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参考文献: [1]龚书铎,曹文柱。中国社会通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张琢。当代中国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姚纯安。清末群学辨证--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中心[J].历史研究,2003(5)。 [4]韩明谟。中国社会学一百年[J].社会科学战线,1996(1)。 [5]袁方。社会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 9: [6]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王天根。严复社会学思想研究[M].2002年北师大博士论文,未刊稿。 [8]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9]王栻。严复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陈旭麓。陈旭麓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1]蒋大椿,李洪岩。史学中的跨学科方法研究概述[J].史学理论研究,1992(1)。 [12]瞿林东。百年史学断想[J].世纪论评,1998(1)。 [13]严复。群学肄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4]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C].北京:中华书局,1977. [15]朱维铮。刘师培辛亥前文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6]夏曾佑。中国古代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7]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8]周传儒。史学大师梁启超与王国维[J].社会科学战线,1981(3)。 [19]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M].长沙:岳麓书社,2003. [20]黄敏兰。梁启超《新史学》的真实意义及历史学的误解[J].近代史研究,1994(2)。 [21]周积明,宋德金。中国社会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