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者或以为,远祖邈远,难免后来因世系断绝而不可考,造成舛误,那么当代人记当代人的履历,是否一定可靠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如《宋史·后妃传》所载宋代各个后妃的年龄,都有玉牒作为依据,本来是不应该出现差错的,可是偏偏也有记载不确的,宋高宗生母韦氏的年龄即为一例。在《宋史》本传里,不止一次地提到韦氏的年龄,据此可以推算出她生于元丰三年(1080),靖康二年(1127)为金人俘虏北去时的年龄已有48岁。实际上,通过考证可知,韦氏被俘虏北去时的年龄应是38岁。赵宋统治者为什么要篡改玉牒,将韦氏出生时间提早10年呢?对此本文将在后面另作论述。 总之,无论何种史籍,所载史料都有可能出现错误,人们在运用时决不能轻信。下面,再让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一下造成史料错误的几种主要原因。 首先,由于作者立场、观点和个人利害关系等原因而有意错乱和捏造史实。下面一个例子可谓非常典型:南宋绍兴年间,鉴于战乱之后版籍散亡,官僚、地主趁机隐瞒田产,造成有田者未必有税、有税者未必有田的不合理状况,朝廷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经界法,以均平赋役。可是让朝廷大感意外的是,这项明明有利于一般贫苦农民而不利于官僚、地主的措施,据说也遭到各地农民的激烈反对,其中又以四川地区为最甚,反映“民情”的议论纷纷传到临安。于是,宋廷便派潼川路转运判官王之望前往四川调查。绍兴二十六年(1156)九月,王之望向朝廷报告说:“臣前在东南日,闻蜀中经界大为民害。……自入本路境,百姓多遮道投牒,乞行经界,与峡外所闻不同。”接着,他分析了这种“与峡外所闻不同”的原因:“蜀人之至东南者皆士大夫,不然,则公吏与富民尔;其贫乏之徒,固不能远适,虽至峡外,亦无缘与士大夫接,故不愿者之说独闻,其愿行者,东南不得而知也。”(注: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四,绍兴二十六年九月条末。) 王之望的这份奏疏,深刻地揭露了一个事实,即历史记载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还充满着假象。在封建社会里,绝大多数文人士大夫,总是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标准,来评价人物、事件和政策的好坏。有时直接加以攻击或赞扬,有时假借民意,进行间接的攻击或赞扬。他们的这些议论或奏疏形之于笔墨而被流传了下来,就成了我们今天研究历史的史料,使人真假莫辨。有学者曾经指出,由于封建社会里只有地主阶级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所以最高统治者若想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好名声”,可以得罪广大农民,但不能得罪反映官僚、地主阶级利益的文人士大夫。若得罪了农民,他们除了揭竿而起以外,不可能给封建统治者的罪行留下多少记载;反之,如果得罪了文人士大夫,他们尽可以夸大其辞,给他在史书中留下恶名,让他永世不能翻身。这种情况在历史上确实不乏其例。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结果成了二千余年来历史上最大的暴君;王莽改制,为了缓和土地问题和奴婢问题,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皆禁止买卖,从而损害了地主、官僚的利益。过去曾经拥戴王莽称帝的文人士大夫终于愤然离他而去,并将他加上了“篡位”的罪名;南宋权臣韩侂胄将道学打成伪学,迫害以朱熹为首的道学官员,虽然他后来因为抗战失败而被投降派矫诏杀害,史书仍然将他打入《奸臣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至于党同伐异,故意歪曲事实的记载也不在少数。可以这样说,史料内容如果涉及到朋党之争的是是非非,往往容易失实。如章惇乃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成员,不仅才干卓著,而且坚持原则,不搞裙带关系,四个儿子虽然都由进士出身,“独季子援尝为校书郎。余皆随牒东铨仕州县,讫无显者”。后来保守派为他修国史列传时,竟将这种“不肯以官爵私所亲”的优良品质,说成是“穷凶稔恶”(注:《宋史》卷二○三《艺文二》,卷四七一《奸臣·章惇传》。)。元代史臣站在理学家的立场上,又将章惇打入了《宋史·奸臣传》。 其次,由于谄媚统治者或屈服于他的权势而有意错乱和捏造史实。这方面除了上述“金匮之盟”等例子以外,美化统治者或掩盖他们丑行的史料,在史籍里可谓不胜枚举。如正史中凡涉及到某一朝代的开国皇帝出生时,总不外有“红光满室”、“异香经宿”等怪异现象出现,修史者明知这些都是骗人的鬼话,还是照写不误。既然这种荒诞不经的事都可捏造,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为统治者捏造和歪曲的呢? 第三,由于出于孝子慈孙或门生故吏之手而有意错乱和歪曲史实。这在有关墓志铭、神道碑、行状、传记中表现最为明显,夸大功绩者有之,掩盖罪责者也有之。如南朝萧子显修《南齐书》,为其父萧嶷立传,长达9000余字,篇幅占了全书的四十分之一,内称萧嶷是“周公以来,则未知所匹”的人物,纯属肉麻吹捧。凡是涉及墓主因贪污、渎职而遭贬谪的史实,在墓志铭和行状中多避而不谈,偶有提及,多将原因归结为“与长官不合”,“遂挂冠而去”,或说成是为民请命而受人诬陷所至等等。总之,在这类史料中,多数有美化和拔高的成分。 第四,由于得之道听途说而造成史料的错乱。这种情况,以笔记、小说、野史、杂说为最甚,上文已有所论及,今再略举一例:《梦溪笔谈》卷九谓:“柳开少好任气,……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凡千轴,载以独轮车。引试日,……自拥车以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按柳开(947~1000)是北宋初年古文运动的开创者之一,他考取宋太祖开宝六年(973)进士。张景(971~1019)系柳开学生,时年只有四岁,他考取进士是在宋真宗咸平元年(998),两人怎能同时应举(注:参见柳开《河东集》卷一六所收张景撰《柳开行状》。)?这个错误显然是沈括轻信道听途说所致。 第五,由于版本不善而造成史料的错乱。有些刊本或抄本,因刻写疏忽,或为了谋利而粗制滥造,或因翻刻者别有用心的删改,致使内容发生脱漏和舛误。如南北朝有一权贵。他读了一部名为《蜀都赋》的书,里面有“蹲鸱”二字,并作注曰:“芋也。”但将“芋”字误抄成羊字。一次,有人送羊肉一块给这位权贵,他复信表示感谢,信中用了“损惠蹲鸱”一语。“馈赠羊肉”说成了“馈赠芋头”,使收信人读后惊讶不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