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陈永邺:哈尼族长街宴食物的社会文化意涵——基于身体感理论的分析(7)


    四、结语
    本文从食物的属性出发,通过探讨云南省南部哈尼族长街宴的饮食习俗出发,建构有关婚姻关系形成的解释理论。此研究途径正如身体感理论所说的那样,是从“有经验能力的身经由身体感的网络面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身体的感受为特征,是很普通和平常的事情,因为社会行动中存在大量身体感的因素,它们之所以没有受到我们特别的关注,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由此产生的符号上面,从而偏离了这些不重要的行为过程。但若不经由文化的方式制作、消费之物与身体的交会,并于文化的情境中呈现,我们实难以明了与体会“世俗”、“过渡”与“神圣”的感受所指为何,“身体感与物之间密切的关系于日常生活、社会关系的建立、宗教仪式的展演、社会阶级或阶序 (hierarchy) 的分野、及象征意涵的建构等面向,都扮演重要的角色。”[31]
    所以,从长街宴上我们的身体所体验到的“咸vs.甜vs.淡”的食物属性,哈尼族建构起一套有关万事万物的分类原则,这套原则不但是个体与群体之间互动的依据,更是我们理解其婚姻以至于家庭、生产生活作息规律、社会等级结构、族群界限与群体差异等文化象征意涵的机制。也就是说,文化象征符号意义的形成,实际上与生活中人们的身体经验有着密切的关联。
    注释:
    [1]感谢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所的各位同仁在写作此文时给予的帮助。
    [2]此外,“祭寨神”类型的长街宴还在元阳县俄扎乡的哈播、哈达、陌多、海格、辛枯、蚂扎,绿春县的车里村,墨江县的奄普,建水县的坡头乡之黄草坝、普古鲊举办。不过,这些地方“祭寨神”时摆长街宴的时间、祭品等规定与格牙村并不完全一样,形式上还是有些差别。长街宴还有另外两种类型,笔者亦多关注,例如“苦扎扎”长街宴与“十月年”长街宴,将在后文比较时述及。参见陈永邺:《欢腾的圣宴——哈尼族长街宴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3]当时主要是根据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作为民族识别的理论基础。参见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86页。
    [4]余舜德主编:《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5] Merleau-Ponty, M.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2,pp.132-155.
    [6] Evans-Pritchard E.E. “The Nuer: A description of the methodsof livelihood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of the Nilotic People”,D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40,pp. 29-31.
    [7] Michael Herzfeld “Senses.”,MichaelHerzfeld,eds.,TheoreticalPractic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pp. 1-3.
    [8] Margaret Lock. “Encounters withAging: Mythologies of Menopause in Japan and North Americ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pp.86-97.
    [9]余舜德主编:《体物入微:物与身体感的研究》,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10] David Howes,“Not only weresmells-good and bad-everywhere, they were imbued with moral and religioussignificance. The rotten-egg smell of sulphur signified the devil; the sweetsmell of roses symbolized the Virgin Mary. For the last 100 years, we havetaken extraordinary measures to disinfect and deodorize, to rid smells of anymeaning.” David Howes Aroma,eds.,Aroma: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Smell,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1994,pp.115-116.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