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宋释居简生平与《北磵文集》考述


    
    纪雪娟
    
    
    摘要:释居简为南宋著名“援儒入释”的文僧,其著作《北磵文集》收录了居简所撰赋、记、铭、赞等文章,婉丽明畅,是考察宋代“儒释融摄”的重要文献。《北磵文集》几经明清人之手,屡次翻刻,并于南宋元初传至日本。国内现藏《北磵文集》宋残本以及明清诸本,日本藏有覆宋全本,可补足之阙,对于研究宋代禅宗文集版本具有重要意义,国内诸本亦有较大的校勘价值,不可轻视。
    
    关键词:居简;北磵文集;版本;日本
    
    The Research on Song Buddhist Jujian and his Collected Works beijianwenji
    
       Ji Xuejuan      Institute of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bstract: Jujian was the famous buddhist in the Southern Song, who stood for harmonization between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Beijianwenji was his collected works, including his articles about buildings and scenes, which were elegant in content and orderly in type, is the significant content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of Song Dynasty. Beijianwenji was inscribed and publishe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and it’s worth noting that beijianwenji was circulated to Japan in the late Song and early Yuan. At present beijianwenji existed in many versions, among them an incomplete version inscribed in Song and other versions inscribed in Ming and Qing were collected in China, and it is significant that an complete version was collected in Japan mirror in the full view of this book. It’s a remarkable fact that the other versions in China can proofread the faults of Song versions.
    
    Key words:Jujian, beijianwenji, version, Japan
    
    
    释居简为南宋临济宗著名文僧,喜交文士游,与“永嘉四灵”之一的赵师秀,江湖诗人高翥、韩淲,硕儒钱厚、叶適、真德秀、楼钥、高似孙、刘宰等皆有来往。《北磵文集》收录居简平生所作赋记铭赞,风格婉丽明畅,多“援儒入释”之语,不类浮屠语录,可与北宋文僧道潜、惠洪相较。《北磵文集》刊刻后,经明、清人之手,几经翻刻重抄,并于宋末元初传至日本。今国内仅藏宋本《北磵文集》残本,日本现藏覆宋本全本,可重现《北磵文集》全貌。
    

一、文僧居简生平稽考


    释居简(1164—1246),字敬叟,号北磵,潼川通泉(今四川射洪)人,俗家一说姓王,一说姓龙。生于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九月十四日,“世业儒,资颖异”。居简早年接受了儒学教育,少年时“姿秀而文,当世尚之”,十分仰慕范成大、陆游的文采,“予束发就外傅时,先生长者言蜀帅范石湖、陆放翁宾主,笔墨勍敌,片言只字人皆珍惜”。他的师号“居简”同样暗合了《论语·庸也第六》“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居简年少时喜读佛典,对佛学表现出浓厚兴趣,“幼见佛书必端坐,默观如宿习”。及冠后因病披缁,依广福院圆澄得度。据居简示寂时间可以推算,居简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左右受戒出家。居简于广福院居留三年,与病庵居正、坏庵居照同门。后居简游方下三峡,首先慕名至浙江径山寺参谒同为蜀人的高僧别峰宝印禅师,时别峰年事已高,遂为其指见涂毒智策禅师,居简遂居留智策处,智策示其心要。后居简偶然读到宋代临济宗大慧派僧道颜语录“欲识诸佛心,但向众生心行中识取;欲识常住不凋性,但向万物迁变处会取”而有所省悟。此时道颜早已去世,因道颜在大慧宗杲处开悟,佛照德光又得大慧宗杲之旨,居简遂决定告别智策,于淳熙十六年间(1189)往明州育王寺参访德光,居简果与德光心机相契,往来参叩其门十五年,遂得其法印。在德光处时,居简结交了不少禅林中人,“一时社中耆硕忘年与交”,如浙翁如琰、朴翁义铦、空叟宗印等。后居简云游吴越间过罗湖,访罗湖晓莹,晓莹亦嗣法于大慧宗杲,晓莹与之议论,大为赞赏,曰:“妙喜(大慧)之后一人也”,并以妙喜居洋屿庵时竹蓖为赠,且曰:“公之后必大”。
    
