些场合中,通俗的术语强调的是成功的光荣:殿试第一名“状元”,有时称为“大魁”或“龙首”;列出及第者姓名的“榜”,有时也称为“桂籍”。这些可以容易地增多的语言创造的例子,是科举在宋代精英社会中具有文化上的重要意义的证明。[4](P157)李弘祺在研究《宋会要·选举类》和《文献通考·选举考》中的有关考试的条目、词汇后感叹说,“宋人关于考试的概念是多么广泛和复杂”。[5](P246-248)实际上,到明清两代,除了科目名称减少以外,其他各类科举术语比宋代还要繁杂许多。这些庞杂的科举术语和相关词汇,构成了“科举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体系。 二 现代人对大多数科举术语和词汇已很陌生,但这些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术语在科举时代却是绝大多数读书人都耳熟能详、了然于胸的。这就像八股文,已没有多少现代人能够读懂,而在当时写八股文却是每一位读书应举者的基本功。相对中国古代其他制度而言,科举制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是十分突出的。围绕着科场这一中心,一千多年间不断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这些科举术语便被不同年代的千百万读书人所重复使用,其中相当部分成为科举时代家喻户晓的词汇,超出科举的范围而广泛流行于社会,有的至今还有生命力,如状元、秀才、发榜、落第、八股、密封、科目等词语还常为人们所使用。 数量众多的科举术语和词汇的释义及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字学研究就是相当专门的学问。由于科举历史悠久,某些科目名称在逐渐演变、分化和组合,一些术语的内涵发生变迁,一些概念的含义前后有所不同,相当复杂。例如隋代的“秀才”与明清的“秀才”含义不一样,“贡举”、“科举”、“科目”等名称之内涵前后也有所变化,若不加细究,便很容易发生错误。如现代常有人闹不清楚秀才名目的演变,对韩愈《潮州请置乡校牒》、苏轼《潮州韩文公庙堂碑》分别称同一人(赵德)为秀才和进士感到困惑。只有将秀才一词内涵的演进弄清,才能读懂许多相关文献。[6]今天学术界对科举起源问题聚讼纷纭,歧异颇大,也与对“科举”一词的定义看法不同有关。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理清大量科举术语和相关词汇的含义和发展脉络。 为了系统整理科举术语和概念并给研究者提供方便,一些学者或出版社计划编纂出版专门的科举辞典。按照专门辞典的编写通例,《科举大辞典》或《中国科举辞典》就不仅收录科举制度术语,还应包括重要的科举事件如科场案、重要的科举人物如状元和著名考官、重要的科举文献如登科记和题名录之类,以及科举典故和特殊科榜名称等等,从这几方面来看,“科举学”实在是一门研究内容极为广博的专学。 在漫长的中国科举历史上,科场风云变化多端,风波迭起,发生过一系列科举事件和科场案。由于“朝廷设文学之科,以求髦俊,台阁清选,莫不由兹”[7](P1382),科举不仅关系到士人的身家命运和家庭的兴衰荣辱,而且与朝廷中政治势力的升沉消长休戚相关,因此科名既是士子个人竭尽全力追求的对象,也是不同利益集团关注和竞争的目标。参加科举考试被举子视为“文战”,科场有如个人文化素养和智力水平较量的战场,有时也是政治集团和派别进行政治角力的场域。历史上发生的6次有关科举存废利弊之争,宋明两代的科举南北地域之争,便反映出各种派别的矛盾和斗争。而历代皆有、清代最烈处罚也最重的科场案,更是科举事件的典型例子。一系列的科举争论或科举事件往往都伴随着制度的改革变动,与之相关也产生了不少科举词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