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壮族民歌为何能世代相传、长盛不衰?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3:11:15 中国民族报 刘娟 参加讨论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自古以来就以“歌的民族”闻名。壮族民歌形式、曲调、内容多样,在广大壮族地区,婚丧嫁娶、欢度节日、贺喜庆宴、祈祷祝福,甚至是割草打柴、耕地插秧,都会以歌传情、以歌表意,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2006年,“刘三姐歌谣”“那坡壮族民歌”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西壮族民歌千百年来为什么能世代相传、长盛不衰?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原因有4个:独具特色的传承形式、坚实的社会基础、丰富的人文功能及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 传承的独特形式——“歌圩” 壮族有定期聚会对歌的传统,这种聚会唱歌的特定形式被称为“歌圩”。大部分壮族地区的“歌圩”都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歌圩”是壮族男女老少传习山歌、显示歌唱才华的重要平台,更是壮族青年男女“以歌传情择偶”和各地壮族歌手寻求对歌高手、结交新歌友的社交平台。 壮族“歌圩”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南部及红水河流域。另外,广西东南部流行“歌圩”。在壮语中,“歌圩”有各种不同的叫法,比如“窝峒”“窝岩”“窝坡”“行峒”“坡会”“放球”“圩逢”“唱欢”等等。 举办壮族“歌圩”的日期,除了传统的农历三月初三外,春节、四月八节、中元节、中秋节以及每遇喜庆吉日,都会自然形成规模不等的“歌圩”。有时,朋友聚会、工程庆典甚至在集市上,也会形成临时的“歌圩”。 “歌圩”是在壮族地区流行得最为普遍的赛歌、对歌和赏歌形式。每逢“圩”日,壮族男女老少都会身着盛装、带上食物,从四面八方来赶“歌圩”,唱歌、赏歌、听歌和学歌。“歌圩”规模大小不一,较小的“歌圩”常汇集一两千人,有的甚至只有数百人,而规模较大的“歌圩”,人数可达上万人甚至数万人。 “歌圩”可分为“日歌圩”和“夜歌圩”,到了近现代,大部分壮族地区已将“日歌圩”和“夜歌圩”合并进行,有时举办一昼夜,有时举办几天几夜,有时甚至连续举办一个星期。 正是由于有了“歌圩”这样历史悠久、最为理想、最为独特的传承形式,壮族民歌才得以在壮族大众中世代传播、经久不衰。 坚实的社会传承基础 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利用节庆日亲友相聚,以歌传情的风俗:清明节时唱缅怀故人的缅怀歌,端午节时唱怀念屈原的怀念歌,中秋节、春节时唱团圆团聚歌,花王节、祭青节时唱祈祷丰收的歌,神诞节、赶降节、社(庙)日时则唱祭祀神灵和怀念祖先的歌。特别是传统节日“三月三”歌节,更是壮族人民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隆重节日。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根据广大壮族人民的意愿,将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人民法定的歌节。 每到“三月三”歌节,广西各地都会举办规模盛大的歌会。除此之外,许多壮族地区凡是过节,人们都会自发地举办山歌会或赛歌会。 壮族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表现力强,是对壮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凝练和概括。比如,壮族古代民歌就包括诉苦歌、情歌、祝祷歌、迎宾歌、哭嫁歌、劳动歌、时令歌、盘歌(又称问答歌、碰头歌、猜谜歌、斗智歌)、历史歌、童谣等。壮族人民以歌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谈情说爱、待人接物、祀神祭祖、教育后代等,使得壮族民歌自然而然地融入壮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酷爱山歌、几乎全民参与的风习使得壮族民歌的传承有了十分牢固的社会基础。由于民歌在壮族人民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唱歌几乎成为壮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壮族人民学习、继承民歌的传帮带习俗和良好的全民参与性,筑就了壮族民歌传承十分牢固的社会基础。 壮族民歌特色鲜明的歌唱形式、调子、旋律及押韵方式,形成了壮族民歌丰富多样的特色。据不完全统计,仅壮族多声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就有100多种。这些富含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歌韵律,特别是壮族多声部民歌,被视为壮族民间音乐史上的高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