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史表设置的变化及其时代特色(3)

三、清代以降史表撰写的实践及其总结
    清代历史编撰更加成熟。《明史》的纂修尤其是史表的设置与撰写,凝结了黄宗羲和 万斯同的心血。《四库提要》针对《明史》表的设置加以评述:“表从旧例者四:曰诸 王,曰功臣,曰外戚,曰宰辅。创新例者一:曰七卿。概明废左右丞相,而分其政于六 部。而督察院纠核有司,为任亦重,故合而七也。”读《明史》之《功臣表》,可明了 当元末群雄并起之际,朱元璋依靠徐达、常遇春、汤和、李善长、刘基等一大批“熊罴 之宿将,帷幄之谋臣”[1](P2999)立功辅佐,以建立帝业,以及后来朱元璋出于猜疑忌 刻,借胡惟庸案、蓝玉案对功臣大肆诛戮的前后变化。而《明史·七卿表》中将明代各 君主之历年按横格排列,纵格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左右都御使七 个部门之序排列,将有明一代历任尚书及都御使上任及致仕,包括任中病逝的情况一一 加以罗列,有条不紊。前代正史并无《七卿表》,明太祖十三年(1380年)罢丞相,政归 六部,六部权重,“洪、宣以后,阁体既尊,而权亦渐重,于是阁部相持,凡廷推考察 ,各骋意见,以营其私”[11](P3395),所以《明史》设此表,展示了明代政治制度的 特点,也是明代君主专制高度强化在史书记载上的集中体现。
    《明史·宰辅表》的设置也别具意义,“夫治道得失,人才用舍,理乱兴衰,系宰臣 是紧。……传曰:‘欲知宰相贤否,视天下治乱’。”[11](P3305)洪武十三年前,《 宰辅表》中横格为纪年,纵格列中书令(虚设),下有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 知政事。洪武十三年后,废中书省,到建文四年(1402年)七月燕王称帝时,始简翰林值 文渊阁,此后表中纵格就直接将曾任大学士之人员填入。从该表的设置及其表中体例的 变化,可以看出明代宰辅变迁有个明显的阶段性。明太祖完成一统后,仍元制,设中书 省,综观机务,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政,而吏、户、礼、兵、刑、工六尚书 为曹官。后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燮理无闻 ,与前代宰执,迥然不同。明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 ,这时章疏直达御前,皇权高度强化,儒臣入值,仅备顾问而已。仁宗而后,“诸大学 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批答裁决,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 、唐宰辅,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11](P3305)。因此《明史》的撰著者灵活地运 用和改造史表,较好地处理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这也与万斯同长期从事历代史表的补 修所积累的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新唐书》以下至《明史》乃至近代史家就史表所作的改造的总结,我们可以 认识到:史书体裁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经过史家长期的实践和积累,由司马迁 创立的五种形式有机配合的纪传体史书到宋代以后基本定型,史家充分把握史表在体例 上所具有的优越性,使之最终成为纪传体正史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我们 也可以看到传统史学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历代史家对史书体裁、体例的运用不是 一成不变的,从各史表名目的变化多端就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在历史编撰上体现出史 家们注重内容与形式统一的朴素辩证思想。史学的发展,包括历史编撰的发展又与客观 历史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从史表的设置可以看出,正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历史的需要使 得史家注重在撰述思想上和编撰方法上不断加以充实和提高,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显 示历史演进阶段性之意义,并更好地反映不同朝代的历史特点。
    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历史编撰中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历代卓有建树的史学家,无不 重视历史编撰的改进和恰当运用;杰出的史学评论家,也无不重视对历史编撰加以总结 。历史编撰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是依靠史家所具有的创新精神来推动的;今后历史编 撰要争取更加美好的前景,关键也在于树立创新意识为指导。从发展和创新的角度来探 讨历史编撰问题,是史学史研究,也是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当前史学工作实 有积极推进的意义。
    原文参考文献:
    [1]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4]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白寿彝。史学遗产六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6]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7]全祖望。鲒埼亭文集选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2.
    [8]赵翼。廿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梁启超全集(第5册)[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萧一山。清代通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