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明代殿试考官与考生服饰研究


    赵连赏
    
    提要: 殿试,是由皇帝主持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高形式。至明代,殿试的各种程序和仪式已经基本完备,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封建国家选拔高级人才体系。从拟定考题开始,经殿考、阅卷读卷、传胪、赐状元朝服、赐宴礼部等最多9天8项活动中,除考生外,涉及到皇帝和其他考官的礼服,分别为皇帝全部6种服系中的3种(包括每日家居的燕弁服),百官全部5个服系中的4种(文武百官家居服称忠静服),反映了殿试活动与服饰礼仪的密切关系,也折射出了服饰在明代殿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明代  殿试  考官  考生  服饰
    
    
    殿试,又称廷试,由皇帝主持,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形式。自唐代武则天始创后,历经发展,至明代,殿试的各种程序和仪式内容已经基本完备,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封建国家选拔高级人才的专门体系,为朱明王朝的国家运转与稳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后续力量。
    
    明代殿试是全部科举考试的最后环节,过程包括:拟定考题、殿考、阅卷读卷、传胪、赐状元朝服、赐宴礼部、上表谢恩、行释菜礼、提名立碑等多项活动内容。每次殿试过程“初为5天,后改为6天,再改为9天”。
    
    近年来,有关明代殿试的各类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所涉内容越来越广泛深入,然而,通过观察,发现之前学界注意到的各种明代殿试的研究对象中,有一项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重要内容,即殿试考官与考生的服饰却被长期忽略,鲜有相关的专题研究论述出现。本文将根据明代殿试考官与考生的人员构成和身份为对象,利用文献与部分文物图像相结合的形式,分别对他们在参与殿试主要仪式中所穿着的服饰进行初步探讨。
    
    一、 殿试考官与考生的构成
    
    1、 考官的主要构成
    
    明代殿试大致每三年举行一次,有明一代“共取进士89科”该活动虽为国家高级取士的常态行为,但殿试在明代并没有设立一个对应的常设机构,也就没有固定的考试官员存在。每次殿试活动之前,朝廷会根据考程需要,在最高考官----皇帝的主持下,从诸多的机构和部门中挑选出负责不同考试环节所需的各类考试官员,建立起一个临时的机构,负责殿试活动的全面运行。每次各类考官的人数和结构组合搭配也没有统一定式,只按实际需求和一定范围进行组合。皇帝以下殿试其他考官设有读卷官、监试官、受卷官、弥封官、掌卷官、提调官、印卷官、供给官、巡绰官等9种,其职责和主要构成大概如下:
    
    (1)读卷官。负责评审考卷并向皇帝呈读考生试卷答题。由于读卷官所担职责重要,所以,这个职位的人员构成等级在所有考官中的等级是最高的,甚至还有伯爵出任读卷官。如天顺元年,武功伯徐有贞就曾出现在当年殿试读卷官行列中。其余出任的品官中,最高到一品,有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二品有,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尚书等。三品有,侍郎、都察院副都御使、通政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四品有,大理寺少卿、国子监少卿。五品有,左春坊大学士、右庶子、尚宝寺卿等。
    
    (2)监试官。负责监督考场风纪。主要由七品的监察御史担任。
    
    (3)受卷官。负责考场试卷的接收,预阅。人员有三品的太仆寺卿、五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七品的给事中等。
    
    (4)弥封官。负责封隐卷面考生姓名信息。这类考官主要由三品的大理寺卿、太常寺卿,四品的鸿胪寺卿,五品的侍讲学士、鸿胪寺少卿,六品的翰林院编修,七品的给事中、中书舍人,未入流的翰林院孔目等人员担任。
    
    (5)掌卷官。负责将试卷送读卷官评阅。人员一般来自五品的左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七品的翰林院编修、给事中、翰林院检讨。
    
    (6)提调官。负责考场及阅卷过程中的杂务事宜。参与人员的官职主要有,二品的尚书,三品的侍郎,五品的郎中、员外郎等。
    
    (7)印卷官。负责考卷的印制。多由五品的郎中、员外郎,六品的主事,九品的礼部司务等官员中出任负责。
    
    (8)供给官。负责考官和考生所有生活事宜。人员由四品的光禄寺少卿,五品的郎中、员外郎,六品的主事、九品的礼部司务等官职人员充任。
    
    (9)巡绰官。负责检查考生有无私带等作弊行为。巡绰官之前的8种考官都是由各类文官出任,只有巡绰官这一种考官是用武官担任。一般多从一品的都督、都督同知,三品的卫指挥使,四品的指挥佥事等官职中选择担任。
    
