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以史为鉴何以可能——著名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如是说


    2018年4月9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对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刘家和先生进行了第一次口述史采访。
    
    刘家和先生1928年出生于江苏六合(今南京市六合区)。幼年失怙,历经曲折,曾四进私塾,多次换校,却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好学深思的习惯,为其一生打上了浓厚的文化底色。青年时期,先后就读于江南大学、南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亲灸钱穆、唐君毅、牟宗三、韩儒林、贺昌群、蒋孟引、刘毓璜、陈垣、白寿彝、柴德庚、金毓黻、何兹全、林志纯诸位名师教诲。刘家和先生是当代少有的学贯中西、始终站在学术前沿的史学大家,在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中西比较史学、史学理论研究诸多领域卓有成就。他为人豁达谦和,关爱后学,实乃年轻人的良师益友。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何兹全先生生前曾不止一次地在很多场合用七个字评价刘家和先生的学术特点:“家和的学术研究是古、今、中、外、文、史、哲!”而何先生还比刘先生还年长近20岁,可见刘先生在当代中国历史学界的重要学术地位!
    刘家和先生著述等身。其学术专著主要有:《世界上古史》《史学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史学与思想》《愚庵论史:刘家和自选集》《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第五卷)、《中国通史》(第一卷、第三卷);主编有:《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与吴于廑合作)、《中西古代历史、史学与理论比较研究》《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与廖学盛合作);翻译作品主要有:《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合译)、《世界古代史资料选编》(合译)、《中国近代史》(合译)、《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合译)、《世界古代史中世纪史资料选辑》(合译)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诸如《论黑劳士制度》《基督教的起源及其早期历史的演变》《印度早期佛教的种姓制度观》《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论中国古代轴心时期的文明与原始传统的关系》《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特点的分析》《对于中国古典史学形成过程的思考》《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等。
    
    口述史采访进行中
    刘家和先生是中国记忆项目中心采访的第一位历史学家。对于刘先生的采访,我们已经酝酿了好几年。2017年5月,我应邀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刘先生是答辩委员会主席,我当即郑重地向刘先生提出口述史采访邀请,并经协商,特邀刘先生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蒋重跃先生作为采访人。
    
    刘家和先生(右三)、蒋重跃先生(左二)与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成员合影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是我们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不断的发奋图强、抵御外侮、勇于创新的力量源泉。历史记忆蕴涵国家的重大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千百年来,我们对“以史为鉴”这一观念,早已耳熟能详,达成共识。然而,怎样理解“以史为鉴”的真实含义?“以史为鉴”如何成为可能?对此,却很少有人进行深入的思考。2007年,刘家和先生在西安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这一问题。
    刘先生指出,以铜镜为鉴,我们从中看到的是自己;可是,以史书为鉴,无论如何也看不到自己,即使有同名同姓的人,那也不是自己。所以,史书何以为鉴?鉴就是镜子,怎么能把史书当镜子?再说,以水为鉴的水须是止水,那水必须是静止的,放盆里停下来。只有止水才能平静如镜,才能照见自己。如果在河里,河水在流动,你看人影就不稳定,效果不好。可是,历史不是静止的,历史讲的事情都是运动不息的,总在运动,奔腾不息,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它怎么能照见我们呢?所以,刘先生认为,“以史为鉴”是一种隐喻,既然是隐喻,那么隐喻之词与被隐喻之物之间只有相关性,而不是等同的。从史书里面看到的那个,跟我们不是等同的。当然,两者有相关性,就是两者有同一性,有同样的属性。
    根据刘先生分析,我们从水或铜镜中并未真的看到自己。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镜子里面的你是外面的你的影像投射到镜子里返回来到你的视网膜上看到的。它是一种reflection,即反射,叫反思。我们即使看到的是水、看到的是镜子里面的那个你,也不是真正的你,是真正的你的一个反射物。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投到水或镜面、然后又反射回来的一种影像,这个影像只是自己真实形象的一种反映,也就是反映了自己相貌的他者。镜子里面的你,是另外的一个人,是另外一个他者,是你的投影。具体地说,我们本来无法直接看到自己的形象。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脸,因为眼睛出不去,只能通过他物(如水或铜镜)反射回来的影像才能间接地看到。按照黑格尔的说法,一个映现在他物中的存在叫做“本质”。你要想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你一定要脱离它。人要认识此物的本质,就必须到他物中去寻找此物在其中的映现。这个供我们认识此物映现的他物,黑格尔叫做“中介”。史书正是我们考察自己命运、事业发展趋势的他物——“中介”,这就是“以史为鉴”。
    从貌似平淡无奇甚至不是什么问题的问题出发,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提出真知灼见,令人茅塞顿开,正是刘家和先生学术研究的一大特色。
    
    刘家和先生与本文作者全根先研究馆员合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