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语史所以北大国学门、厦大国学院的学者、教授为骨干,这就使它基本沿着这两个机构一线下来的学术路向而发展。留学回国人员和清华国学院师生的加盟,注入了大量多元的新学术理念,使得中大语史所的机构建制和学术精神,既有传承的一面,又有新创、变化和发展的另一面。 从中大语史所发展而来的中研院史语所,先因后创,在人员结构上,割断旧的人脉,倾注新鲜血液,以留学欧美的清华国学院导师为中坚,吸收北大等名校毕业的研究生为基干;在机构设置上,化繁就简,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破解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难题;在学术理念上,进一步确立傅斯年的“史学便是史料学”、“现代的历史学研究已经成了一个各种科学的方法之汇集”观念,沿着找寻新材料、发掘新问题、援引新工具的路线,在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从北大国学门到中研院史语所,既是现代中国学术的转型过程,也是中国现代学术体制确立的过程。中大语史所承上启下,完成了人脉转移和机构转换,实现了从笼统的国学研究向综合的史学研究的转变,据有转换中枢地位。中研院史语所的建立和发展,标志中国现代学术体制的确立。 注释: ①前人研究各有侧重,如:桑兵通过考察鲁迅与顾颉刚的矛盾演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北大国学门、厦大国学院和中大语史所的人脉关系;又以分析中研院史语所工作之旨趣为主线,揭示了从北大国学门到中研院史语所的学术转承,重点分析了顾颉刚与傅斯年治学旨趣的异同(《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陈以爱理清了从北大国学门到中研院史语所的人脉源流和学术脉络,侧重于北大国学门的影响(《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施爱东梳理了中大民俗学运动中的人事纠葛和学术传变,涉及了中大语史所与北大国学门、厦大国学院、中研院史语所在民俗学上的关联(《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学科创立和学术转型--以中山大学民俗学运动为中心》,中山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查晓英认为,北大国学门、厦大国学院、中大语史所在人员和考古取向上一脉相传,而清华国学院和中研院史语所的考古取向更为接近《从地质学到考古学的现代中国考古学》(四川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已有研究虽解决了不少问题,但仍有很大拓展空间。 ②朱家骅:《悼亡友傅孟真先生》,王为松编:《傅斯年印象》,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 ③《顾颉刚致胡适》(1928年2月27日),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42册,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351页。 ④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219页。 ⑤《致章绍原》(1927年10月22日),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全集·书信(1907-1928)》第2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63页。 ⑥参看拙文《知行两相难:史禄国云南调查事件探析》,(《学术探索》2007年第4期)、《〈吴歌乙集〉风波背后》,(《民俗研究》2008年第1期)。 ⑦《本校文史科概况》,《国立第一中山大学校报》,1927年8月25日,第19页。 ⑧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编印:《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概览》,1930年,第74页。 ⑨《研究院纪事》,《国学论丛》第1卷第1号,1927年6月。 ⑩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编印:《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年报》,1929年,第127页。 (11)顾颉刚:《颉刚日程》(抄件),1928年12月16日。顾先生日记抄件由顾潮女士提供,谨致谢意。 (12)商承祚:《我的大半生》,商志香覃编:《商承祚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1页。 (13)《致蔡元培、杨杏佛》(1928年5月5日),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7卷,第60~61页。 (14)王懋勤:《历史语言研究所正式成立的日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四十周年纪念特刊编辑委员会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四十周年纪念特刊》,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年版,第198页。 (15)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274页。 (16)《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概览》,第18页。 (17)《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概览》,第62~63页。 (18)《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概览》,第6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