    2、考生的构成
    
    相比来自多部门考官的人员构成,明代殿试考生的构成则相对单纯。由于殿试是乡试、会试系列科举考试制度的最后一个高级环节,所以考生基本是以当年会试中考者的贡士为主。另外,还包括,前届会考已通过,只因一些意外事情的发生,如丁忧、突然生病等原因而不能按时赴考的贡士考生,其资格同样有效,也可参加当年的殿试。
    
    二、 殿考之日考官与考生服饰
    
    明代殿试日的考试时间除遇个别特殊情况大多选择在三月举行,“旧制,殿试在三月初一,……成化八年,以悼恭太子发引,改殿试于十五日,至今因之。”地点设在奉天殿(嘉靖时改称皇极殿)。
    
    殿考当天是殿试活动第一个重要仪式,仪式的隆重程度虽稍逊于之后的传胪和上表谢恩仪式,但也是相当严肃庄重。殿试日皇帝的礼服是皮弁服,各类考官与文武百官皆穿公服,考生著士服。策考仪式在当天早上进行,考官和文武百官及考生待皇帝驾到后,由礼部官员执策题放置于案,考生先行叩礼,礼毕,除监试官等考场官员外,其余官员退出,考生开始考试。
    
    1、 皇帝皮弁服
    
    皇帝作为国家殿试的最高考官,所穿服饰也是考官中最尊贵的。明代服制规定,皇帝在策士和传胪仪式中需要穿皮弁服。《明史·舆服志》:“皇帝皮弁服,朔望视朝、降诏…..策士传胪皆服之。”
    
    皮弁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服系列形式之一,礼仪规格仅次于最高级的冕服。在明代以前的大部分朝代中,皮弁服是帝王贵族和朝臣们的礼服,明代朱元璋为突出皇家尊威,将皮弁服的使用规格提高,规定只有皇帝、皇太子和诸王才有资格穿着,成了皇家专用的礼服。皮弁服包括弁冠、弁服、中单、大带、蔽膝、舄和玉佩。
    
    弁冠。
    
    明代以前文献中所记载皮弁冠的基本形状,多形容是呈两手相合之状,又因为早期的弁冠是用白色鹿皮制成的,所以叫“皮弁冠”,亦简称“皮弁”。汉刘熙《释名·释首饰》:“弁,如两手相合抃时也。以爵韦为之,谓之爵弁。以鹿皮为之,谓之皮弁。”据说以白鹿皮为弁冠是为了“象上古也。”
    
    经两千年左右的发展演变,至明代,弁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质地上,已由早期使用的鹿皮改用了丝纱替代;其次,在颜色上,从原来的白色改为黑色;再次,固冠的方法也进行了完善,由原来的只以结缨固冠基础上又特别增加了簪导,戴用起来更加牢固(图一)。弁冠的装饰上,皇帝、太子和亲王一律可以用五采珠饰。皇帝十二会缝,十二綦。《明史·舆服志》:“(皇帝)皮弁用乌纱冒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缀五采玉十二以为饰,玉簪导,红组缨。”
    
    弁服和其它佩饰及中单
    
    历史早期的皮弁服及佩饰内容包括:用白色细布制成的素衣素裳,下裳打有襞积,腰部系大带,前身的下半身还要系以鞸。《仪礼·士冠礼》:“皮弁,服素积,缁带,素鞸。”汉郑玄注:“积,犹辟也。以素为裳,辟蹙其要中。”唐贾公彦疏:“皮弁之服用白布衣,与冠同色。”缁带是系于弁服腰间的黑色丝织大带。《士冠礼》:“缁带”郑玄注:“缁带,黑缯带。”鞸,即蔽于体前下身之饰的蔽膝。亦称“芾”。《诗经·小雅·采菽》:“赤芾在股” 郑玄笺:“芾,太古蔽膝之象也。冕服谓之芾,其他服谓之鞸,以韦为之,其制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脚上穿的礼鞋为白色,称“舄”。《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郑玄注:“王之吉服有九,舄有三等,赤舄为上,……下有白舄、黑舄。”唐贾公彦疏:“白舄配韦弁、皮弁。”(图二)
    