    居简先后于闽中、明州、灵隐寺挂锡,嘉泰三年(1203)于台州般若寺任住持,后于灵隐寺居第一座。宝庆元年(1226)后,居简先后住持湖州铁佛寺、湖州西余大觉寺,常州显庆寺、碧云崇明寺,平江府常熟县慧日寺、湖州道场山护圣万岁院(道场护圣万寿禅寺)、安吉州思溪圆觉寺、宁国府彰教寺,所至道化皆大行。但居简性格端介,少锐意进取,屡次辞谢住持之位,如张自明向盱江刺史推荐居简,刺史“走书邀北磵以唐僧绍隆所开山处之,北磵高卧不肯起”。此后,江东部使者真德秀,以东林、云居二寺力邀居简出任主持,亦复不肯。时吴兴守令刘震孙慨叹丛林多“庸缁攘夺”,褒扬居简,上奏朝廷后,乔行简亦赞扬其“是举合公给尚书省劄”,并于嘉熙中推荐居简任净慈寺住持,居简奉诏主净慈山报恩光孝寺,为净慈寺第三十七代住持。居简于淳祐六年(1246)四月一日圆寂,世寿八十三,僧腊六十二,葬全身于月堂昌禅师塔侧。居简法嗣百五十人,其中以物初最为闻名,形成了临济宗居简一系法脉。
    
    作为杨岐派僧人,居简与士大夫往来频密,经常互为酬唱。庆元初,居简结识了时在太学的张自明,两人常常“相佯林泉,吟弄风月”。钱厚分教永嘉时,曾与居简共游雁荡山。叶適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曾折节问道于居简,并为居简作《奉酬光孝堂头禅师》,云“简师诗语特惊人,六反掀腾不动身。说与东家小儿女,涂红染绿未禁春。”诗后题云“新诗尤佳,三复愧叹,然有一说,不敢不告。林下名作将以垂远,不可使千载之后,集中有上生日诗,此意幸入思虑,何时共语,少慰孤寂。”居简亦十分看重与叶適情谊,后锓此语于其诗集之端。
    
    现将居简主要行脚、著述据各记载厘清订正,大致列表如下:
    

    年份
    

    行脚、居住地
    

    著述
    

    绍熙元年
    

    

    《禅龛院毗庐殿记》
    

    庆元二年
    

    鹫山
    

    《褒能寺记》
    

    庆元三年
    

    鄮山
    

    

    嘉泰三年
    

    鄮山之东庵
    

    《祭佛照禅师》《盐亭藏经记》
    

    嘉泰四年
    

    

    《两穷传》
    

    开禧元年
    

    台州般若院、会稽、鄮山三栖堂
    

    《跋大参楼攻媿论征侨帖》
    

    开禧二年
    

    自鄮山还西湖
    

    

    嘉定元年
    

    台州报恩光孝寺
    

    《跋常熟长钱竹岩诗集》、《护国元此庵塔铭》
    

    嘉定二年
    

    天台山
    

    《释签岩记》、《送张少良序》、《圆明寺慧通大师塔铭》、《湖隐方圆叟舍利铭》
    

    嘉定三年
    

    访游杭州盐官县开福寺
    

    《杭州盐官县开福寺圆满阁记》
    

    嘉定四年
    

    

    《钦山禅院记》
    

    嘉定五年
    

    

    《戒珠寺重修卧佛殿记》、《送陈原父诗序》、《天童山悬庵禅师塔铭》
    

    嘉定六年
    

    华亭
    

    《湖州宝云彬文仲净业记》、《兴圣寺大悲阁记》
    

    嘉定七年
    

    秀州华亭县淀山湖
    

    《淀山会灵庙记》《盘隐陆别驾楼居》、《次韵盘隐陆别驾先贤堂下月夜见寄》、《送常倅陆盘隐》、《别陈给事诸公赴陆府判盘隐之约》、《正月初一酬盘隐陆别驾再雪得封字初三夜蘸遇风得泾字》、《陆别驾解组》
    

    嘉定八年
    

    谢台州报恩光孝寺事,至杭州灵隐寺,后驻锡承天寺
    

    《承天寺僧堂记》、《竹岩孄翁钱德载画像赞》、《跋常熟长钱竹岩诗集》
    

    嘉定九年
    

    

    《常熟县大慈寺钟楼记》、《南翔寺九品观堂记》、《菩提简宗师传》、《禅鉴法师塔铭》
    

    嘉定十一年
    

    通泉
    

    《喜详楼记》、《玉泓铭》
    

    嘉定十二年
    

    华亭普照寺
    

    《普照寺重修西方前殿记》、《达首座索生祭文》
    

    嘉定十三年
    

    

