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从事与历史有关的专业的一些年轻人,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学历史究竟有什么用?”您能不能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看法? ▲确实,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岁月。当我们正在集中全副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当我们正在迎接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的来临,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把目光注视到过去,去理会那些尘封的岁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并不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倒是有一种连绵不断、先后承续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也就是说,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认识现实世界,推进现实实践。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强调“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因此,它只讲对历史传统的批判,不重视对历史遗产的继承。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如果认真地读一读《共产党宣言》的全文,我们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马、恩在对待社会现象上的浓郁的历史感,同时也可以准确地了解两个“彻底决裂”的含义。其实,还在马、恩活着的时候,就有人指责他们轻视历史和怀疑历史。对这种指责,恩格斯回答说:“我们根本没有想到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英国状况 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 ●那末,我国的情形怎么样呢?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历来有重视历史、尊重历史的优良传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曾经反复强调学习和研究历史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以及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早在1938年就明确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同志强调:“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要学点历史。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所以“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同志在两年多前所作的《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最近,江泽民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业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又把学习历史同学习理论、学习现代经济知识、学习科技知识一起作为各级干部乃至全党、全社会应该特别要注重的四个方面提了出来。他强调指出:“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能不能请您具体谈一谈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概括地说,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掌握历史规律;借鉴历史经验;继承文化遗产;涵养民族精神。 ●请您展开地谈一谈好吗? ▲先说第一方面,就是掌握历史规律。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努力去探索和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个客观规律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斗争的战略、策略。当革命者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感性走向理性时,党也就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并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某些历史时期对国情和形势的分析以及路线、政策的确定背离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曾给我们的事业造成或大或小的挫折和损失。目前我们正在做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为什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必须是中国特色而不是别种模式?因为只有符合我国历史特点的社会主义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什么我们今天只能实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不是别种样式的纲领与政策?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发展无法逾越的历史阶段;为什么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因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道路是曲折的,是要经过几代、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的。 以上事实说明,如果不能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既不能正确指导和投身于当前的社会实践,也难以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政党来说,就不能说是一个成熟的党;对于个人来说,就不能说是一个自觉的清醒的革命者。而离开了对于历史的了解,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就根本无从谈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