    明代皇帝的皮弁服上衣采用绛色的交领右衽大袖衣,衣服的领、袖、襟缘边均用本色为之;下裳则改为了红色,由前后身两部分组成,前后身自上而下打有数条襞积,用赤色的窄腰将前后两部分连为一体,并在裳两侧的上端设置了供穿系用的绦带。蔽膝随裳色,本色缘边,不施章纹。玉佩用珩、瑀、琚、衡、璜、玉花、玉滴、玉珠等穿串组成,等级以有无云龙纹定度,除皇帝设云龙纹外,皇太子、亲王、郡王皆无。绶采用宋制的长方式,绶采皇帝六采,余者四采。革带玉钩*,大带素表朱里。袜舄,洪武二十六年,依唐制,皇帝用白袜黑舄,永乐三年改袜舄皆为赤色。明代的舄与早期的舄相比完全变成了两样,由原来的履形变为了靴形,并去掉了复底;舄的头部、口沿、帮底相交等处分别有缘饰。据《大明会典》永乐三年定皮弁服之制:“(天子)绛纱袍,本色领、褾(袖口)、襈(衣缘)、裾(衣下摆);红裳,如冕服内裳制,但不织章数;蔽膝随裳色,本色缘;玉佩、大带、大绶、袜、舄俱如冕服内制。”又“(冕)玉佩二,各用玉珩一、瑀一、琚二、衡牙一、璜二,瑀下有玉花。下又垂二玉滴,瑑饰云龙纹描金。自衡而下系组五,贯以玉珠。大带素表朱里。大绶六采。袜舄皆赤色,舄用黑絇(鞋头装饰)、纯(鞋缘边),以黄饰舄首。”
    
    中单,又称“中衣”。是衬于冕服、弁服等礼服内的素纱衬衣,赤色的衣领上刺绣有文饰。明代规定:皇帝皮弁服所配中单“以素纱为之,如深衣制,红领、褾、襈、裾,领织黻文十三。”
    
    2、 其它考官公服
    
       殿试日其他各考官服饰与参加殿试日活动的所有文武官员服饰一样,统一穿着公服。“上御奉天殿,文武百官各具公服”。
    
    公服,或称“从省服”。是官员们打理公务时穿的“工作服”。一般认为规范的公服制度始于北朝。《北史·高祖孝文帝纪》:“夏四月辛酉朔,始制五等公服。”明代公服主要包括:展角幞头,身穿盘领袍,腰系革带,足登靴(图三)。用途与唐代有所差异,每天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之时穿着。在外文武官,每日公座也需穿着公服。
    
    幞头,亦称“折上巾”。早期的幞头是用一块方巾覆于发髻上后折系而成的,具体系法如宋沈括《梦溪笔谈》所云:“幞头一谓之四角,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  明代官员公服头戴的幞头承袭宋代平脚展翅幞头之制,二层呈阶梯式方顶的冠体,前低后高,以皂纱为之。左右两侧的展角略有上翘,各长一尺二寸,不分品位等级高下,皆为一式。除官员公服幞头外,本文后面相继提及的“进士服”、“皇帝常服的翼善冠”、“官员常服的乌纱帽”“状元常服的纱帽”等礼服中的首服都是在折上巾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公服之衣,选用面料为紵丝或纱罗绢,制成唐宋式右衽盘领大袖袍,袖宽为三尺。明代沿取唐宋以官服颜色区分等级的模式,稍作更动。“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为进一步细化品官的等级标识,明代又承金元旧制在袍服上加纹案,以区分等级。 《明史·舆服志》:“一品,大独科花,径五寸;二品,小独科花,径三寸;三品,散答花,无枝叶,径二寸;四品、五品,小碎花纹,径一寸五分;六品、七品,小杂花,径一寸;八品以下,无文。”
    
    腰间所系的革带也是历来被用于标识等级的形式之一。明代公服的腰带制度与唐宋时期的制度相近,带用青鞓,带身上按照品级高下分别加装有不同质地的带饰。洪武二十六年规定“一品玉,或花或素;二品犀;三、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乌角。鞓用青革,仍垂挞尾于下。”挞尾,即革带之尾端,为便于使用,尾端一般装上一些坚硬物。亦称“鉈尾”。带尾的指向也有讲究,一般要将尾端的头朝下,有表示顺从的寓意。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文武品阶腰带,……高祖三品以上,以金为銙,服绿。庶人以铁为銙,服白。向下捶垂头,而取顺合,呼‘挞尾’。”靴子为皂色。有关殿试考官与文武官员公服装饰等差如表一。
    
