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政治参与机制(3)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1:11:01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 刘太祥 参加讨论
(五)谣谚:是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政治参与形式。谣谚又称“风谣”,形式上采用通俗的歌谣或简明的短句加以表达;内容上往往“直抒己志,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言有尽而意无穷”[8],表达着下层民众的感情与政治倾向。《吕氏春秋》说:“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可见,谣谚是了解汉代社会政治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据马新的《时政谣谚与两汉民众参与意识》一文研究[9],两汉时政谣谚有三项基本内容:一是“狡兔死,走狗烹”与民众对国政大事的关注;二是刺贪虐与颂功德;三是官场素描与百姓心声。涉及国政大事、官员治政、官场风气等各个方面,喊出了民众的心声与感受,表达了百姓的政治倾向与爱憎,对汉代的政治与吏治起到一定的衡量与监督作用。具体来讲,汉代谣谚对政治的参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评议当事人直接接触的从政人员的政治水准,既有直接的揭露和鞭挞,也有歌功颂德。前者如两汉民谣:“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是对灌夫依仗权势、横行颍川、作恶多端的愤恨和诅咒。东汉桓帝宦官左悺、具瑗、唐衡、徐璜等人,把持朝政,操纵皇权,天下百姓编造谣言说:“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雨坠。”[4](《单超传》)就是说左悺能左右天子,徐璜凶猛如虎,具瑗大权独揽,唐衡气焰嚣张,如大雨坠落。后者如会稽郡山阴县令徐弘,字圣通,打击豪强,为政有绩,会稽郡百姓为之做歌:“徐圣通,政无双,平刑罚,奸宄空。”[4](《杜诗传》)对其政绩给予充分肯定。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在任期间,兴修水利,为民除害,当地居民将他比做西汉南阳太守召信臣,造歌谣说:“前有召女,后有杜母。”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员比做父母。这些评议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了百姓对地方官吏政绩的肯定评价,对贪官污吏的鞭挞和讽刺。这种评议实质上是人们对政治清明的向往和对黑暗政治的反对,有助于调动官吏为政的积极性,提高施政水准,也对官员为政起到一定的衡量和监督,起到对政治激浊扬清的作用,反映了汉代民众对政治的积极参与意识。二是评议人品素质和学识才华。谣谚对官僚综合人品素质的评价,是用圣贤的道德价值规范约束官僚的行为,看似与议政无关,实质上却与政治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汉代政府选拔官吏特别重视名声,其征辟察举常以乡党评议为基础,获得乡党美誉,成为士大夫出仕的前提条件。故乡党舆论评议人品素质和学识才华,虽不直接议政,却关系到官僚的选拔,可以称得上是间接议政,对汉代政治的清明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戴子高为人豪侠任气,慷慨乐施,人呼:“关东大豪戴子高。”[4](《戴良传》)冯豹事后母尽孝,以儒术教授乡里,乡里为之赞曰“道德彬彬冯仲文”[4](《冯豹传》)。任文公善推阴阳之术,智慧超凡,人称“任文公,智无双”[4](《方术列传》)。杨震学贯五经,道德卓异,关西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4](《杨震传》)这些谣谚都为汉代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吏、促进吏治的清明提供了舆论的支持,也反映了汉代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三是批判和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和弊端,表达民众心中的政治倾向与爱憎,在一定意义上也起到了参政议政的作用。如对官吏选拔这一敏感政治问题,民间关注的谣谚就相对集中。《史记·佞幸传》中,司马迁就记载:“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汉代大张旗鼓地察孝廉、举秀才,倡导礼义孝悌,但实际政治生活却适得其反,西汉贡禹在上书中引俗语说:“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其背景则是“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悖道而勇猛者,贵于官”[3](《贡禹传》)。到了东汉选举不实成为普遍的社会政治问题,公府州牧举亲辟故,不论德能,造成社会政治进一步黑暗。葛洪《抱朴子·审举》载谣言对这种名不符实的现象给予辛辣的讽刺:“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高第良将怯如鸡;寒素清白浊如泥。”政治的清明与黑暗是汉代谣谚关注的焦点,东汉时对朝中曲直颠倒,事非不明,给予抨击。如《后汉书·五行志》载谣言说:“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桓帝时代,贿赂公行,政以赂成,政治更加黑暗,民众们编造谣谚说:“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一徒死,百乘车,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石上慊慊舂黄粱。粱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4](《五行志一》)这是民众对为政贪婪、腐化奢侈的贪官污吏的无情揭露,表达出对社会政治黑暗、腐败的强烈不满,反映出了两汉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