    《檀木白衣相赞》、《祭上元长官赵紫芝》、《天乐赵紫芝画像赞》
    

    嘉定十四年
    

    湖州西余大觉兰若
    

    《承天寺水陆堂记》、《检详刘大监祠堂记》、《憙华严传》
    

    嘉定十五年
    

    通泉
    

    《澄心院藏记》、《澄心寺华严阁记》、《圆训二大师塔铭》
    

    嘉定十六年
    

    

    《江东延庆院经藏记》、《赠辉书记》
    

    嘉定十七年
    

    

    《九龙山重修普泽寺记》
    

    嘉定十八年
    

    杭州
    

    《书璧书记诗卷》
    

    宝庆元年
    

    盥凤泉
    

    《跋潭浚明所藏山谷岩下放言真迹》、《张公井铭》、《释言》、《金山蓬山聪禅师塔铭》
    

    宝庆三年
    

    平江
    

    《彰教法堂记》、《资寿寺庐舍那阁记》、《寂照院记》、《赠陈生》
    

    绍定三年
    

    平江、吴江
    

    《妙湛延寿堂记》、《九里法喜院佛殿记》、《云安德英藏记》
    

    绍定四年
    

    华亭、镇江
    

    《庆宁僧堂记》、《超果寺谶院记》《大军仓厅壁记》、《大军仓库记》
    

    绍定五年
    

    

    《跋汪龙溪彦章殖斋记》
    

    绍定六年
    

    

    《书东禅浴室壁》
    

    嘉熙元年
    

    

    《高秘阁金书金经颂》《通泉广福院记》《赵野云墓志铭》
    

    嘉熙二年
    

    

    《送观书记序》、《无外序》
    

    嘉熙四年
    

    杭州
    

    《送高九万菊磵游吴门序》
    

    

二、《北磵文集》的编纂及流传


    居简著述颇丰,现存《北磵诗集》九卷,《北磵文集》十卷,《北磵和尚续集》、《北磵和尚外集》、《北磵居简禅师语录》各一卷。其中《北磵文集》为居简去世后,由其徒弟收录居简所作赋记铭赞,荟萃成编,文章“不摭拾宗门语录,而格意清拔,自无蔬筍之气”。
    
    《北磵文集》在宋代公私书目中均未见记载,元代之后始有提及,元代僧人释大訢《蒲室集》跋记:“自其先师北磵简公、物初观公、晦机熙公,相继坐大道场开示其法,然皆有别集,汪洋纡余,辨博环异。”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五记:“僧居简,《北磵集》十卷”。孙能传《内阁藏书目录》卷三记:“《北涧文集》二册全,宋宁宗朝释居简著,凡十卷。” 清人藏书目录中对《北磵文集》介绍颇多,如《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十记:“北磵文集十卷,旧抄本,宋释居简撰……文十卷,无世俗庆贺文字,禅林梵字,缔造源流,多赖之以传。”《皕宋楼藏书志》卷九一记《北磵文集》二种:“北磵文集十卷,赵谷林校抄本,吴尺凫旧藏”,后录张自明叙及吴氏手跋:“北磵文集十卷,旧抄本,汪启淑旧藏”。《仪顾堂题跋》卷十三记:“北磵文集十卷,宋释居简撰,旧抄本,得之上海郁氏,以向藏抄本校之,香鱼赋不鸣者灾下脱才不才三字……此本皆不缺,洵善本也,其文为吾郡作者尤多,如宝云寺彬文仲敬业记……皆足资吾郡掌故,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即俗所传济颠者也,道济,一号湖隐,又号方圆叟,亦世所罕知者,文颇简炼,无南宋冗长之习。北磵颇精鉴别,故集中书画题语,多中肯,其跋庙堂碑云虞书,庙堂碑,唐人骎骎,晋人者自南北壤断赝迹实繁云云,则翻本中又有翻本矣。其跋九成宫碑、云化度寺记、醴泉铭,习之者往往失其韵致,但贵端庄如木偶假刻,误人人亦罕识真云云。据此可见南宋时醴泉铭覆本之多,今之肥而无生趣者,恐未可据断为原石也。”
    
