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西藏早期游牧文化聚落的考古学探索

一、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理论的提出
    本文所称的“早期游牧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就本文所具体讨论的西藏高原这一区域而言,包括了从吐蕃王朝兴起之前的史前时代以及吐蕃王朝时代这样一个年代范围之内,主要集中于汉唐时期,大致可与考古学界所提出的西藏“早期金属器时代”和吐蕃王朝时代这两个时空概念相对①。
    长期以来,古代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并且“居无定所”的观念,在汉族史家的文献记载中几乎成固定的叙事模式。如汉代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唐人杜佑《通典·边防典》也记载匈奴“随水草居止……草尽即移,居无定所”②。唐代僧人慧超在其《往五天竺国传》中,对吐蕃本土及其所辖属国的风土民情有所涉及,其中“吐蕃国”条下亦记载:“……已东吐蕃国,纯住冰山雪山川谷之间,以毡帐而居,无有城廓屋舍,处所与突厥相似,随逐水草,其王虽在一处,亦无城,但依毡帐以为居业……土地极寒,不同余国,家常食麦,少有饼。国王百姓等,总不识佛法,无有寺舍,国人悉皆穿地作坑而卧,无有床席”③。
    早在20世纪30年代,俄籍瑞典学者罗列赫就已经提出应当重视西藏古代游牧文化遗存。他认为由于地理环境因素,西藏一直保存着古代中亚游牧人的艺术传统,但是,“迄今为止,人们的注意力都被西藏的宗教艺术吸引,(诸如)色彩鲜艳的布面绘画(唐卡)和造型精美的青铜造像,而现在一个新的西藏民间艺术领域被发现揭示出来,那就是前佛教时期的西藏游牧部落艺术的历史遗留”④。遗憾的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和考古工作本身的进展迟缓,他的提示似乎反响甚微。
    考古学界过去对于古代游牧民族的聚落缺乏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古代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所,很难留下居住遗迹,所以对游牧民族聚落考古的问题也长期未能提上日程。如同学界所指出的那样:“这样的认识直接影响到考古工作的实践,导致目前为止对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文化的考古研究内容主要是墓葬材料,而几乎没有聚落方面的研究,与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农业区域有大量聚落遗址的考古发现形成了鲜明对照”⑤。
    近年来,西北大学王建新先生及其研究团队在新疆东天山地区对早期游牧文化聚落遗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⑥。在此基础上,他也通过田野工作的实践对这一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的分布规律、类型与形制特征、与其他遗迹现象(如岩画)之间的共存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初步提出了开展我国西北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的认识论与方法论⑦。其主要的观点认为:在游牧中有定居应是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从古至今的基本生活方式;游牧民族也有相对稳定的冬季营地和夏季营地,冬季营地是在寒冬不能放牧的情况下度过严寒的地方,这里相对温暖、避风、有水草,也是不能放牧的老弱妇幼留守的地方;夏季营地则是夏季放牧时的主要处所。这些冬季和夏季营地一般都沿山分布,位于山脉或山丘的两侧,并且往往与现代牧民的营地在位置上重合;聚落有大小之分,在形制上既有高台式的建筑,也有在地表上用石块围砌的居住遗迹,或呈方形或呈圆形;大型的聚落遗址很可能与最高统治阶级的中心有关。在古代游牧民族聚落的附近,往往还有墓葬、岩画等反映游牧生活的遗存与之共存等等。最后他还总结性地提出:“居住遗址、墓葬和岩画是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基本要素,我们必须坚持对这三类遗存进行三位一体的综合研究,才有可能比较全面地揭示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面貌”。
    笔者认为,王建新先生所提出的这些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新疆东天山地区,对于我国新疆东部、甘肃北部、内蒙古西部、西藏的西部和北部等广袤的古代游牧民族活动区域内的聚落遗址考古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尤其是在近年来西藏考古的具体实践中,笔者及其研究团队运用这些方法开展工作也获得了不少新的认识,值得认真加以总结。
    二、西藏早期游牧文化聚落的分布规律与主要形态
    西藏高原是由一系列巨大的山系、高原面、宽谷和湖盆组成的集合体,高原面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海拔高度也从5500米递降到4000米左右。西藏是我国重要的高寒牧区,畜牧业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主导产业,以牦牛、绵羊、山羊和黄牛为主⑧。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曲贡遗址中,已经发现人工驯养牦牛、绵羊等牲畜的遗迹⑨。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材料来看,西藏高原早期游牧文化聚落目前比较集中地发现在青藏高原“第一级梯阶”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亦即所谓“羌塘高原”地带。这里是传统的游牧经济文化区,其生态环境主要为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带,气温较低,干燥少雨,日温差和月温差很大。这种气候条件不利于谷物生长,为了适应环境,古代居民主要过着游牧生活,至今这些地区的游牧民仍然保留了这一传统。而在藏南河谷和藏东山脉地带,则以半农半牧的经济形态为主,其古代聚落的形态多具农业聚落的特点,如藏东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是一例⑩。长期以来,如何辨识早期游牧文化的聚落成为西藏考古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跨区域的观察比较,同样可以发现西藏高原这类遗存与新疆等地早期游牧文化聚落某些相同的文化特征。笔者认为,根据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至少可以划分出三种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聚落类型。
    第一类聚落是季节性的半定居式聚落。这类聚落与游牧民族冬季与夏季营地的划分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夏季气候暖和,水草丰茂,游牧民会带上简单的帐篷和食物,去到较远的夏季牧场放牧,真正过上“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没有定居的场所。而到了冬季,则必须返回到冬季营地避开严寒冰雪,并且保护好牲畜过冬。所以,冬季营地有别于农耕民族的定居式聚落,是一种具有季节性的半定居式聚落。
    这类聚落形态典型的例子是发现于西藏西部象泉河流域的札达县丁东遗址。这处遗址于2001年考古调查发现并经过小规模的试掘(11)。遗址所处的自然环境是在象泉河的一条支流--东嘎河河谷内,三面环山,具有向阳、临水、避风、有水草的优越条件,山谷内除有大片草场外,还有小块的河边台地可供开垦种植。遗址的海拔高度为4100米,所在坡地大体呈长舌形,北宽南窄,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其北面为东西流向的东嘎河,临河以下是高差约30米的河漫滩及湿地。考古发掘中,调查确认房屋建筑遗迹共十余组,试掘了其中的三组(分别编号为F1、F2、F4),同时还发掘了位于房屋遗迹内的一处立石遗迹(编号为L1)。从发掘清理出的遗迹观察,这些建筑遗址在室内往往设有隔墙分隔出各个小室,各设有门道,门道内设有以较大的扁平石块叠砌成的石踏道,室内的角落上分布有大量夹杂炭灰、动物骨渣、残陶片等遗物的灰白色土和用三块石头围成的石支脚,据此推测应为室内火塘和烧灶所在的地方。在F4东南靠近南墙处有一处石围圈,其内发现有数十颗已经炭化的青稞籽实及少量残陶片,并在其附近采集到重石、石磨盘等遗物,由此推测这些可能是与粮食加工有关的遗迹和遗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