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文萃】高元杰:环境史视野下清代河工用秸影响研究


    黄、运河工(本文特指治理黄河和运河的工程)是清廷核心事务之一,是保障漕运系统和沿河百姓安全、维护政府运行和国家稳定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清代黄运地区(指以被山东运河、卫运河和明清废黄河所包围的三角地区为中心,以周边河工波及地区为外围的地区)为中心,从环境史角度考察河工物料的演变与区域生态植被变化的关系,以及河工物料采办对区域社会的影响。
    一 “柳束危机”与秫秸成为河工正料
    1.柳株栽植与柳束“生不敌用”
    为保证运河漕运的正常进行,明清政府将黄河限定在夺淮入海的南徙河道上。这一做法有违顺水之性的治河原则,海口(在今江苏省响水县)、清口(在今江苏省淮安市)等处日渐淤积,河道越来越高,河工越来越重。
    明代前中期,黄、运河工通过大规模植柳来巩固堤防。明代后期,堤防压力愈加吃紧,对物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植柳的目的逐渐转向提供物料。
    清初河患频仍,巨额的柳束需求,迫使清廷不断强调和实施栽植柳株的奖惩议叙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物料供应的压力,但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随着黄、运河工的日渐繁重,柳株的不足,迫使河工物料在就地取材的原则下,江南南河开始利用其丰富的芦苇资源,豫东东河则将目光投向了高粱秸杆。
    2.高粱种植与秫秸成为河工正料
    在黄运地区,涝洼地分布广泛,十分适宜高粱种植。山东运河完善的堤防造就了大面积的涝洼地,也适合高粱生长。另外,高粱种植比例的提升跟河工正料用秸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代前期河工频繁,柳束储量频频告危。康熙中期以后,江南河工率先设立苇荡营采运苇柴以补柳束之不足。到康雍之交,柳枝、荻苇已经并称河工第一要料。但与江南不同,河南、山东二省只得采用质量稍次而产量丰富的秫秸来代替。
    雍正五年(1727年),对秫秸收储制度进行改革,每年限期预备好次年的秫秸。此后,秫秸在物料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自雍正以后,除了北工东河外,以盛产芦苇著称的南河也开始大量使用秫秸。江南河工比豫东河工要繁重得多,虽然此地高粱种植很广泛,但遇到大工时,仍不敷用,于是有河南、山东二省协济的定例。
    二 秫秸征派对农作物种植和农林生态的影响
    大规模使用秫秸作为河工正料,不但对派料州县的高粱种植和秫秸使用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农业生态和民众生活。
    1.促成高粱的大面积种植
    河工用秸对河工州县高粱种植的压力,可以从采割青秸一事上体现出来。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六月,南河邳睢汛魏家庄大堤漫水,“旧料用完,采割青料蒇急”。青料指的是还未成熟的高粱,这反映出河工对秫秸的大量需求以及由此形成的对高粱种植的巨大压力。
    河工用秸对农民种植高粱的压力有多大,取决于每年河工置办秫秸的数量。据统计,道光二年以前东河每年所需秸料2.8亿斤,需种植高粱160余万亩;此后东河每年所需秸料为4.05亿斤,相应的高粱种植面积则为230余万亩。故康、雍、乾三朝黄运地区高粱种植面积急剧上升,并于嘉道以后在高比例水平上保持稳定。
    2.影响土壤肥力和林木植被的保持
    (1)秸秆无法还田以保持土壤肥力
    秸秆通过沤肥、堆肥、厩肥等形式还田,是中国古代土地肥力长期维持的重要保障之一。在黄运地区,秫秸被大量征用,民间剩余的也要首先满足炊爨取暖、修盖房屋的需要,使得传统的沤肥方式难以为继。在一些秫秸征派过多、民间燃料匮乏的地方,甚至将牲畜粪肥拿来充作燃料,这严重影响了农田土壤肥力的保持。
    (2)加剧了民间燃料的短缺与乱砍滥伐
    秫秸是清代至民国时期黄运地区非常重要的燃料。秫秸被大量征用,民间燃料匮乏,人们的补救措施主要是打柴,黄运地区野外的柴薪越来越少。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泛滥,于是河工大兴、物料征派,致使燃料匮乏,最后又回到乱砍滥伐的状态,这是一个结成因果链的恶性循环,在传统的社会和技术条件下,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生态越来越恶化,生活越来越难以维系,进而引发社会动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