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建构近代历史与文本的公共阐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召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日趋多样。21世纪以来,阐释学理论日益受到史学研究者关注,其中借鉴公共阐释理论方法、提升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认识、建构历史阐释的新话语等议题,成为关注热点。
    8月3—6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在河北张家口召开,会议主题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阐释与文本建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2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郑振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原系主任牛大勇,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廷湘,分别作开幕致辞。开幕式由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杨瑞主持。
    关注创新与前沿问题
    史学发展离不开创新。牛大勇认为,学术无国界,中国问题研究应具有世界眼光。研究人员应不断拓展研究视域,争取题材、方法、理论的多样化,并重视对电子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的利用。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太原表示,史学研究应关注“以实证虚”方法的运用,即通过有史料记载的事实证实没有记载的历史,呈现历史的丰富、复杂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虞和平总结了学术发展创新的两种路径:一是从学术发展的自身理路来看,要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二是对于在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研究方法上要兼容并包。
    南开大学教授王先明谈到,当前社会史、个人生活史、新革命史研究应打破孤立分离的局面,把研究对象放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中考察。河北师范大学教授董丛林从小说《孽海花》《续孽海花》中呈现的晚清历史出发,探讨了文学文本与历史研究的关系,认为应辩证看待文学作品的虚构性与历史的客观性。
    注重学术史的梳理
    陈廷湘认为,在新时代,“社会文化史观”有望成为史学研究的新主流。复旦大学教授邹振环提出了“中国翻译史学史”概念,对其范围、取材、分期及内容作了简要概括,试图通过专门史学史拓展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的空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昭军把文化史研究归纳为历史视角下的文化史、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史、文化视角下的文化史三种取向,认为确立文化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文化事象的形成与发展,是开展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齐春风对中国近代反日运动史的“文本书写”作了总结,认为学界对历次运动完成了由外部刻画向内部探究的转变。
    聚焦概念史研究
    近十年来,近代概念史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兴涛对民国时期“现代化”概念的流播、认知与运用作了梳理,认为“现代化”概念一传入中国,即被运用于追寻“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诉求中,体现出全方位变革的综合性认知取向。虞和平表示,用“现代化”解释晚清民国的历史具有适用性,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变迁。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王宏斌梳理了“外洋”概念的演变。他提出,“外洋”概念的变化,既与外国兵船阑入中国海域、中国水师消弭海患等事实相关,又与水师职能的蜕变有关,而“外洋”词义的消失则与西方领海观念的输入密切相关。王先明认为,近代“地主”概念经历了从物权属性向阶级属性的转变,阶级属性的建构在革命话语中获得了特定的时代意义,很有必要重点关注这一论题。
    走近历史公共阐释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郑成林利用江西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对民国时期九江能仁寺与法国天主堂的产争原委作了介绍。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杨齐福阐述了对清末台州印山学堂毁学案的研究结论,认为这是一起非典型教案,其中夹杂着主权争夺、财产纷争和学务处置等纠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侯中军表示,外交史研究的史料不能局限于中央档案,地方档案也应受到重视,而个案史研究应该有全局视野,并留意外交的内政背景。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孙麾出席闭幕式并致辞。与会学者还就其他诸多议题展开了讨论,表示论坛的召开有助于新时代中国近代历史阐释话语体系的建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