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防御准备充分,阵地易守难攻。美第23团2月3日到达砥平里,即着手建立防御体系,而志愿军推迟至2月13日才发起进攻,留给美军10天的准备时间。这就使仓促防御之敌,逐步完善成了野战阵地防御之敌,进而发展成坚固野战阵地防御之敌。美第23团团长弗里曼没有在砥平里周边约18千米的山脊上构筑防御圈,因为那样兵力明显不足,他只在砥平里村和就近的小高地上构筑了一个正面不到4千米、纵深1.6千米的近于矩形的防御阵地。在这个矩形阵地边缘,美军均占据了较高地势,从这些小高地上能够阻击来自各方向的进攻。而我军重火器很少,轻武器对敌军的密集部署和周边严密设防的高地,形不成致命的威胁。由于地形限制,我有限的团属炮兵部署在较远的周边高地后面,一是火力不足,唯一的炮兵42团大口径火炮因在开进途中遭美军航空兵打击未能参战;二是团属炮兵还遭到美军航空兵和砥平里炮兵的火力打击。砥平里美军防御体系改造和利用地形的做法,使本来不易防守的小村子,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坚固要塞。 三是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优势。李奇微强调战场上的“杀戮”,即绞肉机战术。李奇微认为,“现在给中国人带来无法承受的人员伤亡,是美军夺取胜利的关键。”《寒冷的冬天》的作者这样描述李奇微的作战思路:“如果在兵力方面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转而要求以更强大的火力作为补偿,尤其是增加大炮的数量--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李奇微要求增加炮兵部队。他一直不解的是,尽管美国大炮威力无比,而中国和朝鲜军在武器装备上存在明显劣势,但美国人却没有发挥出这些武器威力,甚至很少强调大炮的作用。”正是美军的飞机和大炮给我攻砥志愿军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也是我军撤出砥平里战斗的主要原因。徐国夫后来回忆说:“美军四架飞机排成队从头顶往下倾泻凝固汽油弹,用火箭炮、机枪扫射,阵地都被炸开了。” 据《寒冷的冬天》的作者描述:“中国人最终攻克了'麦吉山'(美军作战临时命名的高地),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阵地前方发现了800多具中国士兵的尸体。(此数字只作参考,因无辅证)” 关于砥平里战斗,至今在军史和学术界争议都很大。尤其是几位美国人写的书,恐怕也类似于“纪实文学”,演义的成分很大,有的连志愿军司令员是彭德怀还是林彪都没有搞清楚。但砥平里战斗确为一次失利战斗,对这次战斗的情况和分析,笔者认为最具权威的是亲历者、时任第119师师长徐国夫。当时“邓指”赋予他全权指挥对砥平里之敌的进攻,是身临战场亲自指挥战斗的最高指挥员;最具权威的书证,是他的回忆录《大漠风声疾》中的“砥平里战斗经过及我见”。 他在生前对看到的几本有关砥平里战斗的着述很不满意,说“其中有些情节不符合事实,我是亲身经历并且是主角,我都不知道的情节却真真凿凿地写入书中,如果是小说虚构也就罢了,偏偏是'史'或' 纪实丛书',真人真事就该讲个'真'字才是”。他又说“没有一个作者对我这个亲身经历战斗的人征求意见,如果找我,我会提出对许多细节的怀疑”。对这些书“如果当事人看到还好,还有说明、解释和纠正的机会;如果当事人全部故去,后人又哪里知道黑与白呢?只好听其胡编瞎写了”。在这里,请“胡编瞎写”砥平里战斗的人,尊重亲历者徐国夫的述评。 砥平里战斗给我军提出了在现代化(当时是机械化)条件下,如何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战胜强敌的问题,是不可多得的负面教材。我军高中级指挥员当下重新研读这一战例,目的在于在未来任何情况下对外军强敌作战,必须要求政略、战略和战役、战斗的尽可能统一,必须真切把握敌情、我情和作战环境,必须立足于最复杂最困难情况,精心筹划和组织指挥作战行动,绝不可心存大意和侥幸,绝不可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砥平里战斗即为明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