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群 林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论边疆研究中的人本主义历史建构(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3:11:29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newdu 参加讨论
四、余论 综上讨论,我们以民国时期云南边疆开发为中心,对边疆研究中的人本主义历史建构提出以下初步认识。 第一,边疆作为国家的地理边疆、政治边疆和国防边疆,边疆所特有的国家属性会本能地激发边疆各族人民保家卫国的职责与热情,二者是“同休戚、共存亡”的关系,“边疆政教领袖,及边疆同胞,亦均能洞明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之大义,翕然风从,融洽无间,争献物资,供给人力,团结抗战,合力建国,此实为边政划时代之一大进步!”[53]边地土司的职责是“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54]在《九土司呈中央文》宣称,腾龙边区土司始终忠于国家,“或执戈而卫国,固国家之疆圉;或集民而垦荒,辟蒿莱为沃壤。”[55]如芒市土司代办方克胜强调自己“份属国民,世守边土”,“惟以激于爱国热忱,不敢缄默”,“稍谙边情,不甘缄默”。[56]但当土司的领地特别是土司制度本身受到威胁时,土司们的政治取向与国家认同也会出现较大变化。他们骑墙观望,有的甚至委身侍敌。1944年5月远征军反攻滇西,腾龙边区各土司“以敌人败退,失却外力依靠”,“为独霸边陲,永久巩固其地位,特发动秘密请英扶植”[57]。当年9月和1945年8月,腾龙边区土司相继召开“高理会议”和“小陇川会议”,企图借助英国的力量保留土司制度。[58] 第二,边疆作为国家的经济边疆、利益边疆,边疆开发的实质是边疆资源的争夺与控制,开发政策落实过程是充满矛盾的,如清初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是中央政府为实现国家收益最大化而对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与分配,至民国时期在边疆土司制度的存废问题上,土司往往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量而加以反对。他们强调边地的特殊情形,“以为腾龙边区各土司捍卫边疆,抚辑边民,在今日其任务亦显重大。亟望政府合法保障其地位,特别扶植此地方自治事业。”[59]“土司之生活习惯与人民密切相连,休戚与共,人民对土司亦有深刻永久之信仰。上亲下爱,出于自然。边区政治似以采用以夷制夷旧制度为宜。”[60]这个过程始终贯穿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民族上层势力的政治、经济博弈。 第三 ,边疆作为民族边疆、文化边疆,在中央与地方政府自上而下地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同时,不同的主体对于边疆有不同的认识。越往高层,边疆的界限与特色更明朗,越往基层,边疆意识越淡、越模糊。边疆开发中的基层社会的诉求并不是边疆所特有的,而是呈现出所有基层社会的共性,在个体和基层眼中,所谓“边疆”,并没有什么特殊。身在边疆社会中的群体思考问题时,首先并不认为自己处于边疆或边缘,也不会从边缘角度来思考,而更多是从普通的、一般的角度来表达个人诉求。一项具体的边疆开发政策,会触及到边疆社会的各方面、各阶层利益,这就需要我们在边疆研究中,反思中央政府、省政府宏观边疆政策制定的动机、合理性、实施的具体效应,亦要观察边疆社会中具体的个人与团体的出发点及其应对。如何真正理解边疆与边疆属性,更应该着眼于自下而上地从边疆基层社会与民众出发,认识边疆,建构边疆,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边疆社会发展与变迁的特点与规律,也推动边疆史地的深化研究。 第四,边官、边吏主政一方,作为中央或地方派驻边疆的代表,不仅代表中央与地方政府掌土治民,其施政行为更是国家管理边疆的具体体现。中央政府的边疆方针是否合理准确,是否符合地方实际,均依靠边官、边吏控制下的地方政府来付诸实施。此外,他们实施国家治策的全面与否、成效如何,将直接外化为边疆治乱、经济兴衰、国家安全等表征。边官的腐败无能,“给边民信念上一个极恶劣的印象,他们把政治看成了黑云,把官吏看作了吸血虫,于是对国家也就无所信仰,对汉人也便普遍念着仇视心理,这样一来,最坏的一个结果是造成了边民的狭义的种族观念”,“政府纵有爱民之心,而边官所为,尽都是害民之事,边民对官吏既无好感,对政府自必无尊崇服从的信心,所以边地行政,到今天大有江河日下之势。”[61]这对团结抗战的大局是极为不利的,即使到了和平年代,也是不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反之,要在边疆地区重新收拾民心,增强边民的向心力,“解铃还是系铃人,只要边官能一反过去作为,取得边民信仰,那政府治边的政策便可收到半数效果了”,只要边官本着“廉”“信”“实”的准则——清廉、取信于边民、为边民做实事,就一定可以得边民的衷心拥戴。[62] 第五,重视“民惟邦本,本固邦定”的人本主义边疆研究历史建构,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上边疆发展与变迁的人类生态体系,“是历史上此一人类生态体系内之核心与边缘间,以及许多个人与个人之间,紧密之政治、经济与历史记忆互动造成的结果。”[63]在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明晰边疆人民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既是边疆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对今天的边疆研究具有根本性影响的问题,为边疆研究注入活力和动力,有利于边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正如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6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