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程浩芯]传说与神灵的变貌——对山西阳城广禅侯信仰的考察(3)


    二、我村老爷我村人:广禅侯信仰地方化的表现及成因
    (一)水草神传说
    传说与信仰传播的过程也是不断地方化的过程,神灵的面貌可能发生改变。有的地方将广禅侯当作马王或土地神供奉。而在阳城山头村,广禅侯最初被认为是对本村水草神的敕封。关于“水草爷”,据当地传说,是因为常顺经常将药撒在草地和河水里给牛马治病。传说过去兽疫严重,患病牲畜难以一一医治,常顺就将配好的草药撒在河流上游,让百姓牵着牲口在下游饮水。这个办法果然奏效,“老百姓不忘广禅侯为牲口治病的恩德,便把撒药的官道圪梁改成了水草圪梁,把撒药的山圪堆堆改了了水草圪堆,把撒药的山圪腰改成了水草腰,把泡药的小水沟改成了水草沟。”
    这则传说最后以解释性说明收尾,解释了水草庙附近地名的来由,也间接解释了“水草爷”的来历。但是,晋北崞县供奉的广禅侯也被称作“水草大王”,这里有必要做些考辨。水草神作为自然崇拜多出现在北方游牧民族,丰美的牧草和充足的水源是他们生产生活的必需。牧民们崇拜水草神,也供奉牛王、马王,是希望水草丰茂,牛羊肥壮。而靠农耕为生的晋地百姓也逐渐供奉水草大王,应是金元以来民族交融带来信仰交融的结果。人格化的水草大王同样被当作畜牧保护神。可以说,崞县或阳城的水草神都是与广禅侯信仰一起传入而非本土原有的,二者被等同视之。只是“水草爷”这样的俗名比“广禅侯”更接近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因而更常使用,甚至庙宇都以“水草”为名;而后者更多地在碑文匾额和传说讲述时出现。其他地方“牛王庙”中供奉“广禅侯”,也是如此。在山头村,广禅侯水草神起先被视为受过敕封的本地神灵,继而又被附会上兽医常顺的传说使“水草”二字有了合理解释,水草神就这样完全融入地方传统中。而水草庙中的这位神灵,也因此有了广禅侯、水草爷和兽医常顺三种称呼,实际指向一个身份。
    (二)兽医常顺传说
    如上所述,一个区域性神灵身份转变的关键,在于地方传说对其的解释。我们无法得知常顺传说产生的确切时间,也无法确定历史上是否有常顺其人。但流传至今的各种传说,却展现了他从凡人被尊为神灵,并获得“广禅侯”之名的方式。滨岛敦俊认为,“生前的义行”、“显灵”和“敕封”是活人死后成神的三个要素,兽医常顺传说也大致遵循此三点。
    上文已提到常顺在宋金大战中医治战马有功而被封为广禅侯的传说,而在山头村为他修庙祭祀,传说中是元朝皇帝所为:元朝皇帝领兵到达太行山时,战马遇上瘟疫无人能治,有人提醒这种病只有去求已故多年的山头村常顺,于是皇帝亲自来到山头祭拜广禅侯墓,并颁旨为常顺塑神像、建祠庙,下令每年春秋两季隆重祭祀。
    我们看到,在广禅侯传说群中,一方面,地方传说仍保留了通行传说中的一些要素。使宋军战马痊愈并受皇帝敕封这一核心情节,既说明了广禅侯治愈牛马疾病的功能,也解释了其封号的来源,因此稳定地保留在地方传说中。陈春声在分析潮汕地区三山国王来历故事时指出:“这些关于神明来历的故事林林总总,不断变异,但有一个核心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即强调神明有功于国家而得到皇帝的封赠。在民间的观念中,国家的承认(尽管可能是虚拟的)仍然是神明来历‘正统性’的唯一来源。”水草庙的广禅侯也是如此,尽管区域性神祇被附会上了地方化的身份,但其封号的来历,仍与通行传说保持一致。水草庙创修于元代,解释这一历史事件的传说也采用同样的策略,强调是由皇帝亲自下旨修庙、亲自重礼祭祀。这样,宋代皇帝敕封广禅侯,元代皇帝在山头村为他立庙祭祀这两个传说,使常顺的身份不仅是当地医术高明的普通兽医,更是进入国家官僚体系并在死后载入祀典的正统神灵,水草庙广禅侯信仰的合法性因此确定。当然,这种伪造的敕封会被如县志编纂者等士绅阶层视为淫祀加以批评,但仍得到民众的推崇甚至地方政府的默许,清代至民国水草庙有过近十次扩建,就在县志完成的第二年(1756),水草庙的山门舞楼也重修完成,“神人之往来”、百姓的信仰活动因此更加方便。
    而另一方面,像前引《水草圪梁》这样的传说,努力营造一种真实性和地方感,用地方知识解释神灵的出身和生平经历,将神灵与自己的村落、家族联系在一起,并以“水草圪梁”、“水草沟”这样的地名来证明兽医常顺曾经活动过的足迹。对普通百姓来说,这样的传说离自己的日常生活更近,更容易引起对神灵的依赖和信任,让他们相信神灵不仅有功于国家,而且能够真实地帮助到地方百姓,保佑自己的牛羊健康、六畜兴旺。另外,与神灵来历的正统性或地方化相比,普通百姓更关注其是否灵验,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有帮助。神灵的来历传说虽然提供了信仰合法性的证明,但信仰的传承有赖于民众在实践中的认可。据传说,水草庙建好后,百姓每次祭祀都会赶着牛驴骡马到广禅侯投过草药的河里饮水,有病的牲口喝了水就好,没病的回去没几天就长得更加壮实。要是遇上瘟疫,给染病牛羊喝些水草沟的河水,马上都能恢复。这便是“围马消灾”的来历,水草庙前围马活动相传数百年,直到民国时期才陆续终止。
    这个传说强调广禅侯在医治家畜疾病方面的神力,对相应的信仰实践起到解释并不断巩固的作用。通过来历传说的解释和灵验传说的巩固,常顺由凡人成神。通行传说中“牛羊之疾,祭之皆愈”的山神通圣郎君,也因而成了土生土长的山头村人常顺。那么,作为区域性神灵的广禅侯,何以在山头村变貌如此之大呢?传说讲述与神灵地方化的动力又有哪些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