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地戗金花卉人物漆盒浅析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3:11:31 《中国文物报》2019年5月 姚晨辰 参加讨论
1972年,江苏省江阴县长泾公社泾东大队发现一座明代墓葬,当时由于墓葬损坏严重,收集到部分文物,特别是出土的两件黑漆地戗金花卉人物漆盒,装饰华美,工艺水平极高,是明代漆器中的佳品,堪称瑰宝。 该漆盒作十五棱菱花形,盖与盒身大致对称,上下扣合。一件高8.4厘米、盒面直径8.4厘米、腹径12厘米、底径9厘米。另一件高8.5厘米、腹径12厘米、底径9厘米。(图一) 图一 黑漆地戗金花卉人物漆盒 漆盒盖面开光戗刻人物庭园小景。一件描绘庭园中置一书案,案上摊放书卷,配以镇纸、砚台等文房用具。女主人高发髻,着交领衣,端坐于曲形搭脑灯挂椅上,手执毛笔,作准备书写状。案前左右站立两侍女,穿短上衣,长裙曳地,右侧仕女捧盒,左侧仕女捧书,作侍奉主人书写状。圆中左侧植芭蕉、下方翠竹,右侧花卉盛开。(图二)盒盖肩部及盒身腰以下花棱间刻缠枝牡丹花卉,盒盖合口处腰周戗刻海波间涡纹图案。 图二 黑漆地戗金花卉人物漆盒之书写 另一件盖面开光戗刻类似一幅庭园人物画,园中设置同第一件,不同的是书案上设置象棋棋盘,女主人手拿一团扇,作准备下棋状。两侍女左右侍立,左侧仕女捧盒,右侧仕女捧果盘。盒盖肩部及腰下戗刻缠枝牡丹花卉,腰间戗刻曲波纹间涡纹图案。(图三)这对菱花盒底部均刻有“乙酉年工夫造”六字款识。(图四) 图三 黑漆地戗金花卉人物漆盒之下棋 图四黑漆地戗金花卉人物漆盒底款 戗金,即是在朱色或黑色漆地上,用针或细刀尖划出纤细的划刻纹饰图案,在划刻纹饰内凹槽部打金胶,然后将泥金或金箔陷在划纹的凹槽之内,最后压磨成平整的图案纹饰。 最早戗金的记载是明初陶宗仪在《辍耕录·卷三十·嘉兴斜塘杨汇髹工戗金戗银法条》载:“凡器用什物,先用黑漆为地,以针刻画或山水树石,或花竹翎毛,或亭台屋宇,或人物故事,一一完整,然后用新罗漆;若戗金,则调雌黄;若戗银,则调韶粉。日晒后,角桃挑嵌所刻缝罅,以金薄或银薄,依银匹所用纸糊笼罩,置金银簿在内,遂旋细切取,铺已施漆上,新绵揩拭牢实,但着漆者自然黏住,其余金银都在绵上,于熨中烧灰,甘锅内镕锻,浑不走失。” 在《髹饰录》杨名注中认为,戗金起源于宋代。宋代漆工采用细钩织皴戗金的技法,即物象细钩之间划刷丝,轮廓用粗线,细线和细点表现细部和层次。技法上将填漆与戗刻相结合,创造出戗金髹饰工艺,即以黑漆为底,刻出花纹,上漆后填以金粉或贴金。填金的称为戗金,填银的称为戗银,填彩漆的称为填彩。 细观该漆盒,器内部为木胎质,即将一段整木反复旋切、粘补、整形,最后成形为盒面菱花形状,深腹,以子母口上下扣合。从盖口破损处可以看到系用麻布包口,形成较好的弧度形状。漆盒内外地子均髹黑漆,漆灰较厚,盒盖菱花边沿部有积漆现象。盒面黑漆地上施以戗金,物象细钩间仍有刷丝,较好地传承了古代技法。俯视漆盒盖面利用菱花口沿,以开光布局戗刻独立的主体画面,开光外沿一周刻划缠枝牡丹花卉,最外层,即腰间戗刻海波纹间涡纹图案。这种装饰技法使得主体画面表现突出,布局规整富有层次,突显漆盒的高贵大方。 该漆盒体轻,较完整的一只漆盒仅132克,保存至今近五百年,器形没有任何变化,戗金光泽依旧,可见当时工艺之精细。明代时期墓葬出土戗金漆器不多,明鲁王朱檀墓出土五件皇家戗金漆器,但其戗金工艺依然沿袭元代刻花纤细精美、多用平行线等手法。富有时代特点的黑漆戗金又是绝少,仅三件。这两件黑漆地戗金花卉人物漆盒,是唯一有年代可考的明永乐至弘治年间戗金漆器珍品。再就是无款无锡北乡长安桥明墓出土黑漆戗金锦地开光人物山水盒 。 近年来漆器工艺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术氛围浓厚,对于这对漆器的探讨也不少。通过观摩实物,对于该漆盒制作年代大致分成两种意见: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丽、张荣和东京国立博物馆研究员等,认为该对漆盒的制作年代当在元代或更早的南宋时期。