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早期筮占文献的结构分析(6)

惟臣尚中臣。七八六六六六,八七六六六六(注:王俅《啸堂集古录》,第26页,中华 书局,1985年。)。
    以中鼎铭文的主体为“前辞”,似有本末倒置之嫌。但从占筮的角度而言,这段铭文 说明了筮卦的时间及原委,称之“前辞”似也成立。命辞即“惟臣尚中臣”,此点由李 学勤先生指出(注:郭宝钧《一九五零年春殷墟发掘报告》,《中国考古学报》第5册, 图版肆壹:1;张政烺先生将“曰”后之字释为卦名“隗”等,见《试释周初 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又见唐兰《在甲骨金文中所见的 一种已经遗失的中国古代文字》,《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管燮初《商周甲骨和青 铜器上的卦爻辨识》,《古文字研究》第6辑;曹定云《殷墟四盘磨“易卦”卜骨研究 》,《考古》1989年第7期。按裘锡圭先生1989年观察原骨时,指出“曰”下之字应分 两字读;李学勤先生指出“囟(斯)”下字虽不清晰,但一定包含跽坐的人形,见李学勤 《再谈洪洞坊堆村有字卜骨》,《文物季刊》1990年第1期;参见李学勤《周易经传溯 源》,第157页,长春出版社,1992年。)。李先生并举《左》、《国》筮例与之比较, 如《左传》昭公十三年:“初,灵王卜,曰:‘余尚得天下。’不吉”;《国语·晋语 四》:“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等;命辞中的“尚 ”为“庶几”之意(注:郭宝钧《一九五零年春殷墟发掘报告》,《中国考古学报》第5 册,图版肆壹:1;张政烺先生将“曰”后之字释为卦名“隗”等,见《试释 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又见唐兰《在甲骨金文中所 见的一种已经遗失的中国古代文字》,《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管燮初《商周甲骨 和青铜器上的卦爻辨识》,《古文字研究》第6辑;曹定云《殷墟四盘磨“易卦”卜骨 研究》,《考古》1989年第7期。按裘锡圭先生1989年观察原骨时,指出“曰”下之字 应分两字读;李学勤先生指出“囟(斯)”下字虽不清晰,但一定包含跽坐的人形,见李 学勤《再谈洪洞坊堆村有字卜骨》,《文物季刊》1990年第1期;参见李学勤《周易经 传溯源》,第158页,长春出版社,1992年。)。
    “前辞 + 命辞 + 卦画”的结构也见于传世文献。《左传》昭公七年:
    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元尚享卫国,主其社稷。”遇屯。
    就命辞的结构而言,“元尚享卫国,主其社稷”与中鼎的“臣尚中臣”也很相似,“ 尚”字前的“元”、“臣”为被占者(注:李学勤先生已说明,“中臣”的“臣”字是 动词,“中臣”即“臣中”。见《周易经传溯源》,第157页。)。
    12.前辞 + 命辞 + 占辞 + 验辞 + 卦画
    这是一种结构比较完整的筮占记录,例见天星观楚简:
    注释(43)饶宗颐《殷代易卦及有关占卜诸问题》,《文史》第20辑,第7页引。
    首句为前辞,说明筮者、筮具与求贞者等;“既膺疾”至“有大咎”为命辞:“ 占之吉”为占辞;“夜中,又瘥(?)”至“壬午,瘥(?)”当为验辞;卦画更在其后,也 似追记的性质。
    此例是卦画后置于占辞的例子,记有验辞性质的文字,可与第8式中关于追记性质文字 的讨论参看。
    二 相关问题的讨论
    (一)王家台秦简的卦名
    根据上节4.1.3式的讨论,王家台秦简《归藏》的卦名在卦辞中有这样的特点:
    第一,一卦的占辞,如果征引了前代的卦辞,其首字往往是该卦的卦名。如4.1.3例中
    注释(44)王明钦《试论<归藏>的几个问题》,古方、徐良高、唐际根编《一剑集》, 第102页,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年。
    注释(45)王明钦《试论<归藏>的几个问题》,古方、徐良高、唐际根编《一剑集》, 第102页,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年。
    这些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探索《归藏》卦名来源的线索。《归藏》的卦名,是否就是来 自这些古代卦辞的首字(或前两个字)或中心词呢?从4.2.2例可见,这与《周易》卦名的 来源也密切关联。与此相关的是,包山、天星观等地楚简中的卦画皆无卦名。这是否说 明了包山、天星观等地的筮法并没有沿用《归藏》或《周易》的传统,而是属于另一种 筮法体系,无需采用二《易》的卦辞、卦名?这种推论也反证了《归藏》与《周易》之 间的传承关系。
    (二)包山楚简的“说辞”
    关于包山卜筮类楚简的结构,已有很多学者讨论。包山楚简整理小组认为,此类简文 的格式一般包括前辞、命辞、占辞、祷辞及第二次占辞等(注:包山墓地竹简整理小组 《包山2号墓竹简概述》,《文物》1988年第5期。彭浩《包山二号楚墓卜筮和祭祷竹简 的初步研究》,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李学 勤先生最早指出此类简文格式与殷墟、周原卜辞的相似,并分别就前辞、命辞、占辞与 验辞比较其异同,说明商周甲骨卜辞与战国时期的卜筮类竹简,在卜法统绪上实一脉相 承(注:李学勤《竹简卜辞与商周甲骨》,《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