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旧郡:河东,大原,上党,河内,三川。 梁地:东。 韩地:颍川。 楚地(楚主体):陈,南阳,南,九江,砀,薛,泗水。 赵地:邯郸,巨鹿。 燕地:广阳。 齐地:临淄,琅邪。 楚地(楚边地):东海,会稽,长沙。 (三)秦王国的“内史一郡”模式 《汉书·地理志》在三辅后列弘农,河东,太原,上党,河内,河南,东郡七郡。除弘农,皆秦始皇灭六国以前所置。弘农为汉以秦内史地和三川郡地各一部组成,故附于三辅之后。秦设河东郡甚早,太原、上党,直可视为秦在河东郡外新开地,河内亦分自河东。由此可以复原为秦灭六国之前的格局(下划线字为更早新开或析出者,括号内为同源): 内史,(河东,太原,上党,河内),三川,东。 秦始皇灭六国后的册籍,当大体由此前秦册籍扩充而来,但排序有所更新。不妨推测:从战国时期秦人的角度看,东部诸“旧郡”地区,也不过是内史以东的外围边地。复原秦始皇元年的秦王国册籍可得: 中:内史。 东:河东、大原、上党、三川、东、南阳、南。 西南:汉中、蜀、巴。 西北:陇西。 北:北地、上。 三川设置早于太原,而晚于南阳、南郡,巴郡设置早于汉中,上郡设置早于北地[4](泰郡新考,P2-3)。虽然南阳和南郡的位置尚难断言,但仍可见秦王国册籍本不按时间顺序,而是由东方按顺时针方向转至北方,分区列郡,东部诸郡较多,区内按渊源关系排列。可见,战争中所得新地,只要按照新开郡附于相关旧郡下的原则,就可以不断登记在原有以“内史一郡”为模式的基本册籍上。 从秦始皇十七年开始,统一战争的胜利突然降临了,短短十一年间,六国尽入版图。胜利来得太快,所得土地也太重要、太广大了,特别是秦始皇二十一年以后的五年间,新郡用附于相关郡的模式逐个归类已不可能。秦帝国建立前后,在以东郡合梁地,以颍川郡合韩地,以南阳、南郡合西楚地后,在整个东方区域内,径以灭国顺序列赵、燕、齐、东楚南楚诸郡,更以全国性视野将北边新得诸郡列入边郡系统,遂形成了内史-东部(三河、梁、韩、西楚、赵、燕、齐、东楚、南楚)-西南-西北-北边的体系,新开、析出之郡,在各区内部均以渊源关系分组排列,表现为自近而远的地理排序。 秦国册籍“内史-郡”的基本模式,本仅表现为先关中核心后四周边郡的简单模样,郡仍然具备突出的边疆色彩。随着东部边区的膨胀直至突然征服全国,模式仍存而背景淡化,演为秦帝国建立初的关中盆地-东部旧郡-六国故地-边地各郡的新格局。秦王朝尽量沿用秦王国和六国档册,采取边地按方位分大区、东部按六国覆灭顺序分大区,与区内诸郡初以关中为准自近而远排列、新郡附于旧郡两大基本原则,确立了秦代册籍的郡县排序。秦代册籍由萧何收取入汉,历经汉初异姓同姓王国、文帝景帝武帝众建削藩的纷扰变更,以及分列郡国的规则更改,一直沿用到仿《禹贡》分州部记地理的前夜。 原文参考文献: [1] 谭其骧。《汉书·地理志》选释[A].长水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 〔西汉〕司马迁。史记[O].北京:中华书局,1959. [4] 谭其骧。长水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 吕思勉。“秦代初平南越考”之商榷[A].吕思勉遗文集(上)[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 [6] 〔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O].北京:中华书局,1998. [7] 田余庆。说张楚[J].历史研究,1989,(2)。 [8]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 郦道元,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