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马克·本德尔]举证策略:以彝苗史诗民间物质文化和环境意象为例


    摘要:目的明确地使用图像会促进对史诗指涉含义的理解。本文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史诗为例,阐释了数字图像的收集和含义、数字图像对理解史诗意象的帮助,以及在史诗研究中使用数字图像的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史诗;图像;文本;西南少数民族;物质文化
    作者:作者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和民俗学教授、系主任。
    译者:陈婷婷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系博士。
    

    翻译史诗和将其作为文学作品加以解读的一个难点就在于与民间文化尤其是物质文化有关的意象,即那些以动物、植物、土地、河流的形式呈现出的当地环境。很多史诗中都包含有不少意象,需要我们向那些阅读史诗文本的读者加以解密和阐释。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史诗文本中加入照片和注释。许多由来自不同背景的学者出版的史诗文本中已经补充了图片,有些甚至加入了影像以帮助读者理解史诗内容。在今天的讲座中,我想谈谈图像和文本的结合,从而揭示出目的明确地使用图像会如何进一步体现数字化图像在促进理解史诗指涉含义方面的潜力,不管这种数字化图像是数码相片还是视频。今天我将讨论的一条策略就是图像银行(image banks)在史诗中的设立和使用,而这样的史诗可能是独立成篇的,也可能是来源于相似文化的、在多方面共享物质文化和环境的一组史诗。我将阐述在中国西南部史诗,尤其是彝族和苗族的创世史诗中,将相似的图像与对意象的解释一起运用的这种方法。我还将举例论述在阐释蒙古史诗时能够用到的意象。
    带着以上目的,我将着重指出的是,全球的民俗学者、人类学家、民族志学者和档案管理者正在借助电子文本、元数据、交互性、超媒体和建档等方式来保存和表现(或者说再现)口头的或与口头有关的民间叙事。比如说,《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杂志近年来就收录了一批附带彩色照片或视频的文章。2013年夏,在乌兰巴托举行的蒙古史诗和中亚史诗论坛上,我对中亚各地区开展的史诗工作印象颇深,用数字化技术介入的蒙古史诗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2011年5月19日至20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文学)世界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跨学科研究”在北京举行,会上,参与讨论的多篇论文均运用了多重策略。佐野贤治教授的论文特别研究了从民具和其他物质文化中获取知识的问题,而我发现这一问题恰恰与理解许多中国西南部史诗中呈现出的叙事世界有很大关系。如能与专门收集来的图像资料相结合,物质文化将极大地有助于向更广大的受众展现史诗的魅力。如果史诗在后传统社会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的话,这种观点我们就必须加以考虑。
     数字图像的收集和含义
    自80年代早期以来,我就一直在从中国西南部(有时也从内蒙古和东北部)搜集和翻译不同版本的史诗和其他民间叙事,并且从一开始就被与民间文化尤其是物质文化密切相关的数量庞大的图像所震惊,被那种有时可以认定为本土或区域环境的知识所吸引。而这种本土或区域环境,今天在自然语境或博物馆展览中都能看到。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陆续拍摄了几千张与史诗内容相关的照片,也录制了一些视频。在一些项目中,我使用了一些照片和视频,但数量很有限。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考虑过一个项目,能使民族志照片和史诗的文本在纸质书本或期刊上的传统解释之外相互补益。我于2012年在《口头传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个契机,来思考史诗中意象的本质,揭示出数字化格式的照片能保持史诗中的民间文化,而这些史诗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很容易消逝。
    在继续下面的论述之前,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莎拉•平克(Sarah Pink)在她的经典论文《实践视觉民族志》(Doing Visual Ethnography)中的一章《民族志研究中的摄影》(“Photographyin Ethnographic Research”)中所说的:
    在某个特定时间或为了某个具体的原因,任何一张照片都可以有民族志的旨趣、重要性或意义。这些照片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主观的,其意义取决于谁是照片的观看者以及观看的时间。当不同的观众身处不同时空维度和文化语境去观看一张照片时,同一张照片在民族志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被赋予不同的或不断变换的意义。
    如上对变化的、临时的意义的评价,不仅适用于照片,还适用于将史诗文本和数字影像相结合后所产生的杂合的多媒体产品。在这些产品中,由史诗文本产生的影像得以补充、改变,甚至被来源于文本外部的数字影像所改变。这一现象让我们首先考虑叙述文本生成意义的潜力。
    意象、指涉性以及目标明确的使用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约翰•迈尔斯•弗里(John Miles Foley)教授提出的“传统性指涉”(traditional referentiality)这个概念都不陌生。在他的著作《内在的艺术》(Immanent Art)和《演述中的故事歌手》(The Singer of Tales in Performance)以及其他一些著述中,对这个概念作出了进一步阐释。有一种观点认为史诗中的图像是“通道”(pathways),能够以换喻的方式打开通向史诗叙述中隐秘之处的大门。而史诗叙事的更为宏大的语境是谨慎而目的明确地使用民族志影像来对史诗的批注和其他评注进行补益的充分理由。我认为,利用数字影像来补充或者物化物质文化的图像是一个非常诱人的策略,可以用来解读史诗和其他民间叙事之含义。
    按照莎拉•平克的观点,在用数字化意象来解析传统史诗文本的含义时,确实有很多方面要加以谨慎的注意。正如处理从演述人那里得到的口头记录一样,照片和其他影像也必须与文本精准地匹配,从而有助于而不是有碍于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鉴于民间文本有多重形式的特点,对意象的诠释和理解是变动的,并且会由于演述者和民族志学者的不同而不同。83岁的学者金旦先生5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收集史诗,创立典范文本。在他由三种语言撰写的著作《苗族史诗》的后记中,详细论述了我们称之为“枫树”的困境。在不同版本里、在不同的编者笔下,枫树被描述为树皮光滑或粗糙的变种,甚至是全然不同的新物种。然而,在已出版的书中所呈现的照片只展现了其中的一种枫树。经过改良的数字版的文本或线下印刷品中有详细展现枫树和其他树木面貌的图片,这些图片连同文化和植物学方面的解释,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意象的含义。换言之,将史诗中的意象和照片相匹配时,必须慎之又慎,尤其是涉及短暂存在的事物,比如服饰。这些事物会随着时代发生明显变化,并且在当今中国西南部文化复兴与旅游业崛起的大语境中,正在被富有创造性地利用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