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城市史学科体系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0:11:09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熊亚平 任吉东 参加讨论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史研究》办刊质量,扩大研究者的交流与合作,6月22—24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城市史研究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天津市历史学学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协办,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承办的“新时代城市史研究的路径与指向暨《城市史研究》创刊30周年高端论坛”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总结理论与方法 理论与方法是城市史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与会学者在回顾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史研究如何进行理论与方法创新。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何一民教授认为,中国城市史研究成就斐然,但在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方面还较为滞后,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为中国城市史成为独立学科寻求内涵上的合法性依据,并使其基础理论知识逐渐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苏智良教授认为,城市史研究需要新方式和新视角,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与成果,实现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所教授陈国灿认为,要建构中国城市史研究体系,必须探索基于中国历史实际的理论体系,构建超越学科思维的研究范式,形成适合中国历史特色的研究思路。 随着城市史研究逐渐深化和细化,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如火如荼。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长莉认为,近代城市生活史总的趋向是研究对象日益增多,并呈现多样化、精细化及问题意识增强的趋向;今后,应注重加强理论性、联系性、综合性研究,注重对近代城市生活变迁的理论解释,以提供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理论创新成果。 拓展研究视野和领域 研究视野不断拓展,是城市史研究日渐深入的必要条件。《史学月刊》原主编、河南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教授郭常英认为,近代慈善义演是城市文化史研究中值得重视的新视域,对拓展城市文化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院长和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涂文学教授探讨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动力,认为城市要发展,必须兼顾城乡和谐,以乡村现代化为支撑,同时引入乡村文明来医治现代城市病。学者们还分别以天津、重庆、成都、汉口、聊城为例,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社会与文化、城市空间构建等方面,拓展了城市史的视野和领域。 研究视野和领域的拓展,离不开对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婧雨着重介绍了英国国家档案馆中的中国城市史档案,认为更好地收集、整理、解读海外档案资料,对推动和深化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有着积极的支撑作用。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勇将目光聚焦于影视资料,认为这种独特史料有助于丰富和补充城市史研究。 对接城市发展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是城市史研究不可回避的命题。周勇认为,中国城市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应秉持“为城市存史,为市民立言,为后代续传统,为国史添篇章”的理念,继续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学术支撑。何一民认为,城市史研究应围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史学科体系这个重要目标来展开。苏智良表示,城市史研究应为当下城市发展、保护文化遗产贡献智慧和批判精神,从现实中寻找议题。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任吉东研究员认为,在当前城镇化浪潮中,城市史应该而且也能够为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在实践层面,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田涛从长时段考察了天津地区小城镇的变迁,认为越来越多小城镇参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产业分工,代表了当代天津地区小城镇发展的趋向;如何克服小城镇与乡村之间的离心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仍是当代小城镇发展的重要课题。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李惠民认为,加强近代石家庄城市史研究,对京津冀城市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 与会学者在总结《城市史研究》刊文视域与取向的基础上,探寻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的途径。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毛曦认为,近年来,《城市史研究》成为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集刊,折射出中国城市史学的新发展;《城市史研究》对于中国城市史研究特色与地位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中国城市史学的未来发展具有引导和推动作用;为提升刊物质量,可在用稿范围和栏目设计等方面有所完善。 部分学者从期刊编辑角度提出了办刊见解。《南开学报》原主编、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姜胜利认为,在当今电子文献增多、拷贝资料成为做学问常态的情势下,保障刊物编校质量应是办刊人永远的追求。《理论与现代化》原常务副主编宋奇认为,特色是刊物的生命线,有特色的期刊才能够聚集一批专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主任高超群认为,匿名审稿制度实际上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学》原主编、《经济社会史评论》副主编任世江认为,一本长期保持高水准的杂志,一定有一个高水平的编辑群体;一本有影响的专业杂志,一定体现着编辑群体的思想倾向。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 下一篇:推动写本学研究走向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