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过去对唯物史观理解上的偏颇之一就是把它揭示的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理解为全人类都必然要共同依次经历某几个社会形态的“规律”,把规律的普遍性理解为演进模式的共同性,其结果是,那种想象中的共同演进模式很难与现实和历史对上号,由此导致人们对那种“规律”越来越失去信任。实际上,唯物史观揭示的最根本的普遍规律,就是人类要生存就必然要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从而必然要推动自己的实践能力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并进而推动自己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至于发展的具体模式和道路,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 这样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实际的研究中就能够摆脱种种具体模式的纠缠,无须用种种模糊言辞牵强附会地去描绘种种的统一模式,而是集中注意力去探讨在不同的历史时间和空间中生活人们,怎样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增长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怎样炼出新的品质和新的观念,进而怎样把自己的社会交往方式推向更高级的形态。这样才能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揭示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这样去理解和实践,即使是否定历史学科学品格的论者认为绝不可能找出“法则”或“规律”的精神世界现象,也能揭示出清晰的规律。例如,我曾引用美国学者收集的有关来自30多个国家的跨国公司雇员在个人独立性、平等和政治权利等方面的“价值”追求与他们各自国家的人均GDP多少的关系的数据资料,把其中的人均GDP视为表现人的物质生产能力和与之相应的经济、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程度的指标,以它作为自变量,考察它与个人独立性、平等和政治权利等方面的价值追求的相关关系,求得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63,和-0.72,表明这些方面的价值追求确实存在着随人均GDP增长而增长的趋势。这就证明了确实存在着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随着人们的实践能力和经济、社会交往的发展而发展演变的规律。(注:庞卓恒:《关于文化及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的认识》,载《2000年环球回顾--社会转性问题天津国际学术会议论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38-57页。) 这也说明,历史发展规律确实是客观存在,而且那些规律是能够用客观的科学方法和标准来检验的。因此,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方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