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朱婧薇]媒介变迁与民间叙事的现代传承——以木兰传说为例(3)


     三、多重媒介的交融与个体表达的回归
    电子媒介的广泛使用为木兰传说的现代传承增添了一抹亮色。它巨大的包容性不仅为媒介带来了变革,使多重媒介在同一个文化空间中的并存得以实现,同时也扬弃了口承民间叙事中民与官、口头性与书面性、讲述者与听众、集体性与书面和各种体裁形式之间的外在对立,打破了书面和电影文本中潜在的“‘创作高台’和传播壁垒”(2),使网民们的感官在新颖的媒介形式中得到更大程度的延伸。
    2005年斯普公司以木兰传说为题材发行了一款动作角色扮演游戏(Action Role Playing Game,简称APRG)《花木兰》,以《木兰诗》奠定的基调展开叙事,花木兰为游戏主角,讲述女主人公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班师回朝的故事。APRG的特点在于玩家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即在游戏的过程中,玩家需要将自己全情投入角色之中,达到“我就是木兰”的效果。《花木兰》的结局也不是唯一的,游戏会根据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使玩家走向不同的结局。游戏本身的设计极具个人化,在玩家参与游戏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评论和回复已有评论的方式来交流感想。
    以下是在电驴大全中游戏的下载页面下游戏玩家们的部分评论和交流:
    swq713swq:木兰的头像看着很不舒服啊(2011年7月6日)(6人点赞)
    Chan Seven:做得不美感一点啊。。倒(2011年7月29日)(1人点赞)
    Shikui1234:不错!支持下!(2011年8月11日)
    Wugs132:画面明明挺好的,非要把花木兰的头像画得那么挫,是不是脑子坏掉了啊,头像画那么难看谁还愿意玩啊。玩一个游戏至少猪脚头像要看着养眼才愿意玩吧。(2012年1月10日)
    龙海庄庄主:看起来不错呢。(2014年3月21日)(3)
    Liubo0405:这花木兰太妖艳了。有点像妲己。(88个人选择支持,6个人选择反对)
    Wqyj8482:还没下,不知道有没有源,话说这木兰长的真有点惨不忍睹,好歹也是巾帼英雄又是主角,这下真成猪脚了,赶着最近花木兰剧组到处为这个电影造势做宣传,这游戏发的很有审时度势的感觉啊(2009年12月5日)(1)
    玩家们在评论区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游戏体验,就游戏中木兰的形象设计而言,玩家就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木兰”在玩家心中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其中凝聚着玩家对这位巾帼英雄的喜爱和尊敬,但从电驴大全网站评论区的240条留言来看,认为游戏中的木兰形象不符合心中期待的玩家占绝大多数。游戏中的木兰形象收获如此的评价与电子媒介中玩家与角色的心理距离有很大关系,在APRG中更需要玩家与游戏中的主角“合二为一”,因此,当玩家认为游戏中的角色无法让自己的情感全部投射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对游戏产生失望的感觉。而喜爱这款游戏的玩家会在游戏过程中将自己代入到该角色当中,激发对木兰这一角色的认同,并且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去感受木兰传说的温度。虽然麦克卢汉没有操作电子游戏的体验,但他将游戏作为一种媒介,称其为“心灵生活的戏剧模式”(2)的解读是贴切的。
    如此看来,电子媒介与口承虽然有一定区别,但也具有相似性和同一性。两者的区别在于,口承建立在现实的人际关系网中,人与人互动时还可以通过双方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实现情感的传达,但沟通的过程具有即时性,人对民间叙事的复述和创编过程与言语行为同步,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而在电子游戏中,随着玩家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一起被隐去的还有交流双方鲜活的表情和动作,“网民”的身份让玩家单纯地根据网络评论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感想。同时,电子媒介中木兰传说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仅实现了人与媒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且超越了时空的限制。生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玩家以游戏为纽带形成了一个网络团体,表达自身的体验。针对其中电子游戏而言,它可以使玩家达到比口承更为强烈的代入感,使玩家通过操作完成对带有游戏规则的叙事过程,并且可以在评论版面中随时留言。以前文引述的玩家评论为例,从2009年12月5日至2014年3月21日的留言都有,并在游戏规则之外进行自由发挥,生发出新的叙事情节。
    但若将口承和电子媒介放入人类社会媒介变迁与民间叙事的互动之中来考量,两者的相似性和同一性便显现出来。媒介既是人的交流方式,也是民间叙事的表达方式。口承和电子媒介实现了人与人的直接对话和情感交流。正如周福岩所指出,民间传承这种以言语为媒介的传播方式更具“人格性”(3),而在大众传播中,“媒介组织‘隔断了’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人际联系,同时也取消了两者人格参照和判断的可能性”(4),后果是受众的道德、审美等判断力的退化。在单纯的书面和电影媒介中,人与人的直接交流与信息传播的过程不同步,会带有“非人格性”的特点。可一旦电子媒介加入了民间叙事的传播过程,网民的交流不仅具有“人格性”,相较于口承,实现交流的群体规模更大。例如观众在爱奇艺网站点击播放电影《Mulan》时,随着电影一起出现在观众面前的,还有其他观众打出的弹幕———“外国人画下的中华”、“《木兰诗》”(5)等等,有趣的是,当有观众打出《木兰诗》的第一句“唧唧复唧唧”时,屏幕上弹出了其他观众接上的下文来表示对《木兰诗》的喜爱和认同,以电影为纽带,在电子媒介中同一个观看电影的小团体内实现了即时交流。电子媒介中的观众具有双重身份,在接收电影媒介传达的消息时,也可以发挥网民的身份,对他人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在电子游戏中,游戏玩家亲身参与叙事过程,进入评论板块之后,玩家交流的不再是文本的内容,而是自身参与游戏的体验。玩家们即使面对同样的评论,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人格性”在电子媒介中得到了延伸。
