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殷墟文化的分期 据古籍记载,殷墟是盘庚迁殷至纣王灭亡时的都城所在地,延续了273年。在这样长的时间内,文化是会发生变化的。从殷墟发掘的实际情况看,殷墟地下文化层的堆积也极厚,可分几个层次,文化层中包含的器物,其类别、器形及质地也有差别,因此是可以分期的。 在殷墟开始发掘阶段,发掘者曾对小屯地下的文化层进行分期,当时只能区分出早于殷文化的仰韶和龙山文化及晚于殷文化的隋唐墓和现代堆积,对殷墟阶段的商文化未进一步分期,仅对已发现的甲骨文进行了分期。 殷墟文化的分期是从50年代开始的。50年代中期,邹衡在对郑州商文化进行分期时,也根据二三十年代殷墟发掘的有关材料,对殷墟文化进行分期,并把它与二里岗商文化连接起来。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根据大司空村及苗圃北地的材料,把殷墟文化分为早晚两期,即大司空村一期和二期。1962年后,又根据大司空村的材料,在一、二期间增加了一期。又把原来的二期分为两期。这样,就把殷墟文化分成了四期,即大司空村一至四期。60年代初,邹衡将殷墟文化进一步分为四期七段,他的分期与考古所安阳工作队的分期不完全相同。 下面,介绍一下考古所安阳队的分期。 文化分期依据的主要资料是陶器,因为它发现的数量多,且变化较大。殷墟的陶器来自遗址和墓葬,遗址中的陶器数量多,变化复杂;墓葬中陶器数量少,较完整。 遗址中的陶器按其质地可分为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在殷墟的不同阶段,这些质料的陶器的比例是不一样的。其总的规律是夹砂灰陶的比例不断下降,泥质灰陶和红陶的比例不断上升。又如纹饰,殷墟陶器的纹饰以绳纹为大宗,但也有别的纹饰,如饕餮纹和三角划纹。饕餮纹常见于早期,晚期则很少发现;三角划纹出现在第二期,越晚其出现比例越大。 作为殷墟文化分期依据的是陶容器。主要是根据其器类的不同和器形的变化进行分期。殷墟遗址中陶器种类极多,可分炊器、食器和盛器,以鬲、簋、豆、罐和盆等为大宗,但变化较明显的为鬲、簋和豆。 大致说来,陶鬲由长方形变为方形,再由方形变扁体,由高裆高足向矮裆矮足发展,最后阶段鬲的裆已近平,足尖已无,鬲身布满绳纹,绳纹由细变粗。在一、二期时,流行一种小型鬲,窄沿,鼓腹,腹饰细绳纹,并有圜络纹。陶簋在一至三期时体呈覆钟形,早期下腹较瘦,后期的较鼓,圈足出矮变高。第四期的簋为半球体形,厚唇,满腹饰绳纹及三角划纹。陶豆常见于一至三期,四期已极少见。一、二期的豆为矮圈足,三期的为高圈足。 殷墟墓中有许多青铜器,常见器形有觚、爵、鼎和簋等。对殷墟青铜器的分期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依陶器把它分成四期,另一种是根据青铜器风格的变化分成三期。早期的还保留有二里岗青铜器的特征;中期则体现了殷墟青铜器的特征,如妇好墓所出;晚期则已出现了西周青铜器的某些特征。 由于殷墟中发现大量甲骨文,且这些甲骨文又可以根据商王来区分时期,因此,可依陶器与甲骨文的共生关系来确定殷墟各期的文化。从目前的发现情况知大司空村一期约相当于武丁前期,大司空村二期约相当于武丁后期和祖庚、祖甲时期,大司空村三期约相当于廪辛、康丁、武乙、文丁时期、大司空村四期约相当于帝乙、帝辛时期。当然,这是一个粗略地对照,文化的变化决不与王位的更替相同步。 三、宫殿区的发掘 殷墟宫殿区在小屯、花园庄两村及其周围。1958-1959年时,曾在小屯村西探出一条濠沟,西北走向,长约800米,北接洹河,南至小屯村南的路边。濠沟宽约7-21米,深在3-10米之间。1986年,又对这条沟的西南延伸部分进行钻探,此沟向南到花园庄西南角即东折,一直向东延伸到洹河内。此沟南北总长约1050米,东西长约650米。洹水自西向东流,到小屯东北即折而南行,宫殿区即在这河湾内的高地上。因此,宫殿区的东北部是洹河,西南部是濠沟。当时就是由洹河和濠沟把商王或王室成员的居住地与其他地区分开,并起到防卫作用。 抗日战争以前,对小屯村的发掘集中在小屯村的北部,也即宫殿区的东北部,在这儿一共发掘了三组53座宫殿宗庙基址,甲组在北,乙组在甲组南,丙组在甲组西南。甲组基址共15座,其范围南北约100米,东西约90米,基址的平面形状有长方形、凹字形等。这些基址上都无础石,也没有用人兽奠基的祭祀遗迹,估计是住人的地方。乙组基址共21座,其范围南北约200米,东西约100米,基址平面形状有长方形、近方形和凹字形等。其中最大的是乙八基址,南北长约85米,东西宽约14.5米,上有础石153个。在乙七基址南和乙十二基址北和西部有成排密集的祭祀坑,可分南北两组。北组有车马坑5座、祭祀坑49个,内有人骨架,大部分是砍头的。南组有80座小墓,分12行,内埋人、马、犬等,每坑人数不等,有的被砍了头。在乙十二基址附近发掘出有大量甲骨的YH127坑。丙组基址共17座,其范围南北约50米,东西约35米,丙组的建筑都比较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