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潘文焰仲富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路径研究(6)


    四、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路径策略
    非遗传承与保护是个时间序列问题,因此时间是个不可或缺的角度。但我们在探讨非遗传承与保护问题时不应该把注意力仅停留在时间维度上,因为世界的存在是由时间和空间二维结构组成的,因此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还应从空间上寻求破解之道。
    (一)传统节日传承与保护时间路径
    1.进行资源普查
    对节日的资源普查是节日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基础,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调查、细致盘点、分门别类等步骤有序推进,形成各地的节日资源谱系,并弄清哪些已濒临消亡需要保护,哪些仍有生命力可直接开发利用。根据我国传统节日在历法中的特殊位置,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重数节日,比如新年一月一、龙抬头二月二、上巳三月三、端午五月五、七夕七月七、重阳九月九等;二是与太阳运动有关的节气日,如立春、清明、冬至等;三是与月亮运动有关的月朔、月望、月晦日,如寒衣节在十月一、中元节在七月十五、除夕在腊月三十等。所有这些节日时间在历法中的位置都十分特殊,往往是阴阳消长变化的关键点。在习惯“时间地看世界”的中国先民那里,这些时间本身就带有神秘、神圣的性质1,但很多都只是散落残留在各种古籍中,却未能书写在非遗目录中。
    2.甄选重点节日
    首先是选择,在国家统一规定的节日体系前提下,各地根据实情盘查当地的所有节日(既包括传统节日的,也包括现代节日),形成名录清单和档案材料;其次,根据初始节日清单,对于那些最能体现本地特色,且确实有价值的节日遗产资源进行名录甑选;然后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和整理;最后申报各级非遗,予以深度保护。
    3.将重点节日纳入假日休闲体系
    将重点节日纳入国家的假日休闲体系,并与国民带薪年休假制度相结合,给予假日化的制度性强化,奠定当代人对传统节日的时间记忆基础。这样有利于从时间上引起国民的注意和识别,与现代节日(劳动节、国庆节、元旦等)共同构筑当代中国的节日谱系。如,由于被纳入假日体系,一直以来都放假的“春节和2008年开始纳入法定假日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所蕴涵的价值观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大传统节日被纳入法定假日是一大进步”,但还不够,本研究认为,还应该把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月三的女儿节、七月七的七夕节、九月九的重阳(敬老)节等代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节日列入假日体系。
    4.建设传承与保护基地———传统节日示范基地建设
    因为各个节日生存与发展所依托的环境是不同的,而现实中我们各地的文化生态也是各异的,有的地方较为适合把传统节日的保留和传承与保护下来,有的地方则不合适(如城市与乡村就不一样),有的地方能原滋原味的保留,而有的地方则只能沿袭形式而改变了内涵,有的地方适合保留这个节日,而有的地方则利于另一个节日的存活。因此对于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尊重时代特征、尊重地方特色,尊重节日本身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的节日特征建设各具特色节日传承与保护示范基地,甚至可以结合当地历史风貌保护区,甚至是历史文化名城(或古镇、古村落)的建设整体推进。建设传承与保护示范基地一定要基于节日传承与保护的实体系统,做到以下几点:基地整体风貌和氛围的保护、俗民生活场景的保留、节日习俗展演设施的保证、传统技艺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传统节日知识及技艺的传授传播系统的构建,以及各地主管机构(如文化局、非遗办)的设置及制度法规的配套,唯有这样才能将传统节日文化很好地保护下来。
    5.加强宣传与立法
    对于传统节日的宣传,可以借助学校教育、家庭传承、媒体传播、商业促销、实践体验等方式进行,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传统节日宣传体系。至于立法,目前我国虽然也有一些相关的法规、制度,但还没有一部与节日传承与保护直接相关的法规或制度,应加强加速推进。
    6.对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
    对传统节日资源进行创意开发,表面上看好像与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好像没什么关系,其实这是节日传承与保护的良好方式,是创新性保护、主动性保护的具体路径,体现的是开发性传承与保护(“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具体可以借助节日民俗系统思想和文化产业的运行规律进行节日资源开发的系统构建与模式创新,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调控下,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行动和全民的亲身参与,通过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有序进行。
    (二)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空间路径
    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与保护的空间路径不仅要依托实体的直接空间(第一空间,是客观的物理空间,或称为“物质空间”,如下文提到的“传统节日示范基地”),还得延伸到虚拟的间接空间(第二空间,是拟态空间,如媒介空间),最终以形成并强化传统节日在俗民(大众)脑海中的意象空间(第三空间,是主观空间,或可成为“精神空间”)中的印象,并最后反过来作用于现实空间(第一空间)的节日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体参见下表(表3)。
    
    表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空间关系表
    因此,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们不应只把眼光盯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上,而应多利用媒介空间等拟态空间的宣传与教育,作用用于人的主观空间(心理空间),直接强化社会各界(包括人与机构)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情感,进而激发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们及机构组织等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自觉性意识和持久热忱。这样,我们才真正抓住了节日文化保护的“牛鼻子”。
    五、总结
    面对传统节日日渐式微,我们无需一味地唉声叹气,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能对其听之任之、视若罔闻。因为全球化背景下从文化殖民主义及文化霸权的角度来看,这会关系到民族根脉的延续与民族文化精神的丧失,甚至可能会危及到民族的存亡,因此我们必须要早日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重视起来。特别是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在洋节的狂飙突进的攻势下的日益衰退是传统华夏文明在当下全球文化格局中边缘化的表征,这当然也应成为我们极力奋起,传承、保护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不二理由。本研究对当前我国传统节日的生存困境及其根源做了深入分析,并重点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系统进行了构建,并从时空二维角度提出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路径,希望能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优秀文化的科学传承与保护,以及中华民族在当代的伟大复兴有所裨益。
    (本文刊载于《文化遗产》2014年第1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