    
    表一            明代殿试考官与文武官员公服服饰等差表
    
    

    品 级
    

    服 色
    

    花 样
    

    尺 寸
    

    带 饰
    

    爵位 官职
    

    公 侯
    
    驸马 伯
    

    
    绯
    

    
    大独科花
    

    
    五寸
    

    
    玉,花或素
    

    武功伯
    
    

    一
    

    绯
    

    大独科花
    

    五寸
    

    玉,花或素
    

    三孤 太子三师都督 都督同知
    

    二
    

    绯
    

    小独科花
    

    三寸
    

    犀
    

    太子三少 尚书
    

    三
    

    绯
    

    散答花,无枝叶
    

    二寸
    

    金荔枝
    

    侍郎 都察院副都御使 通政使 詹事府詹事 太常寺卿 鸿胪寺卿 卫指挥使
    

    四
    

    绯
    

    小杂花纹
    

    一寸五分
    

    金荔枝
    

    大理寺少卿
    
    光禄寺少卿 国子监少卿 指挥佥事 
    

    五
    

    青
    

    小杂花纹
    

    一寸五分
    

    乌角
    

    郎中 员外郎 左春坊大学士 左、右庶子 尚宝寺卿 鸿胪寺少卿 翰林院侍讲学士
    

    六
    

    青
    

    小杂花
    

    一寸
    

    乌角
    

    翰林院修撰 主事
    

    七
    

    青
    

    小杂花
    

    一寸
    

    乌角
    

    给事中 翰林院编修 翰林院检讨 中书舍人
    

    八
    

    绿
    

    

    

    乌角
    

    

    九
    

    

    

    

    乌角
    

    礼部司务
    

    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
    

    翰林院孔目
    

    
    
    3、 考生服饰
    
    明代,取得乡试举人资格的读书人和取得会试贡士资格的贡士在服装上基本没有差别。
    
    按照明代科举用人制度的规定,科举考试中,凡是已经取得举人身份的读书人,在地方官府隶属的机构中是有可能得到一定位置的。而再进一步取得贡士资格的考生前景就更是光明,因为,明代科举制度还规定,殿试录取没有黜落,都能得到功名,同时也都会得到相应的职位。也就是说,凡是已经通过会试并取得贡士资格者,只要参加了殿考就都能考中进士,他们的双脚实际上在殿考之前就已经基本踏入了国家官员的行列,即将举行的殿试,只是决定他们之间名次和等待时间的问题了。由于举人和贡士具有了这种准官员的背景,在服装上也有一定的体现,比如,获举人者,他们所穿的袍服颜色已经由蓝色换成了官服色之一的青色,另外,在款式方面已与官员无异,靴子亦是如此,而且还由朝廷发给,不用自己制备。王船山《识小录》:“乡试榜发,例给青袍易蓝” 、“举人中会试,……服色不应有殊”。
    
    贡士考生的服装主要是头戴儒巾,身穿青色圆领袍,丝质腰带,朝靴。
    
    儒巾,是一款前高后低、后部施有垂带的方顶式巾帽,整体形制简单朴素。王圻等编著《三才图会》:“儒巾,……今之士冠也,凡举人未第者皆服之。”
    
    襽袍,即于袍的膝部饰有一道橫襽的长袍(衫)。圆领,青(蓝)色。襽袍始创于唐代,《新唐书·车服志》:“是时,士人以棠苧襽衫为上服……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襽……为士人之服”。宋代因之,明代承唐宋之制士人继续用襽袍。《三才图会》:“唐志曰,马周以三代布深衣因于其下著襽及裾,名襽衫,以为上士之服。今举子所衣者即此。”
    
    腰带,用蓝色丝带。靴与一般官靴无异。身经明清两代学人叶梦珠在其所著《阅世编》:“其举人…..腰束俱蓝丝棉条,皂靴与职官同。”
    
    
    三、 传胪之日考官与考生服饰
    
    传胪日即殿考唱名开榜日,是朝廷在一个科举选才周期结束后宣布最终结果的日期,也是整个殿试过程的一个重要仪式。随着大臣高声唱名依次传声到殿外的同时,谁能问鼎新一科状元,谁能获得榜眼与探花,众考生在殿试中的最终名次都会在这一天的那一时刻揭晓,并以黄榜的形式公之于天下。
    