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研究员扬之水、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员陈慧霞、上海博物馆工艺部主任研究员包燕丽、常州博物馆研究员陈晶等,认为该对漆盒的制作年代应该在明代中期。关于该漆盒的制作者,出土报告推测为官作,或者为贡品。 该明墓发现于1972年3月24日,具体位于无锡江阴市长泾镇九房巷农民住基后石柱坟。该墓葬出土金饰28件,现藏于江阴博物馆;出土青花罈3件、龙泉碗2件、白瓷罈1件、木梳1把、银胎竹丝碗2件、黑漆地戗金花卉人物漆盒2件,现藏于苏州博物馆。出土报告提及:据志文记载,墓主夏彝,字良贵,号惩菴,授泰宁知县,封文林朗。明正统二年丁巳(1437年)十一月初二生人,正德八年癸酉(1513年)九月初五卒。 夏氏在江阴长泾为望族,称“习礼夏氏”,相传为大禹的后嗣,始祖万十君,字石卿,祖居河南开封府陈州,于宋靖康二年(1127),由汴京之开封邑宋跸南渡,占籍于邑。根据姓氏字辈排位推算,墓主夏良贵为“习礼夏氏”第十世。 唐汉章、翁雪花根据《习礼夏氏宗谱》卷四十六《墓志铭》载,夏彝系“甲戌冬十二月十四日启蒋宜人之兆而合葬焉”,以及《习礼夏氏宗谱》所载墓图认为,此明墓应为夏彝夫妇合葬墓,蒋宜人应先于夏彝而亡。 由此推断,这批金首饰和漆盒的制造年代不会晚于明正德癸酉(1513年)。 这对菱花盒底部均针划“乙酉年工夫造”六字竖款,笔道纤细,略欠工整。“乙酉”为天干地支年号,说明该件漆盒为乙酉年生产。该类戗刻“工夫造”之款识,为宋元以来漆器和铜镜上所常见,通常表示制作工细之意。而漆器款识的惯例为最前面标注年号、产地作坊字号或制作工匠姓名,然后写干支或年号,最后或冠以如何精工造等。此盒款识无产地及制作者姓名,值得进一步研究。 根据盒底“乙酉年工夫造”的款识和墓主人正德八年癸酉卒的情况,可以大概推测此对漆盒的制作时间。按正德八年以前的乙酉年为成化元年(1465年)、永乐三年(1405年)、元至正五年(1345年),距墓主人去世之年分别为约五十、一百一十、一百七十年。从盒的漆地光泽及戗金色彩看,不像是一对墓主夫人收藏已久的旧漆器,故该漆盒的制作时间大致可以推断为成化元年(1465年)或永乐三年(1405年)。 这一对黑漆地戗金花卉人物漆盒出土于明代夏彝夫妇合葬墓,和同出的一批金饰均为墓主夏彝之妻蒋宜人所陪葬,多放置女士饰品及胭脂水粉。根据《习礼夏氏宗谱》卷四十六《墓志铭》载,夏彝系“甲戌冬十二月十四日启蒋宜人之兆而合葬焉”推断,蒋宜人下葬时间肯定早于墓主人卒年即正德癸酉(1513年)。 此漆盒是描绘仕女们的休闲方式“琴棋书画”的场景,应有四件。漆绘画面布局以芭蕉、翠竹、花卉等,配以廊柱等,把图案巧妙分割,创造出一种明清独有的,以私家庭院、花园为主的新的生活方式与情趣。对比江苏武进南宋墓出土漆盒上的漆绘《仕女游园消夏图》(图五),完全不同于唐宋时期仕女们“寄情于空山水石间”的休闲生活方式,也从侧面印证了明清工艺精巧细致的时代特点。漆绘整体构图布局特点,特别是左侧捧书仕女图样等与上海博物馆藏明代中期《金盆捞月图》基本一致。(图六)从漆艺方面看,该器戗金刻划线条略显纷乱繁杂,不如宋时精致简练。 图五 庭院仕女图戗金莲瓣形朱漆盒盒盖 图六 金盆捞月图 宋元时代漆器款识多在器物外壁边或底部,均为黑漆朱书,刀刻款不多见,刀刻制造年号款更为少见,绝没有刀刻干支纪年款。该漆盒底部均针划“乙酉年工夫造”六字竖款,符合明代中期针刻纪年款的特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墓葬同出的金银器中一件如意金簪上锤錾“张八郎千分金造”的字样,既有工匠名又有金成色。可见,该批金器为民间工匠所造,江南民间手工制造业的繁荣,特别是金银器和漆器行业在宋代以后有了非常大的发展,特别是明代的漆器制造,扬州、苏州汇集了众多能工巧匠。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对戗金漆盒为民间工匠依照明初的稿本漆绘,是遵循传统的戗金工艺创造出的民间工艺珍品。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牛铃悠悠:中国古代社会的牛
- 下一篇:钺代表的军权意义的起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