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云:“和平跨居”背景下如何实现跨境民族文化传播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6:11:47 中国民族报 李锦云 参加讨论
(二)实体层面的文化传播 1. 依托文化节会和节庆活动等实事传播载体,强化对缅文化交流与传播。 德宏州各民族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傣族与德昂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傈僳族的阔时节等,这些传统节庆民俗文化目前都发展良好,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尤其是泼水节和目瑙纵歌节已经成为区域性乃至世界性的重大节庆活动。而德宏州三面与缅甸接壤,中缅胞波之情一直延续至今,中缅胞波狂欢节已成为中缅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平台。在民族地区,由官方发起并主办或协办大型民族节庆活动己成为当代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许多节庆活动已经成为集中展示与对外宣传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产品经济化与产业化、民族风情品牌化与国际化的传播综合平台。作为实事传播最典型的形式,民族节庆活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多媒介符码传播(每一个大型节庆活动都会成为媒体的报道议程)所产生的文化传播效应是不容小觑的。 2. 依托各民族学会以及中缅边境文化交流协会等民间组织,开展对缅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 由德宏州各民族精英人士组成的研究组织,如傣学会、景颇学会、德昂学会等,一直致力于开展民族文化的研究、传承与保护工作,促进了跨境民族的交往交流。以傣学会为例,自1996年成立并举办首届学术年会以来,傣学会一直致力于在全州推广傣语、组织中缅等国傣族(掸族)文化历史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活动。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傣学会已经成为傣族文化学术研究、民间传承与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 除了各学会,中缅边境文化交流协会于2013年7月在边境城市瑞丽成立,在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中起到了桥头堡的作用。该协会下设对缅文化交流部、傣族文化交流部、景颇族文化交流部、宗教文化交流部、图书音像出版发行交流部、办公室六个部门。自成立以来,其下六个部门都与缅方对口协会或组织积极合作,开展各项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3. 依托跨国婚姻,增进民族文化交往交流。 随着国家各级口岸的开放以及从缅甸到中国务工、求学、旅游等人员的持续增加,跨国婚姻在德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性的婚姻形式。从地理分布上看,边境乡镇的跨国婚姻数量明显高于非边境乡镇。从民族分布上看,跨国婚姻的主体为跨境民族,且一般是同一族源的中缅居民相互通婚,跨族源通婚者较少。傣族与景颇族人口占德宏州总人口的大多数,相对而言,德宏州的傣族与景颇族居民分别与缅甸的掸族与克钦族居民之间形成跨国婚姻的比例也较大。跨国婚姻在德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其原因在于:德宏州的5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是跨境民族,一寨两国、一井两国的地缘关系是增进双方接触的桥梁;语言交流无障碍、民族习俗基本相同成为缔结跨境婚姻的基础;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共同的文化历史记忆是维系婚姻关系的纽带;各级口岸的开放以及中国惠农富农政策等是吸引缅甸籍人员选择到中国缔结婚姻的直接动因。 跨境民族的跨国婚姻客观上为传统婚姻习俗等民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播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跨国婚姻具有单向单性别流动的特征,即缅甸女性嫁入中国多于中国女性嫁去缅甸,而女性比男性在生活话题的传播与人际交流上更具主动性和有效性,这也为我国对外宣传民族政策、经济文化政策提供了更多话语空间。 4. 依托各种文体教育实践活动,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 德宏州充分发挥地处边境的地理优势,在出入境法规允许范围内对官方以及民间的各种文体交流活动提供便利。加之跨境民族大多喜爱群体活动,姻亲走动频繁,共享宗教信仰以及文化渊源,使各种文体活动便顺理成章地成为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良好机会。在此类传播活动中,常常呈现出政府宣传部门主动宣传推广与民间机构积极互动的局面。近年来,德宏州通过举办和参与中国·缅甸篮球友谊赛、东亚西亚文化艺术庆典、云南·东盟国际足球公开赛、中缅友谊网球赛、德宏州新闻工作者协会与缅甸北部地区记者协会交流会等文体活动,大力推动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与展示。 此外,德宏州还通过中小学民族教育活动的开展,尤其是通过招收缅甸籍学生入境学习,拓展了跨境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渠道。目前德宏州大多数中小学都有缅甸籍学生就读。2013年9月,瑞丽市新华书店通过瑞丽市侨联与缅甸华侨学校进行沟通,与缅甸两所华侨学校签订了教学用书协议,缅甸华侨师生可以通过书籍了解与习得我国的民族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