    传胪日一般定在殿试日后的第二或第三天,地点在奉天殿鸿胪寺。届时,皇帝仍以皮弁礼服出席,包括考官在内的文武百官和所有新科进士皆穿着礼服按序侍班。殿外,有锦衣卫设卤簿于丹陛丹墀内,仪式隆重,场面热烈。
    
    1、 皇帝皮弁服。与参加殿考日仪式服装一样,均穿着皮弁服。
    
    2、 考官朝服。
    
    考官及其他文武官员参加传胪仪式活动时需穿着朝服。《明代登科录汇编》:“三月十七日早,文武百官朝服侍班,锦衣卫设卤簿于丹陛丹墀内。上御奉天殿鸿胪寺传制唱名。”
    
    朝服。又称“具服”。古时可用于陪祭、拜表等朝事活动。《唐会要·章服品第》:“旧仪有朝服,亦名‘具服’。一品已下,五品已上陪祭、朝享、拜表大事则服之。”明代基本承唐宋之制,朝服被作为文武官员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较隆重的朝事活动中穿着。
    
    明代朝服的组合:梁冠,赤罗衣裳、白纱中单,蔽膝,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图四)。
    
    梁冠。古称“进贤冠”。始于汉代,至宋代,梁冠制度已比较完善,冠梁已增至七条,由二至七共分七个等级。其中,列第一位的是七梁冠,并在冠上加有“笼巾”。 
    
    明代基本沿袭了宋代梁冠的制度,而且更为细致。据《明史·舆服志》和《大明会典》记载,明洪武二十六年颁布的文武官员梁冠的使用制度共分为十一等:最高级的是八梁冠,为公所专用,冠上分别设有笼巾貂蝉、立笔、香草,前后玉蝉等饰件。以下七梁冠上加笼巾貂蝉只有侯、伯、驸马等人才有资格使用,三者的等级区别在于七梁冠上立笔折数、香草段数、蝉的质地、是否插有雉尾等(图五)。一品也戴七梁冠,但不加貂蝉笼巾。以下二品,冠用六梁;三品,冠用五梁;四品,冠用四梁;五品,冠用三梁;六品、七品,冠用二梁;八品、九品,冠用一梁。负责执法的御史之冠在本品梁冠上加獬豸。獬豸,传说是一种能辨别是非曲直的独角神羊,战国楚王好之。秦灭楚后被赐于执法的御史们戴用,故又叫“法冠”。并成为了制度,为以后历代所沿用。汉蔡邕《独断》卷下:“法冠,楚冠也。一曰‘柱后惠文冠’。高五寸,以纚裹铁柱卷。秦制,执法者服之。今御史、廷尉、监平服之,谓之‘獬豸冠’。獬豸,兽名,盖一角。”。三十年又令杂职未入流品者,可穿用九品朝服。包括考官在内明代的文武百官全部梁冠的等差参见附表二。
    
       表二         明代殿试考官与文武官员朝服梁冠等差表
    
    

    爵 位
    

    品 序
    

    梁 数
    

    笼巾
    

    立 笔
    

    香 草
    

    其它主要附件
    

    爵位 官职
    

    公
    

    

    八
    

    有
    

    五折
    

    五段
    

    玉蝉
    

    

    侯
    

    

    七
    

    有
    

    四折
    

    四段
    

    金蝉、雉尾
    

    

    伯
    

    

    七
    

    有
    

    二折
    

    二段
    

    玳瑁蝉、雉尾
    

    武功伯
    

    驸马
    

    

    七
    

    有
    

    二折
    

    二段
    

    玳瑁蝉
    

    

    

    一
    

    七
    

    

    

    

    

    三孤 太子三师都督 都督同知
    

    

    二
    

    六
    

    

    

    

    

    太子三少 尚书
    

    

    三
    

    五
    

    

    

    

    

    侍郎 都察院副都御使 通政使 詹事府詹事 太常寺卿 鸿胪寺卿 卫指挥使
    

    

    四
    

    四
    

    

    

    

    

    大理寺少卿 光禄寺少卿 国子监少卿 指挥佥事
    

    

    五
    

    三
    

    

    

    

    

    郎中 员外郎 左春坊大学士 左、右庶子 尚宝寺卿 鸿胪寺少卿 翰林院侍讲学士
    

    