    口承中讲述者对自身的言语行为负有责任,同样,电子媒介使人的交流回归到了个体的表达当中,民间叙事行为的发生需要具备公共伦理条件。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网民的道德和审美的判断力不仅不会呈退化状态,反而会保持敏锐。在游戏《花木兰》的评论板块,有三条评论,内容如下:
    新裤子-:鸡鸡复唧唧木兰裆裤湿……(2009年12月4日)(171人选择支持,49人选择反对)
    csz614: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胸”(2009年12月5日)
    非如此不可:我不是什么文人雅士,但看到以上2位的留言,我的悲哀(93人表示支持,5人表示反对)(1)
    道德和审美的判断力是每一个作为实践主体的人都具有的能力,并且不会随着媒介的变迁而消失,网友在发起言语行为时,就意味着具有接受网络空间内其他网友品评的义务,同时也担负着监督其他网友言论的权力。以三位网友的留言为例,“非如此不可”看到两位网友对《木兰诗》进行戏谑和调侃,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直言他不认同另外两位网友的言论。在评论中,其他网友也对几位评论人的留言保有不同姿态,例如支持“非如此不可”的网友不会因为支持“新裤子-”的网友数量更多而放弃自己的立场。人不仅会受到媒介的影响,其自身具有的主体性也得以彰显。
    电子媒介中的木兰传说文本相较于书面和电影媒介中的文本更为杂多,表现力也更强。游戏媒介让人的多重感官在其中得到了极大的延伸,让玩家在讲传说的同时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网络文本的篇幅可长可短,内容不一,反映的主题也不受限,个人化的表达更为凸显,口承文本进入书面时,文字由言语转化为语言,而在进入网络空间时又回归为言语。网络中的木兰传说看似毫无拘束,但与口承文本相同,文本在讲述者的责任与听众的义务中得以规训。这其中包含了游戏的设计者有设计规则的权力,玩家有遵守游戏规则的义务,而评论者有发表言论的权力,也承担着监督与被监督的义务。因此,木兰传说在多元媒介中实现了自身的多样化表达,极大地拓展了传说的生存空间,而且在走向现代的同时勾连着深厚的叙事传统,在看似纷繁的表达中蕴含着内在的规则。
    四、结论
    总之,学者对媒介的关注和讨论也是建立在现代技术与民间叙事已经发生紧密联系的前提下,现代性问题伴随着民间叙事发展过程的始终。现代技术已经让人类社会驶向了高速运行的轨道,媒介的变迁极大地加速了民间叙事现代传承的进程,促进了民间文化的多样化表达。其中,无论是对媒介本身还是对媒介与民间叙事之间的关系,学者都应该以动态的眼光去考察。首先,媒介是一个动态的研究对象,(2)新型媒介的出现不代表先前存在的媒介就必然会走向消亡,相反,它可能会与先前已有的媒介形式发生互动,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促成民间叙事的现代传承。
    新型媒介的出现不代表民间叙事走进经典化、单一化、平面化的死胡同,也不意味着传统本身会不复存在。媒介变迁与民间叙事之间是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媒介的日益丰富为民间叙事的产生和传播创造了条件,为叙事形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叙事体裁的变化和丰富也得益于媒介的变迁。(1)技术使民间叙事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借助于多重媒介的力量,激发了人们对民间文化更为真切的感受,使传播的过程更富有想象的温度。同时,新的表达形式含有传统的因素,引导人们去关注、去回溯传统。通过技术,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传统本身就具有多样性、立体性的特质。
    在媒介与民间叙事的互动关系中,人的主体性发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俗学范畴要寻找的首要问题,不是文化财富的社会基础或母题史的关联,而是特定的文化财富在特定的社会基础上生成出来的精神互动的特殊形式。”(2)媒介是人的交流方式,作为实践主体的“民”,其道德和审美的判断力规训着媒介变迁与民间叙事现代传承的内在走向。周福岩在《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中表示,“民俗(民间文化)与其传播方式(民间传承)存在本质的联系”(3),同时“民俗的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展开的传承方式本身对民俗的意义必有特殊的规定性”(4),因而要准确传达民间文化的意义,还需要选择相应的媒介。诚然,民间传承即口承的方式是民间叙事历史最为悠久的传承方式,即使有了其他媒介的加盟,依旧不能撼动口承的基础性地位。但归根到底,媒介沟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民间叙事的创编、传承方式代表着人在当下表达自我的方式。每一次媒介的变迁与民间叙事的全新表达,都是深广的社会意蕴和人之心理状态极大动荡的外显,民间叙事也正是在这样的更迭中得以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本文原载于《文化遗产》2019年01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