    今藏《北磵文集》宋本有二,一为国家图书馆藏宋崔尚书宅刻本《北磵文集》卷一至卷八,卷首摹刻手书嘉定十年(1217)张自明序文,然此序缺首页,半页七行,行十三字。张序后为永嘉普观义问宣子序文,此序文半页十四行,行二十一字,每行皆低三字行文,以示与正文之别。后有书牌“崔尚书宅刊梓”六字。义问宣子序文后为文集目录,标示卷一至卷十分类目录,之后为篇名详目,标示卷一至卷十文章篇名。正文每半页十四行,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栏,版心上记字数,下记“文X(卷数)”。再下为页码,最下记刻工姓名,刻工全名可辨识者为马良、贾义、蒋荣祖、徐珙,其余或姓或名,如“娄、史、贾、良、马”等字。马良、徐珙、蒋荣祖等为南宋时杭州地区刻工,嘉定十三年(1220),马良、徐珙曾于溧阳学宫共同刊刻过陆游《渭南文集》,蒋荣祖曾参与刊刻《营造法式》、《碛沙藏》等。该本卷中钤有“毛氏子晋”、“毛晋之印”、“楝亭曹氏藏书”、“赵氏珍玩”、“海盐张元济经收”、“涵芬楼”、“涵芬楼藏”等印,说明此本流传至明末藏书家毛晋所有,后归曹寅之手后传至涵芬楼。1928年张元济在日本宫内省书寮见到了全书,因国内藏宋刊本阙后二卷,所以张元济将其配补回国。1937年张元济关照丁英桂,“本馆宋本《北磵文集》(中有二卷先从日本照来),如未照,得便乞即办。”
    
    二为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刊本《北磵全集》十卷。该本为《北磵诗集》前六卷与《北磵文集》后四卷拼接而成。“《文集》第七至十卷与国家图书馆藏崔尚书宅刊宋本相同”,故此本与国家图书馆藏宋本应为同一版本,而所谓十卷《北磵全集》,“当属书贾作伪伎俩”。正文每半页十四行,每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栏。版心上记字数,后记文X、页数,下记刻工名姓如“史、娄、贾、贾义、义、良、仅”。今《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选刊》据此影印。
    
    据许红霞考证,居简著作经由宋僧无学祖元带至日本,后于南北朝、室町时期由日本僧人古岩周峨及其弟子覆刻,即五山版。现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日本应安七年(1374)覆宋刊本《北磵诗文集》。卷首为叶適诗帖,诗集九卷,后存应安七年日本五山时期东福寺诗僧梦岩祖应祖应记文一篇。文集十卷,与诗集行款格式一致,应为同一时期所刻。文集前有张自明《北涧文稿序》,文中钤有“向黄邨珍藏印”、“张自明印”、“丹霞卿印”、“丹霞书堂”印章。因张自明自号“丹霞”,故三印章皆为其藏書印。“向黄邨”为日本明治时代初期诗人向山黄村(1825—1897)。正文每半页十四行,行二十四字,注文小字双行,白口,上黑鱼尾,左右双栏,版心上黑鱼尾,鱼尾上方标明本页字数,下方写“文X”,再下写页码,再下题刻工姓氏“徐、贾、史、仲”。文中有假名注释,卷八末存手写钞补文章《请惠愚极住华庭北禅疏》一篇。文集卷尾存永嘉普观义问宣子跋,后有“崔尚书宅刊梓”刊记。今《日本五山版汉籍善本集刊》据此影印。
    
    除宋刊本外,国家图书馆藏有明谢肇淛小草斋抄本,版心下有“小草斋抄本”五字,正文每半页十行,行二十字。《藏园群书经眼录》记该本原为徐坊遗书,卷中钤有“周元亮抄本”、“是书曾藏周元亮家”、“周雪客家藏书”三印,据此可知此本原归周在浚所有,后归徐坊,徐坊去世后,被傅增湘收购。
    