    六七
    

    二
    

    

    

    

    

    翰林院修撰 主事给事中 翰林院编修 翰林院检讨 中书舍人
    

    

    八九
    

    一
    

    

    

    

    

    礼部司务
    

    

    御史之冠加饰獬豸
    

    

    

    杂职未入流品者同九品
    

    翰林院孔目
    

    
    
    赤罗衣裳。上衣为交领右衽的宽袖长衣,领、袖等均饰有青色缘边;下裳亦为赤色,青缘。嘉靖八年,更定朝服衣裳:其长过腰指(一)尺七寸,毋掩下裳。下裳共七幅,前三后四,每幅三襞积。
    
    白纱中单。是衬在赤罗衣内的白色衬衣,亦为交领右衽,领袖等饰以青色缘边。
    
    大带。丝帛类宽带,表里具素。系于腰间打结,余者下垂。
    
    蔽膝。亦为赤罗质。
    
    革带。装饰等级与公服同。
    
    佩。玉质组饰。以瑀、琚、衡、璜、珠等穿串组成,等级以玉质划分,1-3品用玉,4品以下用药玉。
    
    绶。亦称大绶。彩色丝线织成的饰物,可区分等级。使用时系于身后,自腰部垂下。皇帝六彩,1-2品用绿、黄、赤、紫四彩,3-5品用黄、绿、赤、紫四彩,6-7品黄、绿、赤三彩,8-9品黄、绿二彩,未入流如九品。
    
    白袜黑履。袜子和履不分等级,皆用白色袜,黑色履。
    
    3、新科进士服
    
    传胪仪式与其说是封建国家科举制度的重要仪式,莫不如说是所有中考者的节日,这一天是学子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仪式上朝廷专门为他们设计了一款与众不同的特别礼服----进士服。
    
    服装内容包括:巾、袍、革带,靴(图六)。
    
    巾,进士服的与众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巾上。巾为黑色,纱质。巾式主体为两层状,首层以额头为势,圆形;第二层以发髻为势,整体后缩,顶呈微平方型。巾体后方各设有两只展脚,脚端各设有垂带。明代进士服帽子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设有两条垂带;第二个特点是,进士帽整体形状的设计,既采用了官员公服幞头的翅脚,又采用了官员常服乌纱帽的冠体,是两者的组合体。
    
    袍,圆领右衽,深蓝色,罗质。领袖等饰有青色缘边。
    
    革带,青鞓,不装带饰,唯带尾装有挞尾。
    
    靴,与官员靴同。
    
    《明史·舆服志》:“进士巾如乌纱帽,顶微平,展脚阔寸余,长五寸许,系以垂带,皂纱为之。深蓝罗袍,袖广而不杀,槐木笏,革带青鞓,饰以黑角,垂挞尾于后。”制度规定,这种设计独特、准官员寓意更浓郁的礼服只能暂时借给进士们穿着,“廷试后颁于国子监,传胪日服之,上表谢恩后,谒先师行释菜礼毕,始易常服,其巾袍仍送国子监藏之。”供下一新科进士使用。
    
    在全部殿试活动过程中,与传胪日使用服装相同的仪式还有“上表谢恩”,仪式上,进士中所穿服饰唯一不同于众人的是新科状元。明代科举制度规定:皇帝为表示对新科状元的恩宠,一般会在殿试活动中,专门单独赐给状元礼服。如在成化五年殿试后第4天“三月十九日赐状元朝服冠带,及进士宝钞。”状元赐服的具体内容:“朝冠二梁,朝服绯罗为之,圆领,白绢中单,锦绶,蔽膝全,槐笏一把,纱帽一顶,光素银带一条,药玉佩一副,朝靴、毡袜各一双”。
    
