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与融合:东汉时期匈奴的历史人类学研究(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0:11:43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王文光 孙雪萍 参加讨论
三、后光武帝时代北匈奴西迁与南匈奴的民族融合 到了后光武帝时代,东汉王朝希望以武力方式解决汉匈民族关系,核心是消灭北匈奴,“颇为出师,并兵穷讨,命窦宪、耿夔之徒,前后并进,皆用果谲,设奇数,异道同会,究掩其窟穴,蹑北追奔三千余里,遂破龙祠,焚罽幕,坑十角,梏阏氏,铭功封石,倡呼而还。” [22]但是,北匈奴并没有被消灭,北匈奴反而是利用游牧民族极大的军事机动性“遁走于乌孙之地。”仍然使东汉王朝的边疆动荡不安。北匈奴为了自己的生存,在形势不利于自己时,就以和的方式与东汉王朝交往,一有机会就发动对东汉王朝的攻击,把掠夺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所以代表农耕民族的东汉王朝对付北匈奴的基本策略仍然是以武力反击为主。而进入汉族农业分布区的南匈奴,在政治上已经没有太大的主动权、经济上开始与农业文明交融、军事上已经作为东汉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对抗北匈奴,上述这些变化促使南匈奴走上民族融合的道路。 永平五年(62年)冬天,北匈奴六七千骑兵攻入于五原郡要塞,接着又进攻云中郡。南匈奴醯僮尸逐侯鞮单于适与西河长史马襄一同击退了北匈奴的进攻。因此北匈奴单于希望与东汉建立友好的关系,提出了和亲的请求,明帝为了不让北匈奴进攻东汉边境,同意与北匈奴和亲。但是,北匈奴却仍然不断寇抄边郡,焚烧城邑,杀略甚众,河西城门昼闭,这样的形势让明帝十分担忧。所以明帝在永平十六年(73年),集结边境各郡的军队,分为四路出塞,北征匈奴。南匈奴单于派遣左贤王信跟随太仆祭肜及吴棠出朔方高阙,在涿邪山攻击北匈奴皋林温禺犊王。 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武威太守孟云向朝廷报告说北匈奴单于愿意与边境的官员进行互市,汉章帝下诏书给孟云让他派遣驿使接纳北匈奴。北匈奴单于便派遣大且渠伊莫訾王等人,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族的商人交易,东汉王朝为了表示对北匈奴的友好“诸王大人或前至,所在郡县为设官邸,赏赐待遇之” [23]。与此同时,汉章帝又同意南匈奴对北匈奴的攻击,而且是“计功受赏如常科”,所以南匈奴单于边命令薁鞮日逐王师子带领轻骑兵数千人出塞攻击北匈奴,斩获数千人。 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鲜卑从东北地区进入左地攻击北匈奴,给了北匈奴极大的打击,斩杀北匈奴优留单于。北匈奴大乱,北匈奴的屈兰、储卑、胡都须等五十八部,二十万人,胜兵八千人,进入东汉的云中、五原、朔方、北地等郡投降。因此北匈奴内部人心大乱,“加以饥蝗,降者前后而至。”[24]南匈奴休兰尸逐侯鞮单于屯屠何由此产生了攻击北匈奴并且占领北匈奴分布区的想法,在章和二年(88年)七月,给窦太后写了一封信,认为北匈奴当时内部政治斗争不止,民众离心离德,各自离散,所以应该乘此机会:“出兵讨伐,破北成南并为一国,令汉家长无北念。” [25]也就是说,南匈奴休兰尸逐侯鞮单于屯屠何愿意为了汉朝的利益出兵攻击北匈奴,但仅仅依靠南匈奴是难以做成这件事的。窦太后把屯屠何的信示以耿秉,耿秉认为可以用“以夷制夷”的策略来处理这件事。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和帝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和车骑将军窦宪一起率骑兵八千人,与度辽将军及南匈奴的三万骑兵,从朔方郡出发,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单于逃走,俘虏北匈奴民众二十余万人。永元三年(91年),北匈奴单于被右校尉耿夔破败,向西迁徙。至此,汉匈民族关系不再是中国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在东亚地区活跃了几千年的匈奴开始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北匈奴都全部向西迁徙,迁徙的部分主要是以北匈奴单于为核心的部分,诸多北匈奴民众仍然留在北方草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渐渐与南匈奴一起融入黄河流域的汉族,成为北方汉族的一个重要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