    另有清抄本数部,国家图书馆藏清抄陆心源校本《北磵文集》,该集前附吴城跋,云“厉征君樊檞近自马氏小玲珑山馆借得宋椠居简《北磵集》文十卷,嘉定旴江张自明序,诗九卷,以叶適所答七绝一首,尺牍一通,冠于简端。诗见水心先生集题作奉酬般若长老释居简也。焦氏《经籍志》祇称集有十卷,全集岂未之见耶?”可见,扬州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原藏有宋刊《北磵文集》,厉鹗曾从马氏兄弟小玲珑山馆得见。陆校本前有张自明序,义问宣子序,每半页九行,行二十一字。卷末记“光绪戊子湖州陆心源捐送国子监之书匮藏南学”。王国维先生曾以此本校明抄《北磵集》,“明钞《北磵集》十卷,颇有讹阙。孟蘋既假借涵芬楼所藏宋刊本校前八卷,而宋本阙后二卷,乃寄此二卷至京师,属余就图书馆所藏陆存斋捐入南学本校之。陆本前录吴瓯亭跋,谓出马氏小玲珑馆宋本。其卷十《空圣予哀辞》,上有校语云:‘以下宋本阙’,则似亦以宋本校过也。然其本讹脱,乃校此明钞本尤多,然亦有足以正此本之误者。天寒晷短,予以二日之力始校毕,并录吴跋于后。癸亥十月二十日记于京师履道坊之寓庐。”据王氏记,蒋汝藻曾以涵芬楼藏宋本校点明本,该明本似为明小草斋抄本。因宋本阙九、十两卷,故请王国维以陆心源校本对校明本,陆本讹脱处较之明本尤多,亦可互相补正。陆本卷八卷末天头记“《请慧愚极住华亭北禅疏》,此疏宋板所无”,王氏亦记陆本卷十《空圣予哀辞》,上有校语云:“以下宋本阙”,可见陆本应曾以宋本校点。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记《北磵文集》二种,一为赵谷林(赵昱)校抄本,吴尺凫(吴焯)旧藏。前录张自明序,后录“吴氏手跋曰:抄北磵集三册,均有脱误,而扢、仡、姽、娩之谬,惟此册最多。以朱墨图乙之,几成红勒帛矣。乙巳三伏日,栾城谷林意林挥汗校。”二为《北磵文集》十卷旧抄本,为汪启淑旧藏。另陆氏《仪顾堂题跋》记:“北磵文集十卷,宋释居简撰,旧抄本,得之上海郁氏,以向藏本校之,香鱼赋不鸣者灾下脱才不才三字……此本皆不缺,洵善本也。”清光绪年间皕宋楼藏书售于日本静嘉堂文库,此二本皆在其中。据《静嘉堂秘籍志》,现静嘉堂藏二种,第一种为吴尺凫旧藏,旧抄二本,是本有“郁松年印”白文、“泰峰”朱文二方印;第二种为赵谷林校抄本,汪启淑旧藏,旧抄三本,卷中钤“新安汪氏”朱文、“启淑信印”白文二方印 。依据现存册数来看,陆氏记“吴氏手跋”,疑为“赵氏”之讹也。此二种一为得自上海郁氏之吴焯旧藏二本,二为赵昱校抄,汪启淑旧藏三本,“赵谷林校抄本,吴尺凫旧藏”之称实为误也。
    
    另国家图书馆藏傅增湘藏校清抄本,前有傅增湘撰“此帙从涵芬楼假宋刊本钞出,惜缺九、十两卷”,故该本为宋刊本的抄本。后义问宣子序,“崔尚书宅刊梓”,次卷次目录,次文集详目。正文十四行,行二十四字。另上海图书馆藏清抄本二种,一本卷端存同治四年(1865)丁丙序文一篇,称原藏于南京图书馆,后归其所有。前张自明序,次文集详目。正文每半页九行,行二十一字。卷中钤有“王墒孙纪念物”印章。二为《四库全书》本《北磵集》底本,该本采自鲍士恭家藏本,据《知不足斋宋元文集书目》记鲍氏所藏《北磵诗文集》为小山堂抄本,该本每半页十行,行二十字,与明小草斋本行款一致,故而鲍氏家藏本应为赵昱旧藏本,后此本归上海图书馆所有。另外,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有《北磵文集》五卷一册,每半页十行,行二十字。版心上方题“北涧文集”,中间记卷第,稍下记页次。卷首有张自明序,次有目录,书中钤有“江阴缪荃孙字炎之印”、“艺风审定”印,该本原属缪荃孙旧物。
    
    综上所述,《北磵文集》诸版本的源流情况大致如下:
    
     
    
     
    
    
    
     
    
    三、《北磵文集》诸版本优劣对比
    
       将国家图书馆藏《北磵文集》卷一至卷八、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北磵集》卷七至卷十、日本国会图书馆藏《北磵文集》十卷、陆心源校清抄本十卷、傅增湘藏校清抄本八卷、上海图书馆藏清抄本十卷文字方面对校后,可发现:
    