    经观察,皇上赐给新科状元的这些状元服装内容是两个服系的两套服装,但又都不够完全。“朝冠二梁,朝服绯罗为之,白绢中单,锦绶,蔽膝”“光银带一条,药玉佩一幅”的组合符合朝服内容,但缺了大带和袜履;“圆领”“ 纱帽一顶”“朝靴、毡袜各一双”的组合符合常服内容,但又少了革带。如果从革带与槐笏可以两套礼服共用的角度考虑,那么,这两套服装仅是少了朝服中的“大带和袜履”。另外,文献记录中的这些服装内容顺序也显得比较混乱。在明代殿试皇帝赐状元礼物记载中,曾出现过皇帝仅赐玉带等单件服饰礼物的记载,但赐给成套服饰中仅少了大带和履袜的现象是及其罕见的。按照常理分析,在殿试这种朝廷比较重要的活动过程中,作为皇帝赐给新科状元的服装礼物,无论从礼仪、还是使用的哪种角度考虑也不大可能出现所赐两套服装一套是全的,而另一套缺少“大带和袜履”的可能性。据此分析,造成这种现象,很有可能是在文献记录过程中出现遗漏所致。
    
    如果补上“遗漏”掉的大带和袜履,赐给状元的两套服装正确的排序应当是:朝冠二梁,朝服绯罗为之,白绢中单,蔽膝全,(大带)、锦绶,药玉佩一幅,(白袜黑履)。纱帽一顶,圆领,光银带一条,朝靴、毡袜各一双,槐木笏一把。
    
    那么,如果所赐的两套礼服内容是俱全的,状元在率领众进士上殿“上表谢恩”又该穿其中的哪一套呢?理清楚了两套赐给礼服的内容,选择穿着场合就比较容易了,既然是上表谢恩仪式,依照明制,皇帝穿皮弁服,文武百官当穿朝服,状元也自然应当穿着赐给礼服当中的朝服参加仪式。其他进士则继续穿着进士服。
    
    
    四、殿试其它活动服饰
    
    明代殿试过程中,除了上述三个重要的仪式外,还有一些礼仪程度较轻的活动或仪式,比如,阅卷读卷、赐宴礼部、行释菜礼、提名立碑等。由于这类活动等级属于比较一般朝廷事务,相对的着装礼仪也会减换为礼仪程度最轻的常服系列。
    
    1、皇帝常服
    
    首先首先是确定名次。经受卷官、读卷官和其他参与该项任务官员的工作,将所有试卷逐一进行分级,之后,再经读卷官面向皇帝读卷,最后由皇帝亲自确定前三名次第。参加这个活动皇帝穿的是常服。
    
    明代帝王常服制度主要来源于唐代。《旧唐书·舆服志》:“太宗又制翼善冠,朔望视朝,以常服及帛练裙襦通著之……其常服,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皆起自魏周,便于戎事。自贞观已后,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
    
    在这个基础上,明代洪武三年初定帝王常服制度,后在永乐三年再行更定:“皇帝常服…….永乐三年更定,冠以乌纱冒之,折角向上,其后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盘龙一。带用玉,靴以皮为之。”(图七)
    
    翼善冠,又称“乌纱折上巾”, 与展脚幞头一样亦是从隋唐幞头演变而来的。其制以竹篾或金属丝为骨,形成体架,外表以乌纱为之成帽,冠的主体与乌纱帽相近,只是幞脚的设计不同,官员的翅脚是平行的,而皇帝翼善冠的幞脚是向上的。王船山《识小录》:“翼善冠,脚直指上。”
    
    常服袍,圆领,窄袖,色黄。前后及两肩各织盘龙一团
    
    革带,红鞓,玉銙饰。
    
    靴,为皮质。
    
    2、考官常服
    
    殿试后紧张而艰巨的试卷评阅工作,地点一般定在东阁,实行封闭工作,所穿礼服与皇帝一样都是常服。
    
    常服。明代官员常服规定,凡常朝视事需穿常服,但实际上包括皇帝在内,穿常服的时间是最多的。官员常服制度定于洪武三年,主要由乌纱帽、圆领衫、束带、靴等组成(图八)。
    
       乌纱帽,黑色,纱质。与皇帝翼善冠及公服的展脚幞头等冠帽一样,都是以隋唐代幞头为基础演变而来。乌纱帽整体呈前低后高之状,帽顶为圆形,在帽的左右两侧还各插饰有一只长圆形、类似团扇的纱翅,算得上明代服饰的新创。后世乃至现代常常被人们比喻为官职的“乌纱帽”就是指的这款帽子。乌纱帽亦无等级之分。
    
    圆领衫、革带、靴子的形式与等级标识与公服相同。
    
    明代常服的最大特点就是圆领衫的前胸后背处加饰了补子。所谓“补子”就是一块3-40厘米见方的织物,上面按规定织绣有不同的动物形象,缀于文武官员的团领衫胸背部,以此达到区分官员等级的作用。补服亦是明代服饰的一个新创,正如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所言:“文臣章服,各以禽鸟定品级,此本朝独创。” 
    
