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召开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1:11:19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陆航 参加讨论
本报银川8月17日电 (记者陆航)8月15—16日,第六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在宁夏银川召开。来自海内外60多家研究机构和高校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西夏社会历史、语言文字、文献文物、考古艺术以及西夏陵遗址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论坛总结了百年西夏学研究,展望并探讨了新时期西夏学研究转型发展和学科建设路径。“近代意义上的西夏学研究从我国内蒙古黑水城古文献出土开始,至今已110年。”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西夏的语言文字、文物考古、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全面展开,西夏学内涵由过去对黑水城文献与西夏文字的研究,拓展到对党项民族及西夏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宗教、文献、考古、文物、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全方位研究。 杜建录表示,近年来,我国西夏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考古发现层出不穷,文献整理与语文研究成绩显著,专门研究机构相继建立,西夏学学科内涵日益丰富。进入新时代,西夏学研究也应担当起新使命。西夏学研究如何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为西夏学界关注的重点。今后,我国西夏学学者要抓紧编纂《西夏文大词典》等系列西夏学工具书,尽快建成权威的西夏文献、文物、遗址数据库,加强宏观研究,从中国历史大视野审视西夏历史。 宁夏大学教授陈育宁表示,如今的西夏学研究不仅资料越来越丰富,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而且研究领域越来越宽泛,研究成果越来越受关注。当前,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不断涌现,使得西夏学研究渐入佳境,成为基础学科中一个醒目的新学术增长点。 “雕塑作品承载着许多历史、文化、艺术信息,它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通过雕塑作品看到雕塑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性特征,看到众多民族艺术交流融合的时代特征和西夏文化鲜明的民族特征。”宁夏人民出版社编审汤晓芳认为,中国在西夏陵雕塑艺术方面的研究是领先的。西夏原始资料的大量出版和西夏文文献深层次内涵的发掘,为西夏学研究增添了新动力。 会议由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主办,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银川西夏陵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推动数据连接 促进史学研究
- 下一篇:不断深化我国环境史研究