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有人说“耿、吴、刘事变”是由于当时我们对地方武装实行错误的“吞并政策”所致,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实际上依靠耿、吴、刘(耿、吴、刘都是地主阶级重要人物)发展武装就是根本上违反阶级路线的。地主阶级掌握了武装,不仅阻碍农民群众的发动,而且在他们羽翼丰满之后必然要产生反革命叛变。当时豫皖苏领导同志把耿、吴、刘部队编到六支队中来加以“吞并”,并不是错误的,而是“吞并”得太迟了。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少奇同志则与项英同志完全相反。他到达江北时,正是日寇在占领武汉、长沙后,对国民党采取诱降政策,亲日派大肆活动的时候。这时汪精卫已经投降,蒋介石发生极大动摇,投降危机日益严重,而反共正是投降的步骤。因此,国内磨擦纷起,惨案频繁(如平江惨案[4]、经扶惨案[5]、确山惨案[6]等),全国的反共高潮接踵而来。所以少奇同志一到,便指出磨擦不可避免,指示要立刻准备反磨擦。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他说:顽固派如果向我军武装进攻,我们就必须坚决自卫,坚决击退他的进攻!少奇同志指出:统一战线既然包含几个阶级,就必然会有磨擦,只有坚决反磨擦,统一战线才不会破裂。他传达中央指示说:“在目前反共高潮时期,我们应该在统一战线中强调斗争,不应该强调统一,如果在目前强调统一就会造成重大的错误,就会重复1927年机会主义的错误。”他也指出:但在反共低潮时,则又要强调团结,强调统一。他说:统一战线的斗争性和统一性是一个东西的两面,应该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应该强调哪一面,也就是既要有理有利,又要有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