    明代补子的最突出作用:一是可有效区分文武官员,二是进一步细化了品级。《明史·舆服志》:“洪武二十四年定,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殿试考官与其他官员常服装饰除武功伯用麒麟、白泽外,其余文武官员常服装饰等差如表三。
    
    表三              明代殿试考官与文武官员常服等差表       
    
    

    品 序
    

    文 官
    

    武 官
    

    带饰
    

    官   职
    

    一   
    

    仙鹤
    

    狮子
    

    玉
    

    三孤 太子三师都督 都督同知
    

    二
    

    锦鸡
    

    狮子
    

    花犀
    

    太子三少 尚书
    

    三
    

    孔雀
    

    虎豹
    

    金钑花
    

    侍郎 都察院副都御使 通政使 詹事府詹事 太常寺卿 鸿胪寺卿卫指挥使
    

    四
    

    云雁
    

    虎豹
    

    素金
    

    大理寺少卿 光禄寺少卿 国子监少卿 指挥佥事
    

    五
    

    白鹇
    

    熊罴
    

    银钑花
    

    郎中 员外郎 左春坊大学士 左、右庶子 尚宝寺卿 鸿胪寺少卿 翰林院侍讲学士
    

    六
    

    鹭鸶
    

    彪
    

    素银
    

    翰林院修撰 主事
    

    七
    

    鸂鶒
    

    彪
    

    素银
    

    给事中 翰林院编修 翰林院检讨 中书舍人
    

    八
    

    黄鹂
    

    犀牛
    

    乌角
    

    

    九
    

    鹌鹑
    

    海马
    

    乌角
    

    礼部司务
    

    杂职
    

    练鹊
    

    

    乌角
    

    翰林院孔目
    

    风宪官
    

    獬豸
    

    

    乌角
    

    

    
    明代殿试过程中,考官及文武官员需要穿着常服参加活动的还有“赐宴礼部”、“行释菜礼”、“提名立碑”等。
    
    
    3、新科进士服饰
    
    新科进士除状元外,自殿试日开始,参加殿试的全部礼仪活动,所穿礼服都是进士服,直到活动结束交还国子监为止。进士所穿礼服唯一有变化的人就是状元,除前文提到状元在上表谢恩仪式时,需穿皇帝特别赐给两套礼服中的朝服外,在参加之后的“释菜礼”和“提名立碑”活动时则需要穿着另外一套礼服——常服。而其他进士服装不变。
    
    在赐宴礼部活动中,还有一项“簪花”的装饰内容比较特别,就是将剪刻好的绢或纸类的花朵插饰于常服纱帽的左侧佩戴。男士戴花的习俗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宋代达到全盛,上自皇帝,下至扈从在重要仪式过程中皆在帽上簪花。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回仪卫》:“驾回则御裹小帽,簪花乘马。”殿试属于国家选拔到最优秀人才的喜庆之事,与其它重要活动一样,所有参加殿试庆贺活动人员每人头上都会簪花一枝。《宋史·舆服四》:“簪戴,幞头簪花,谓之簪戴。中兴,郊祭,明堂礼毕回銮,臣僚及扈从并簪花,……太上两宫上寿毕,及圣节、及赐宴、及赐新进士闻喜宴,并如之。”明代承袭了唐宋这项簪花习俗,也在诸如殿试赐宴礼部等许多喜庆庄重场合采用簪花的形式,用以增加活动的喜庆和庄重气氛。《大明会典·殿试》:“赐状元及进士宴于礼部,命一大臣一员待宴,读卷执事等官皆预,进士并各官皆簪花一枝。”(图九)
    
    
    五、小结
    
    
    明代是中国古代科举与服饰文化发展的集大成者,科举选才制度层次规范,服饰礼仪等序鲜明,两种文化通过殿试过程形式从两个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在最多9天包括殿考、阅卷读卷、传胪、赐状元朝服、赐宴礼部、上表谢恩、行释菜礼、提名立碑等8种活动的殿试过程中,仅服饰的变化,就涉及到帝王全部6种服系中的3种(包括每日家居的燕弁服),百官服系全部5个服系中的4种(文武百官家居服称忠静服),反映了殿试活动与服饰礼仪的密切关系,也折射出了服饰在明代殿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