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壮族民歌为何能世代相传、长盛不衰?(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6:11:03 中国民族报 刘娟 参加讨论
丰富的人文功能 壮族民歌自古以来就十分发达,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壮族民歌传承的根基,并深深植根于壮族人民的心灵。 由“歌圩”情歌催生了人们随机编词、随口歌唱的硬功夫,极大地丰富了壮族民歌的内容,有效地促进了壮族民歌的传承和传播。在壮族“歌圩”上,有心以歌结交的壮族男女青年一般是通过情歌对唱来实现寻求意中人目的的。为了在对歌环节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博得对方的喜爱,男女双方必须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最终实现以歌连情。因而,练歌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壮族青年男女自觉修习的一门必修课,有力地促进了壮族情歌的发展和普及,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壮族民歌的传承和传播。 壮族民歌内容丰富,具有积极的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交际功能等。壮族民歌中包含着大量的儿歌和童谣,充满童趣、易学易唱、内容生动并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民族礼仪,是壮族人教育后代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当然,壮族民歌中也包含着大量成人教育方面的内容,不仅包含着许多生产、生活知识,更包含着许多精深的人生哲理、礼仪道德、人际关系等。学好这些民歌,不仅能愉悦身心,而且还可以学习到宝贵的生产知识、生活经验。这种内涵广博、知识丰富、充满智慧的内容,能引发广大百姓的广泛兴趣,使得民歌成为壮族群众最常用的教育方式之一,被人们广为传唱并代代相传。 千百年来,正是这些深厚的人文功能,不断地推动着壮族民歌的普及和传承,使之在壮族人民中世代相传、长盛不衰,在中国民歌乃至世界民歌之林中不断发扬光大,独放异彩。 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生产生活、宗教习俗、精神道德、审美需求等的积淀,它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演变,民歌亦如此。 壮族民歌的内容,除了部分传统民歌外,大多是在不断地演变、更新,以适应各个历史时期壮族的社会生活及审美需求。 以壮族“歌圩”情歌的演变为例,大致可以窥见壮族民歌与时俱进之一斑。壮族“歌圩”情歌可以分为七大类,除了“相见歌”“催请歌”“结交歌”“分别歌”受传统情歌因素的影响较深,因而内容变化不大外,其他类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不同程度的演变。 比如,“赞美歌”传统上主要是对对方的称赞,如“妹写一笔不成字,哥写两笔就成‘人’;‘人’字两边加两点,点火难找这种人!”随着时代的变迁,“赞美歌”已基本舍弃单纯夸赞对方的容貌,而是着重赞扬对方的勤劳智慧和道德品行,如“妹的同年本事强,勤劳致富成榜样;打工种田样样会,尊老爱幼誉四乡。” “盘歌”是青年男女为了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学问、见识、反应能力等而在“歌圩”上进行的对歌,重在考察对方的聪颖程度。传统的“盘歌”主要以历史、地理、神话、传说故事、日常生活、农事季节等为主。当代的“盘歌”除了较好地继承传统内容外,还增加了大量与国家大事、党群关系、民族团结等有关的当代内容。如传统“盘歌”提问:“什么生来抱娘颈?什么生来一条心?什么生来颠倒挂?什么生来不偏心?”原来的回答是:“木瓜生来抱娘颈,芭蕉生来一条心;蝙蝠生来颠倒挂,二七三六不偏心。”在当代,回答则完全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容:“民族团结抱娘颈,党群关系一条心;政策莫要颠倒挂,精准扶贫不偏心。” 进入新时代后,广西各族人民团结携手,共同谱写建设美丽广西新篇章,这为壮族民歌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全新的社会基础和人文基础。各地区的民歌出现了许多反映壮族人民对新生活的新追求。比如,许多地方把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目标、和谐新农村建设、奔小康的愿景、新的乡规民约、强化生态环境建设等编成山歌,并在各种场合广为传唱,成为壮族民歌一道亮丽的新风景。这些新山歌不仅赋予壮族民歌新时代全新的内容,也昭示着壮族民歌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