    第一,国图藏宋本、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本、日本国会图书馆藏覆宋本应为同一底本,三者所共同保留的卷七版式、文字皆一致。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国图藏宋本自卷六《赠陈生》后文字屡有漫灭,如卷六《言归》缺七十字、《示照藏主》缺二十四字,《杜祁公病婢帖》缺十字,《祁公子美帖》缺五字、《跋顶山珂兄刺血写莲经》缺十九字,《书杨补之梅》缺十一字,《书杨慈湖帖》缺五十六字。卷七缺卷首《跋陆永仲题江贯道寒林图》、《跋颖德秀书文赋后》、《跋颖大师书韩愈师说》、《跋智广字》五篇;《跋五公帖》缺二十七字,《读阳坡许昌朝墓志铭》缺九字,《跋雪窦老融牛轴》缺三字,《跋沈大卿德和修净觉塔记》缺十一字;自《跋方别驾味道记黄叔向机舟图》“诸同舟”后《跋西岳降灵图》、《书泉南珍书记行卷》、《书镜潭照藏主水墨草虫》、《书水墨狸奴》四篇及《题龙眠控马图》篇目皆缺。卷八缺《请慧愚极住华亭北禅疏》一篇。国图藏宋本缺字者,日本国会图书馆藏覆宋本皆存,可补足残阙之憾。
    
    第二,陆心源校清抄本、傅增湘藏校清抄本、《四库全书》本《北磵集》、上海图书馆藏清抄本四清本对校后,发现傅增湘藏校清抄本问题最大,该本据现国家图书馆藏宋本为底本抄写,但如上文所述,宋本自卷六后屡有阙字,傅氏清本在阙字处仅以空格标示,偶有直接接续下文者,造成了诸多语意不明之处,如宋本《言归》“拟古浮图文字驾说”一句中缺“古浮图文字”五字,清本直接接续下文作“拟驾说”。 陆心源校清抄本,原本脱讹处甚多,似陆氏曾以宋本校点,如陆本《兴圣寺大悲阁记》原作“晚香拜像前”,同上海图书馆藏清本,而后改作“晓香拜佛像”,同宋本。
    
    第三,《四库全书》本出自赵昱校抄本,订正了前诸本中文字错讹、语意不通之语句,试举几例:
    
    1.宋本“岂在周则兮,在商则愚”,《四库全书》本则作“岂在周则智兮”。
    
    2.宋本“唐大建十三年”,唐并无“大建”年号,《四库全书》本作正确年号“大历十三年”。
    
    3.《四库全书》本作“实寄丰凶,系尔正直,相吾鼓钟”,宋本则作“系不正直”,宋本误也。
    
    4.《四库全书》本作“我念昔者峻崎巍陟,日死魅匿,草腥蛇落”,宋本作“日死魅区”,宋本误也。
    
    5.《四库全书》本作“投畀豺虎”,出自《诗经·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宋本作“勿畀豺虎”,明显错误。
    
    6.《四库全书》本《澄心院藏记》中言“大庄严藏,枢正阙中”,宋本作“枢中殿中”,明显错误。
    
    7.《四库全书》本“目前身后俱无憾,微元又孰使承其托”,宋本作“俱为憾”明显语意相反。
    
    8.《四库全书》本“有两佳子,天其或者俾责偿于斯乎”,宋本作“有两恶子”,不合文意。
    
    9.《四库全书》本“遂使此一十八人放于匡山之阳”,指代李公麟寓居匡山之事,宋本作“康山”,明显误也。
    
    但是,《四库全书》本中也有明显擅改之处,如“扫建炎残虏之烬”,《四库全书》本改作“扫建炎残局之烬”等。可见,《四库全书》本对宋本有较大的校勘价值,不可轻视。
    
    以上,笔者就居简行脚、著述、版本流传略作考论。居简《北磵文集》作为考察宋代“儒释融摄”的重要文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都未有足本可供使用。日本国会图书馆所藏覆宋刊本,刊刻精良,保存完整,为最优之善本,可见域外汉籍在考察中日文化交流尤其是宋代禅宗文献版本方面的重要意义。而国内藏晚出诸本,于文字方面亦可与宋本互相校勘,其作用不可忽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